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頂尖頂緊檢測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
背景技術:
在金屬切削機床中頂尖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部件,它在機床中一般安裝在車床尾座套筒內,或同時安裝在尾座套筒與車床的主軸孔內;無論其在車床上采取何種的安裝方式,其主要的功能就是起中心定位的作用,在加工的過程中以卡盤或雞心夾頭等夾具夾緊工件,以便傳遞切削中的動力,由于頂尖在實際操作中運動量大,加之長期往返運動,易造成頂尖頂緊機構與碟形彈簧之間出現頂力不夠,壓縮推力下降,造成機械無法正常運轉;此外,傳統的頂尖頂緊機構所使用的碟形彈簧不方便進行更換,增加了機械的維護時間和成本,影響了金屬切削機床的工作效率。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包括套筒和設置在套筒內的頂尖,所述套筒的內部設有碟形彈簧,且碟形彈簧的邊緣處設有環狀平 臺,所述碟形彈簧的凹面一端與頂尖的尾端相抵,所述套筒的內部還設有壓力感應片,所述壓力感應片的一端與碟形彈簧的凸面相抵,所述套筒的一端內壁上設有螺紋,且套筒螺紋連接有塞子,,所述壓力感應片遠離碟形彈簧的一端與塞子相抵,所述塞子為中空結構,且塞子的內部設有控制芯片,所述塞子靠近套筒的一端上設有通孔,所述壓力感應片的數據線穿過通孔與控制芯片連接,所述塞子遠離套筒的一端上設有圓形凹槽,所述圓形凹槽內固定有儀表盤,所述儀表盤通過導線與控制芯片連接。
優選的,所述塞子的外壁上設有警報器,且警報器與控制芯片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套筒和塞子均采用鋼質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碟形彈簧上的環狀平臺直徑略小于套筒的內徑。
優選的,所述壓力感應片為圓柱狀,且壓力感應片的直徑略小于套筒的內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碟形彈簧的一側設置壓力感應片,并在塞子的內部設置控制芯片,利用控制芯片來監測頂尖所傳來的頂力信息,并將頂力信息實時的反應在儀表盤上,便于進行觀察,當頂尖與碟形彈簧之間出現頂力不足時,工作人員可通過打開塞子來快速的更換碟形彈簧;此外,通過在塞子的外壁上設置警報器,當頂力達到控制芯片所預設的最低極限時,報警器會發出警報信息,可提醒工作人員及時的更換碟形彈簧,保證了機械的正常運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套筒、2頂尖、3碟形彈簧、4壓力感應片、5塞子、6控制芯片、7儀表盤、8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一種切削機床頂尖頂緊檢測機構,包括套筒1和設置在套筒1內的頂尖2,套筒1的內部設有碟形彈簧3,且碟形彈簧3的邊緣處設有環狀平臺,碟形彈簧3的環狀平臺直徑略小于套筒1的內徑,碟形彈簧3的凹面一端與頂尖2的尾端相抵,套筒1的內部還設有壓力感應片4,壓力感應片4為圓柱狀,且壓力感應片4的直徑略小于套筒1的內徑,壓力感應片4的一端與碟形彈簧3的凸面相抵,套筒1的一端內壁上設有螺紋,且套筒1螺紋連接有塞子5,所述壓力感應片4遠離碟形彈簧3的一端與塞子5相抵,塞子5為中空結構,套筒1和塞子5均采用鋼質材料制成,且塞子5的內部設有控制芯片6,塞子5靠近套筒1的一端上設有通孔8,壓力感應片4的數據線穿過通孔8與控制芯片6連接,塞子5遠離套筒1的一端上設有圓形 凹槽,圓形凹槽內固定有儀表盤7,儀表盤7通過導線與控制芯片6連接,塞子5的外壁上設有警報器,且警報器與控制芯片電連接。
本發明中,通過在碟形彈簧3的一側設置壓力感應片4,并在塞子5的內部設置控制芯片6,利用控制芯片6來監測頂尖2所傳來的頂力信息,并將頂力信息實時的反應在儀表盤7上,當頂尖2與碟形彈簧3之間出現頂力偏低或不夠時,工作人員可通過打開塞子5來更換碟形彈簧3;通過在塞子5的外壁上設置警報器,當頂力達到控制芯片6所預設的最低極限時,報警器會發出警報信息,提醒工作人員及時的更換碟形彈簧3,以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