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折彎設備領域,主要涉及一種板材滾動式送料折彎工作臺。
背景技術:
:
現(xiàn)有技術中,折彎模具在進行折彎時,如果折彎度比較大,其板材大都是人工進料,人工進料只能一個方向進料,從而影響了折彎的準確性能和折彎的質量,如折彎度比較小,大都是直接通過模具的運行,從而使板材被動的運行,來完成這樣的折彎,這種折彎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板材彎折質量不均勻,折彎處的性能差,而且折彎時能使上下模的運行同步,在保證折彎質量上面有一定的影響,現(xiàn)有的技術中大都是單獨的靠上模運行進行折彎,其對板材上表面的作用力比較大,折彎處的板材性能就會存在差異,不能滿足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板材滾動式送料折彎工作臺。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板材滾動式送料折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兩間隔對稱配合的左、右工作臺,所述左、右工作臺之間設置有可移動的下模座,所述左、右工作臺的上方設有上模座,所述左、右工作臺的上端面分別設有沿板材輸送方向的導槽,所述導槽下方的左、右工作臺中分別可升降的U形固定架,所述U形固定架的U形端口上安裝有兩平行的固定桿,固定桿上依次轉動安裝有與其上方導槽對應的導輥,且導輥大小小于導槽的大小,其上輥面從導槽上方伸出,所述固定桿位于工作臺的外側,其底端U形固定架的移動分別由其下方的油缸驅動。
所述的上、下模座均由驅動油缸驅動,所述上模座驅動油缸的出油管道為分支管道,一支連通到油箱中,另一支連通到下模座的進油管道上,所述下模座驅動油缸的進油管道也設有分支,其一支連通到油箱中,另一支與上模座驅動油缸的一支出油管道連通,且四個支路的管道中均安裝有控制閥。
通過左、右工作臺的配合,可以滿足范圍較大尺寸的板材的加工,加工時,首先通過上模座的運行對板材進行初步定位折彎,且當其與下模座穩(wěn)穩(wěn)夾持住板材后,通過油缸驅動固定架運行,從而帶動導輥露出左、右工作臺的上端面,支撐板材,此時上模座再運行,則帶動板材進行滾動式進料,減少摩擦,可自動完成折彎要求,而且通過上模座驅動油缸的出油分支管道和下模座驅動油缸的進油分支管道相互配合的關系,通過控制閥控制出油和進料的方式,當板材通過導輥導向后,則通過控制器控制出油分支管道和進油分支管路上的控制閥,從而使上模座的運行和下模座運行同步,使其折彎穩(wěn)定、折彎質量好,避免上模座僅對板材上表面的作用,折彎處的板材性能差的問題,滿足了大批量加工生產的要求。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導輥結構受折彎力的影響,帶動板材進行滾動式進料,可自動完成折彎要求,而且過程中上模座的運行和下模座運行同步,使其折彎穩(wěn)定、折彎質量好,避免上模座僅對板材上表面的作用,折彎處的板材性能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模座和下模座同時驅動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板材滾動式送料折彎工作臺,包括有兩間隔對稱配合的左、右工作臺1、2,左、右工作臺1、2之間設置有可移動的下模座3,左、右工作臺1、2的上方設有上模座4,左、右工作臺1、2的上端面分別設有沿板材輸送方向的導槽5,導槽5下方的左、右工作臺中分別可升降的U形固定架6,U形固定架6的U形端口上安裝有兩平行的固定桿7,固定桿7上依次轉動安裝有與其上方導槽對應的導輥8,且導輥8大小小于導槽5的大小,其上輥面可從伸出到導槽5上方,所述固定桿位于工作臺的外側,其底端U形固定架6的移動分別由其下方的油缸9驅動。
所述的上、下模座4、3均由驅動油缸驅動,所述上模座4驅動油缸的出油管道為分支管道10,一支連通到油箱中,另一支連通到下模座3的進油管道上,所述下模座3驅動油缸的進油管道也設有分支,其一支連通到油箱中,另一支與上模座驅動油缸的一支出油管道連通,且四個支路的管道中均安裝有控制閥11。
所述的左、右工作臺1、2的內側拐角處分別采用弧形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