夾具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夾具裝置,包括夾具底座、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所述夾具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上;所述夾具移動部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夾具底座上,且與所述夾具固定部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定位。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由于其工件為長條形,所述長條形工件的截面為長圓形,因此,采用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夾緊所述長條形工件的中間部位,此時,工件的兩個端面均可以進行加工,即工件的兩個端面可以進行同時加工,可見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一次裝夾即可以加工兩個端面,提高了裝夾效率和加工效率,同時,也使得被加工工件無需重新裝夾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夾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夾具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機床夾具是機床上用以裝夾工件(和引導刀具)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夾緊。
[0003]機床夾具的加工定位效率決定著機床的加工效率,其定位精度也決定這機床的加工精度。在現有技術中,對于同時加工工件的兩個端面的工藝,現有技術中的機床夾具需要二次裝夾,致使機床的加工效率低下,且在兩次裝夾的過程中,會降低夾具的定位精度,使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精度也會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當同時加工工件的兩個端面時,裝夾效率高,且定位精度高的夾具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夾具裝置,包括夾具底座、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
[0006]所述夾具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上;
[0007]所述夾具移動部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夾具底座上,且與所述夾具固定部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定位。
[0008]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夾緊氣缸,所述夾緊氣缸的缸體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所述夾緊氣缸的活塞桿固定于所述夾具移動部。
[0009]可選的,所述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上均開設有V型槽,所述夾具固定部的V型槽與所述夾具移動部的V型槽開口相對。
[0010]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壓料氣缸和夾具壓塊,所述夾具壓塊安裝在所述壓料氣缸的活塞桿上,以使所述夾具壓塊可以接觸和遠離所述夾具固定部。
[0011]可選的,在所述夾具底座上,沿工件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寬度小于工件的寬度;在所述夾具壓塊上,沿工件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寬度與第一槽相同,且所述第一槽與所述第二槽相對設置。
[0012]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下輔助壓塊,所述下輔助壓塊設置于所述第一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一槽的豎直壁滑動。
[0013]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多個下彈簧;所述夾具底座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下彈簧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下輔助壓塊上。
[0014]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上輔助壓塊,所述上輔助壓塊設置于所述第二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槽的豎直壁滑動。
[0015]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多個上彈簧;所述夾具壓塊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上彈簧的一端設置于所述夾具壓塊的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上輔助壓塊上。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由于其工件為長條形,所述長條形工件的截面為長圓形,因此,采用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夾緊所述長條形工件的中間部位,此時,工件的兩個端面均可以進行加工,即工件的兩個端面可以進行同時加工,可見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一次裝夾即可以加工兩個端面,提高了裝夾效率和加工效率,同時,也使得被加工工件無需重新裝夾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具裝置去除工件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具裝置去除下輔助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具裝置的壓料氣缸和夾具壓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圖4去除上輔助壓塊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標記示意為:1_夾具底座;2_夾具固定部;3_夾具移動部;4-工件;5-夾緊氣缸;6_壓料氣缸;7_夾具壓塊;8_下輔助壓塊;9_下彈簧;10_上輔助壓塊;11_上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
[0024]實施例1
[0025]參考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夾具裝置,包括夾具底座1、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 ;
[0026]所述夾具固定部2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I上;
[0027]所述夾具移動部3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夾具底座I上,且與所述夾具固定部2配合實現對工件4的定位。
[0028]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由于其工件4為長條形,所述長條形工件的截面為長圓形,因此,采用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夾緊所述長條形工件的中間部位,此時,工件4的兩個端面均可以進行加工,即工件4的兩個端面可以進行同時加工,可見本實施例的夾具裝置一次裝夾即可以加工兩個端面,提高了裝夾效率和加工效率,同時,也使得被加工工件無需重新裝夾定位,提高了加工精度。
