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型材軋鋼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軋制60mm棒料軋機系統軋制50mm不銹鋼棒材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廠的棒料軋機系統通常采用310×360mm的方坯料軋Φ60mm的圓鋼,平均拉伸系數為1.25,軋制的圓鋼最小規格為Φ60mm。同時,我廠也有采用220×260mm的方坯料軋制Φ50mm的圓鋼(此尺寸也為最小規格),其平均拉伸系數為1.29。然而,我廠也是方坯料的生產單位,經過流水線生產的坯料規格為310×360mm,而規格為220×260mm的方坯料生產需要調整工藝容易導致產品質量產生波動,或者需要外購而增加了成本。為了適應市場對于Φ50mm圓鋼的需求,通常需要購買新的軋機而極大地增加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利用軋制60mm棒料軋機系統軋制50mm不銹鋼棒材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利用軋制60mm棒料軋機系統軋制50mm不銹鋼棒材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紅鋼通過第一軋制組件,所述第一軋制組件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立式軋機、第一水平軋機、第二立式軋機、第二水平軋機、第三立式軋機、第三水平軋機和第四立式軋機;所述第一立式軋機孔型、所述第一水平軋機孔型和所述第二立式軋機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四邊形孔,所述第二水平軋機孔型、第三立式軋機孔型、第三水平軋機孔型和第四立式軋機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橢圓形,其截面長軸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交替設置;
(b)利用第一飛剪對紅鋼進行剪切除去其頭部;
(c)將紅鋼通過第二軋制組件,所述第二軋制組件包括第四水平軋機、第五立式軋機、第五水平軋機、第六立式軋機、第六水平軋機、第七立式軋機、第七水平軋機和第八立式軋機;所述第四水平軋機孔型、第五水平軋機孔型、第六水平軋機孔型和第七水平軋機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橢圓形,其截面長軸在水平方向;所述第五立式軋機孔型、第六立式軋機孔型、第七立式軋機孔型和第八立式軋機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圓形;第八立式軋機孔型縱截面直徑為50mm;
(d)通過第二飛剪(3)對紅鋼進行剪切除去其尾部。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發明利用軋制60mm棒料軋機系統軋制50mm不銹鋼棒材的方法,通過對第一軋制組件和第二軋制組件采用特定孔型的軋機排列形成,這樣能夠在60mm棒料軋機系統上通過有限的改造實現對50mm不銹鋼棒材的軋制,質量良好,能夠答復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軋機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第一軋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第二軋制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利用軋制60mm棒料軋機系統軋制50mm不銹鋼棒材的方法,它基于圖1中的軋制系統,該軋制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軋制組件1(60mm棒料軋機系統的部分軋機,如圖2所示)、第一飛剪2、第二軋制組件4(如圖3所示)和第二飛剪3,它包括以下步驟:
(a)將紅鋼(通常為1180℃)通過第一軋制組件1,第一軋制組件1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立式軋機11(軋輥轉速為2.1r/min、壓下量為99.4mm)、第一水平軋機12(軋輥轉速為2.6r/min、壓下量為97mm)、第二立式軋機13(軋輥轉速為3.4r/min、壓下量為96.3mm)、第二水平軋機14(軋輥轉速為4.5r/min、壓下量為88.5mm)、第三立式軋機15(軋輥轉速為5.4r/min、壓下量為46.4mm)、第三水平軋機16(軋輥轉速為7.6r/min、壓下量為33.2mm)和第四立式軋機17(軋輥轉速為10.1r/min、壓下量為68.4mm);第一立式軋機11孔型、第一水平軋機12孔型和第二立式軋機13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四邊形孔(軋機的孔型是由其兩根軋輥圍成的,兩根軋輥之間形成輥縫a,輥縫a與壓下量相對應),它們的面積關系可以用公式(1)、(2)、(3)表示:(1)hc=F/b,(2)Δh=Hc-hc,(3)Dk=D-hc+a,hc為本架軋機中材的平均高度,F為本架軋機材的面積,Hc為上一架軋機材的平均高度,b為本架軋機材的寬度,Δh為本架軋機的平均壓下量,Dk為本架軋機的工作輥徑,D為本架軋機軋輥最大輥徑,a為本架軋機輥縫。
第二水平軋機14孔型、第三立式軋機15孔型、第三水平軋機16孔型和第四立式軋機17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橢圓形,其縱截面(截面為豎直平面,截面為橢圓形)長軸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交替設置;它們的面積關系也滿足公式(1)、(2)、(3);
(b)利用第一飛剪2對紅鋼進行剪切除去其頭部;
(c)將紅鋼(通常為1150℃)再通過第二軋制組件4,第二軋制組件4包括第四水平軋機41(軋輥轉速為13.9r/min、壓下量為51mm)、第五立式軋機42(軋輥轉速為17.7r/min、壓下量為41.5mm)、第五水平軋機43(軋輥轉速為23.0r/min、壓下量為29.1mm)、第六立式軋機44(軋輥轉速為43.9r/min、壓下量為29.6mm)、第六水平軋機45(軋輥轉速為56.4r/min、壓下量為22.8mm)、第七立式軋機46(軋輥轉速為72r/min、壓下量為27.4mm)、第七水平軋機47(軋輥轉速為96.1r/min、壓下量為20.7mm)和第八立式軋機48(軋輥轉速為119.3r/min、壓下量為20.4mm);第四水平軋機41孔型、第五水平軋機43孔型、第六水平軋機45孔型和第七水平軋機47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橢圓形,其截面長軸在水平方向;第五立式軋機42孔型、第六立式軋機44孔型、第七立式軋機46孔型和第八立式軋機48孔型為面積逐漸減小的圓形,第八立式軋機孔型縱截面直徑為50mm;它們的面積關系也滿足公式(1)、(2)、(3)。
(d)通過第二飛剪3對紅鋼進行剪切除去其尾部。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