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線圈盤卷包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高線線圈盤卷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高線線圈生產工藝過程中需經過以下流程:吐絲機→風冷線→集卷筒→集卷小車→打包機→稱重→掛牌→卸卷→入庫。
現有技術中,高線主要存在打包質量差、打包不平整、打包線斷裂、盤卷背卷和“雞窩”卷現象,因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高線打包質量較差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線線圈盤卷系統,其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高線打包質量差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線線圈盤卷系統,包括:
輸送輥,用于輸送高線線圈,且所述輸送輥的末端的左右兩側設有導向輪,兩個所述導向輪用于使各個所述高線線圈的輸送路線一致;
集卷筒,包括筒體、固定設置在所述筒體內的鼻錐、設置在所述鼻錐下部位置的分離爪、設置在所述分離爪下方且與所述鼻錐同軸的芯軸、可沿所述芯軸上下滑動的托盤,由所述輸送輥輸出的高線線圈能夠自由落體套在所述鼻錐的外周,所述分離爪關閉時能夠阻擋所述高線線圈由所述鼻錐落至所述托盤上、所述分離爪打開時所述高線線圈能夠由所述鼻錐落至所述托盤上;
設置在所述集卷筒內的感應器,所述感應器用于感應所述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高度位置;
用于控制所述托盤沿所述芯軸滑動、以及所述分離爪打開或關閉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感應器可通信地相連接,當所述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高位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離爪打開、并控制所述托盤以預設低速向下滑動;當所述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低位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分離爪關閉、并控制所述托盤停止滑動。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輸送輥末端的伸縮輥,所述伸縮輥能夠沿靠近所述鼻錐的軸線方向進行伸縮、以調整高線線圈與所述鼻錐的軸線之間的距離。
優選地,還包括位置可調地設置在所述輸送輥的末端的支座,所述導向輪設置在所述支座上。
優選地,所述輸送輥設有用于使高線線圈冷卻的風冷系統。
優選地,還包括用于檢測是否有高線線圈被輸送的頭尾檢測傳感器,所述頭尾檢測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可通信地相連接,當所述頭尾檢測傳感器檢測到所述輸送輥上的高線線圈被輸送完畢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托盤以預設高速沿所述芯軸下降。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吐絲機生產出來的高線線圈落在輸送輥上被輸送,輸送至末端時,由于輸送輥的兩側設有導向輪,高線線圈經過兩個導向輪之間時,在兩個導向輪的約束作用下使高線線圈在輸送輥上的位置得到了規范,如此,使各個經過導向輪的高線線圈能夠呈一條直線輸出,避免各個高線線圈成S型輸出,這樣,能夠保證各個高線線圈沿固定位置整齊的落入到集卷筒中,各個高線線圈依次落入到集卷筒中的鼻錐上,當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積累到預設高位的高度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打開,鼻錐上的高線線圈即可落入到托盤中,并且控制器控制托盤以預設低速緩慢的向下滑動,鼻錐上的高線線圈也會緩慢的落入到托盤內,當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低位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關閉、并控制托盤停止滑動,此時,鼻錐上的高線線圈再逐漸累積到預設高位,并重復上述動作,如此循環。如此設置,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高度不會出現突然的下跌,而且通過頻繁的控制高線線圈逐步的落入到托盤中,由輸送輥落在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的自由落體行程較低,避免了高線線圈變形的問題,而且,高線線圈由集卷筒中逐步輸出,不影響打包速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輸送輥的末端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集卷筒示意圖;
圖1-圖2中:
筒體—11、鼻錐—12、分離爪—13、芯軸—14、托盤—15、高線線圈—16、高位行程開關—17、低位行程開關—18、伸縮輥—19。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線線圈盤卷系統,其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高線打包質量差的問題。