[0029]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底座I上開設有導軌槽,所述夾具移動部3的下端面上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和所述導軌槽配合實現所述夾具移動部在所述夾具底座上滑動;且所述夾具移動部3由驅動裝置驅動,所述驅動裝置可以為夾緊氣缸5,所述夾緊氣缸5的缸體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1,所述夾緊氣缸5的活塞桿固定于所述夾具移動部3 ;更進一步,所述夾緊氣缸5為雙缸氣缸,所述雙缸氣缸的輸出端與所述夾具移動部3相連,以通過所述雙缸氣缸實現所述夾緊移動部3的往復運動。
[0030]考慮到本實用新型所加工的工件的截面為長圓形,參考圖1,所述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上均開設有V型槽,所述夾具固定部2的V型槽與所述夾具移動部3的V型槽開口相對,且兩個V型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以通過兩個V型槽對所述被加工工件進行定位。
[0031]參考圖4,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壓料氣缸6和夾具壓塊7,所述夾具壓塊7安裝在所述壓料氣缸6的活塞桿上,以使所述夾具壓塊7可以接觸和遠離所述夾具固定部2,以通過所述夾具壓塊7和夾具底座I從上、下兩個方向對所述工件4進行輔助定位;更進一步,所述壓料氣缸6為雙缸氣缸,所述夾具壓塊7固定于所述雙缸氣缸的輸出端上,以通過所述雙缸氣缸實現夾具壓塊7的往復運動。
[0032]本實施例中,可選的,在所述夾具底座I上,沿工件4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寬度小于工件的寬度,大于所述工件的截面的直線段長度;在所述夾具壓塊7上,沿工件4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寬度與第一槽相同,且所述第一槽與所述第二槽相對設置,以在所述工件被定位前,容置所述被加工工件。
[0033]參考圖2,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下輔助壓塊8,所述下輔助壓塊8設置于所述第一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一槽的豎直壁滑動,以通過所述下輔助壓塊8實現對被加工工件的輔助支撐。
[0034]參考圖3,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多個下彈簧9 ;所述夾具底座I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下彈簧9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下輔助壓塊8上,并使得下彈簧的作用力和工件加工過程中的作用力相反,這樣就可以減小工件加工的變形量,而且所述下彈簧還可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從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0035]參考圖4,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上輔助壓塊10,所述上輔助壓塊10設置于所述第二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槽的豎直壁滑動,以通過所述上輔助壓塊10實現對被加工工件的輔助支撐。
[0036]參考圖5,本實施例中,可選的,所述夾具裝置還包括多個上彈簧11 ;所述夾具壓塊7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上彈簧11的一端設置于所述夾具壓塊7的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上輔助壓塊10上,并使得上彈簧的作用力和工件加工過程中的作用力相反,這樣就可以減小工件加工的變形量,而且所述上彈簧還可以起到減震的作用,從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0037]本實用新型的夾具裝置在使用時,將壓料氣缸6固定于夾具底座I或者機床床身上,且保證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的V型槽的兩個表面相交的直線平行,且處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時將工件放入所述夾具底座I的第一槽上,夾緊氣缸5動作,推動所述夾具移動部3相左運動,實現對工件的夾緊,且此時,壓料氣缸6動作,將所述夾具壓塊7推至接觸所述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的上表面的位置,從而通過所述夾具底座I和夾具壓塊7實現對工件的輔助定位。當工件加工完成后,壓料氣缸6動作,將夾具壓塊7遠離所述夾具固定部2和夾具移動部3,所述夾緊氣缸5動作,帶動所述夾具移動部3向右運動,從而將工件取出。
[0038]以上實施例的先后順序僅為便于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003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夾具底座、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 所述夾具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上; 所述夾具移動部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夾具底座上,且與所述夾具固定部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夾緊氣缸,所述夾緊氣缸的缸體固定于所述夾具底座,所述夾緊氣缸的活塞桿固定于所述夾具移動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固定部和夾具移動部上均開設有V型槽,所述夾具固定部的V型槽與所述夾具移動部的V型槽開口相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料氣缸和夾具壓塊,所述夾具壓塊安裝在所述壓料氣缸的活塞桿上,以使所述夾具壓塊可以接觸和遠離所述夾具固定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夾具底座上,沿工件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寬度小于工件的寬度;在所述夾具壓塊上,沿工件的長度方向開設有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寬度與第一槽相同,且所述第一槽與所述第二槽相對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輔助壓塊,所述下輔助壓塊設置于所述第一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一槽的豎直壁滑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多個下彈簧;所述夾具底座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下彈簧的一端設置于所述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下輔助壓塊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輔助壓塊,所述上輔助壓塊設置于所述第二槽內,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槽的豎直壁滑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夾具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多個上彈簧;所述夾具壓塊上開設有多個沉孔,所述上彈簧的一端設置于所述夾具壓塊的沉孔內,另一端頂設在所述上輔助壓塊上。
【文檔編號】B23Q3/08GK204123168SQ201420628232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王國海, 王雪松, 張燕, 李勤勤 申請人:北京海普瑞森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