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沖壓機換模作業配套設備,涉及一種可橫移換模臺車及其換模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塑膠行業中, 在更換模具時只能通過起重機和人力來更換模具。起重機更換模具時容易發生歪拉斜吊的違章操作, 鋼絲繩在拉動過程中也容易發生模具損傷機床設備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拉動距離很難控制, 操作人員完全憑自己的感覺進行操作, 極易造成用力不當而使模具滑落地面傷人的事故。 此外, 通過人力移動大型模具十分費時費力。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1220164757.0,公開的一種可橫移換模臺車主要包括過渡換模臺、 電器控制柜、 導軌、 換模平臺和氣動定位組件。在大型注塑機的機體旁設有導軌, 在導軌的首端設有氣動定位組件。氣動定位組件包括雙圓滾子、 滾子定位座和一組撞塊, 雙圓滾子安裝在滾子定位座內, 雙圓滾子兩端安裝軸承, 撞塊安裝在滾子定位座兩側。所述換模平臺包括車輪、 輪軸、 第一變頻減速電機、 第一鏈輪、 第一鏈條、 第一車體、 第一軸承座板和一組第一滾輥, 所述第一車體上安裝第一軸承座板, 第一軸承座板上安裝一組第一滾輥。所述第一滾輥末端連接第一鏈輪, 每兩個第一鏈輪通過一個第一鏈條連接。所述第一變頻減速電機通過第一端面法蘭安裝在第一軸承座板上。所述第一變頻減速電機上的第一輸出軸套與第一滾輥通過第一鍵連接成一體。所述第一車體前端連接機座支承, 機座支承上安裝汽缸座, 汽缸座上連接汽缸, 所述汽缸內連接定位銷, 汽缸通過活塞桿的運動來控制定位銷移動。
其雖然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 緊湊, 合理 ; 能夠自動地實現快速換模, 減少了更換模具時存在的不安全性和更換時間, 減輕了工人的工作負擔。
但是其缺點在于:傳動結構復雜。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920293345.5,公開了一種快速換模系統臺車,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個并排設置的移模支臂,移模支臂的前端用于安放沖壓模具,中間的移模支臂的一側設有模具牽引棒,模具牽引棒的后端通過牽引棒和鏈條連接,鏈條的后端套裝在主動齒輪上,前端套裝在從動齒輪上,氣動馬達通過減速器驅動主動齒輪,氣動馬達固定在中間的移模支臂的后端。
其雖然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與沖壓模具連接牢固可靠,能在水平方向上推拉沖壓模具,實現了模具自動進出沖床的裝置,降低了安全隱患,提高了作業效率。
但是其缺點是:模具在離開工作臺時,是被硬拉到換模臺車上的,容易對模具造成磨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以避免磨損模具的可橫移換模臺車及其換模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可橫移換模臺車,包括臺車車體,臺車車體包括承載面和底架,底架上沿前進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軌道車輪,軌道車輪沿導軌運行,臺車車體上配備用于控制換模過程的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內設有PLC控制器,底架上沿前進方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輔助橫移車輪,輔助橫移車輪同通過起落架與臺車車體連接,不使用時縮于臺車車體內,使用時伸出臺車車體,且將軌道車輪架空,臺車車體沿其運動方向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一安裝座,安裝座與臺車車體之間連接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驅動安裝座在臺車車體上進行升降,安裝座上活動連接有移模臂,移模臂與安裝座之間連接有水平平移機構,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伸出或縮進臺車車體,移模臂的橫截面呈L型,且凸階朝下相向設置,模具的兩側均設有與移模臂相適配的肩階,
移模臂朝向模具的端面上設有第一距離傳感器,第一距離傳感器用于檢測移模臂該端面與模具背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
承載面背向沖床一側設有第二距離傳感器,第二距離傳感器用于檢測承載面該側與模具朝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
升降機構為液壓缸或氣缸。
水平平移機構為液壓缸或氣缸。
水平平移機構為齒輪齒條運動副。
水平平移機構為滾珠絲桿運動副。
可橫移換模臺車的換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臺車車體移動到正對沖床工作臺處,停下并鎖止;
步驟二、第一距離傳感器檢測移模臂端面與模具背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伸出,當第一距離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為預設值時,即移模臂移動到模具肩階下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水平平移機構停止驅動;