以下,參照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說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實施例不對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內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實施例所表示的構成的全部內容不限于作為權利要求所記載的發明的解決方案所必需的。
請參考圖1-圖2,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高線線圈盤卷系統,包括輸送輥、集卷筒、感應器和控制器。其中,輸送輥用于輸送高線線圈16,且輸送輥的末端的左右兩側設有導向輪,兩個導向輪用于使各個高線線圈16的輸送路線一致。
集卷筒包括筒體11、固定設置在筒體11內的鼻錐12、設置在鼻錐12下部位置的分離爪13、設置在分離爪13下方且與鼻錐12同軸的芯軸14、可沿芯軸14上下滑動的托盤14,由輸送輥輸出的高線線圈16能夠自由落體套在鼻錐12的外周,分離爪13關閉時能夠阻擋高線線圈16由鼻錐12落至托盤14上、分離爪13打開時高線線圈16能夠由鼻錐12落至托盤14上。
感應器設置在集卷筒內,感應器用于感應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高度位置。具體的,該感應器可以為高位行程開關17和低位行程開關18,當鼻錐上的高線線圈累積到預設高位時,觸發高位行程開關17,當鼻錐上的高線線圈下降至預設低位時,觸發低位行程開關18。
控制器用于控制托盤14沿芯軸14滑動、以及分離爪13打開或關閉,控制器與感應器可通信地相連接,當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高位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13打開、并控制托盤14以預設低速向下滑動;當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低位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13關閉、并控制托盤14停止滑動。
如此設置,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吐絲機生產出來的高線線圈16落在輸送輥上被輸送,輸送至末端時,由于輸送輥的兩側設有導向輪,高線線圈16經過兩個導向輪之間時,在兩個導向輪的約束作用下使高線線圈16在輸送輥上的位置得到了規范,如此,使各個經過導向輪的高線線圈16能夠呈一條直線輸出,避免各個高線線圈16成S型輸出,這樣,能夠保證各個高線線圈16沿固定位置整齊的落入到集卷筒中,各個高線線圈16依次落入到集卷筒中的鼻錐12上,當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積累到預設高位的高度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13打開,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即可落入到托盤14中,并且控制器控制托盤14以預設低速緩慢的向下滑動,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也會緩慢的落入到托盤14內,當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高度位置到達預設低位時,控制器控制分離爪13關閉、并控制托盤14停止滑動,此時,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再逐漸累積到預設高位,并重復上述動作,如此循環。如此設置,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高度不會出現突然的下跌,而且通過頻繁的控制高線線圈16逐步的落入到托盤14中,由輸送輥落在鼻錐12上的高線線圈16的自由落體行程較低,避免了高線線圈16變形的問題,而且,高線線圈16由集卷筒中逐步輸出,不影響打包速度。
為了進一步使高線線圈16在落入集卷筒內時,避免出現傾斜、而導致高線線圈16不整齊的問題。本實施例的優選方案中,還包括設置在輸送輥末端的伸縮輥19,伸縮輥19能夠沿靠近鼻錐12的軸線方向進行伸縮、以調整高線線圈16與鼻錐12的軸線之間的距離。
如此設置,可通過控制伸縮輥19的伸縮,使伸縮輥19的輸出端與集卷筒的內壁之間的距離得到調整,如此,可通過調整伸縮輥19調整高線線圈16的落下位置,避免高線線圈16落下時因碰觸其它部件出現傾斜的問題。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高線線圈16盤卷系統還包括位置可調地設置在輸送輥的末端的支座,導向輪設置在支座上。如此設置,可通過支座調整導向輪的位置,以適用于不同直徑的高線線圈16的導向。
本實施例中,輸送輥設有用于使高線線圈16冷卻的風冷系統。另外,還可以包括用于檢測是否有高線線圈16被輸送的頭尾檢測傳感器,頭尾檢測傳感器與控制器可通信地相連接,當頭尾檢測傳感器檢測到輸送輥上的高線線圈16被輸送完畢后,控制器控制托盤14以預設高速沿芯軸14下降。如此設置,當高線線圈16被輸送完畢后,控制器可以控制托盤14迅速下降,并進行裝車工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