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感應檢測裝置的安全性沖孔壓鑄模具,屬于壓鑄模具設備安全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壓鑄模具技術領域,產品在進行壓鑄生產時,對于模具上設置有字模的模具在運轉時,如果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在模具中沒有產品,在進行壓鑄時,非常容易將模具打壞,直接造成生產模具的損壞,極大地提高了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感應檢測裝置的安全性沖孔壓鑄模具,通過簡單地設置避免了模具因為沒有產品而造成的模具打壞現象,形成對整個模具的安全監測。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帶有感應檢測裝置的安全性沖孔壓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設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置有感應檢測裝置;所述感應檢測裝置的頂部與通孔的頂部齊平;所述感應檢測裝置用于感應下模具上是否有待壓鑄產品。
進一步地,所述通孔至少設置有一個。
進一步地,所述上模具與下模具在進行壓鑄工作時,下模具最先接觸的上模具的點記為第一接觸點;所述第一接觸點至少設置有一個;至少有一個所述通孔位于第一接觸點上。
進一步地,還包括控制模塊和報警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報警模塊、感應檢測裝置相連接;當所述上模具運作時,控制模塊用于核實感應檢測裝置是否檢測到有待壓鑄產品;所述報警模塊根據感應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進行報警提醒。
進一步地,所述報警模塊采用LED燈和蜂鳴器。
進一步地,所述感應檢測裝置采用距離傳感器。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裝置通過感應檢測裝置能夠實時監控模具上是否放置有產品,一旦出現模具開始運轉且無產品的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報警模塊進行報警,以避免模具中的字模損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裝置的下模具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下模具,2-通孔,3-第一接觸點,4-感應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裝置通過在下模具上設置有若干通孔,并在通孔中設置有感應檢測裝置的結構,通過感應檢測裝置對于下模具上是否設置有產品,若沒有產品,在上下模具因為外界原因開始運作時,進行及時地報警,這樣就避免了模具的損壞,由于一般情況下模具的購買以及維修成本都很高,本裝置的使用極大地避免了意外造成模具損壞的現象。
具體地,上模具與下模具在進行壓鑄工作時,下模具最先接觸的上模具的點記為第一接觸點。所有的模具中,第一接觸點至少有一個,在這些第一接觸點中,至少將第一個通孔設置在一個第一接觸點上。這樣設置的優勢在于,當上模具與下模具之間的距離靠近時,通孔中的感應檢測裝置能夠最先感應到距離的變化。
在這里,優選地,感應檢測裝置的頂部與通孔的頂部齊平。
本實施例中感應檢測裝置采用距離傳感器,報警裝置采用LED燈和蜂鳴器,實現聲光同時報警。同時,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感應檢測裝置、報警裝置和控制模塊的連接關系并沒有畫出來,這里通過文字進行說明下位置關系,感應檢測裝置的底部通過數據線與控制模塊相連接,控制模塊還與整個模具的總開關相連接。控制模塊根據感應檢測裝置傳遞過來的信號,分別對報警裝置和總開關進行開關的動作。
當下模具有產品時,距離傳感器能夠感應到,此時如果模具開始運轉,控制模塊認為是正常工作狀態。如果距離傳感器檢測不到下模具上放置有待壓鑄的產品,在模具開始工作時,控制模塊根據距離傳感器反饋的信號,直接出發報警裝置,如果依舊沒有工作人員進行處理,當上下模具距離很近的時候,距離傳感器又能夠感應到上模具的靠近,此時控制模塊直接切斷上下模具的供電,保證模具的安全性。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裝置中控制模塊只是根據距離傳感器傳遞過來的信號,做出對應的處理,并不涉及軟件方面的技術方案。控制模塊、感應檢測裝置和報警裝置之間只存在信號的簡單傳遞,并不存在任何計算機程序。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