步驟三、移模臂位于到模具肩階下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升降機構將安裝座升高,移模臂即將模具抬起;
步驟四、移模臂將模具抬起后,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縮回,當第二距離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為預設值時,即模具到達承載面的正投影上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水平平移機構停止驅動;
步驟五、模具到達承載面的正投影上方后,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升降機構將安裝座降低,移模臂即將模具放在承載面上,即完成取下模具;
步驟六、往工作臺上送模具的步驟與取下模具的步驟相反;
步驟七、需要橫移時,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起落架向下撐出輔助橫移車輪,輔助橫移車輪可以帶著臺車車體進行橫向移動,離開軌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先通過升降機構把模具抬起來,再通過平移機構將模具移動到臺車上,整個過程中模具的底面與工作臺和臺車之間沒有發生任何摩擦,而且換模過程平穩,而且節約了換模時間,提高了換模效率。
輔助橫移車輪可以帶著臺車車體進行橫向移動,離開軌道,可快速到達目的地,不需要一直沿著軌道運行,更加實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可橫移換模臺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可橫移換模臺車換模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臺車車體,2-承載面,3-升降機構,4-安裝座, 6-水平平移機構,7-移模臂,8-第一距離傳感器,9-第二距離傳感器,10-軌道車輪,11-輔助橫移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可橫移換模臺車,包括臺車車體,臺車車體包括承載面和底架,底架上沿前進方向的兩側分別設有軌道車輪,軌道車輪沿導軌運行,臺車車體上配備用于控制換模過程的電氣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內設有PLC控制器,底架上沿前進方向的兩端分別設有輔助橫移車輪,輔助橫移車輪同通過起落架與臺車車體連接,不使用時縮于臺車車體內,使用時伸出臺車車體,且將軌道車輪架空,臺車車體沿其運動方向的兩端分別活動連接一安裝座,安裝座與臺車車體之間連接有升降機構,升降機構驅動安裝座在臺車車體上進行升降,安裝座上活動連接有移模臂,移模臂與安裝座之間連接有水平平移機構,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伸出或縮進臺車車體,移模臂的橫截面呈L型,且凸階朝下相向設置,模具的兩側均設有與移模臂相適配的肩階,
移模臂朝向模具的端面上設有第一距離傳感器,第一距離傳感器用于檢測移模臂該端面與模具背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
承載面背向沖床一側設有第二距離傳感器,第二距離傳感器用于檢測承載面該側與模具朝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
升降機構為液壓缸或氣缸。
水平平移機構為液壓缸或氣缸。
水平平移機構為齒輪齒條運動副。
水平平移機構為滾珠絲桿運動副。
可橫移換模臺車的換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臺車車體移動到正對沖床工作臺處,停下并鎖止;
步驟二、第一距離傳感器檢測移模臂端面與模具背向面之間的距離,并將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伸出,當第一距離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為預設值時,即移模臂移動到模具肩階下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水平平移機構停止驅動;
步驟三、移模臂位于到模具肩階下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升降機構將安裝座升高,移模臂即將模具抬起;
步驟四、移模臂將模具抬起后,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水平平移機構驅動移模臂縮回,當第二距離傳感器檢測到的信號為預設值時,即模具到達承載面的正投影上方,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水平平移機構停止驅動;
步驟五、模具到達承載面的正投影上方后,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升降機構將安裝座降低,移模臂即將模具放在承載面上,即完成取下模具;
步驟六、往工作臺上送模具的步驟與取下模具的步驟相反;
步驟七、需要橫移時,PLC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起落架向下撐出輔助橫移車輪,輔助橫移車輪可以帶著臺車車體進行橫向移動,離開軌道。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