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加工生產領域,尤其是一種汽車零部件水壓鍛造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需求鍛件的數量逐年增長,鍛壓在機器制造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國家的鍛造水平,可反映出這個國家機器制造業的水平,鍛壓生產根據使用工具和生產工藝的不同而分為自由鍛、模鍛和特種鍛造,鍛造工藝在鍛件生產中起著重大作用,工藝流程不同,得到的鍛件質量有很大的差別,使用的設備類型、噸位也相去甚遠,鍛件的應用范圍很廣,幾乎所有運動的重大受力構件都是由鍛壓成形的;鍛壓生產雖然生產效率高,鍛件綜合性能高,節約原材料;但其生產周期較長,成本較高,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鍛壓生產要跟上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不斷改進技術、采用新工藝和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鍛件的性能指標;同時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常用的鍛造裝置在加工時,若鍛件較大,需要提供較大的鍛造力,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常用的鍛造裝置噪音較大,工作環境較差。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而進行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零部件水壓鍛造裝置,以提供更大的鍛造壓力,并在鍛造時振動和噪音小,改善工作環境。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零部件水壓鍛造裝置,包括固定系統和活動系統,固定系統包括下橫梁、立柱、上橫梁、工作缸及回程缸,活動系統包括活動橫梁、工作柱塞及回程柱塞,下橫梁的上端設置有立柱和下砧,下砧安裝于下橫梁上,下砧位于下橫梁上端面的中間,立柱的下端安裝于下橫梁上,立柱位于下砧的兩側,立柱的上端設置有上橫梁,立柱的上端與上橫梁相連,下橫梁和上橫梁之間設置有活動橫梁,活動橫梁安裝于立柱上,活動橫梁上設置有上砧,上砧位于下砧的上方,上砧的上端設置有工作缸,工作缸內設置有柱塞,上砧通過柱桿與工作缸內的柱塞相連,工作缸的上端設置有第一管道,工作缸的一側設置有回程缸,回程缸的上端設置有回程柱塞,回程缸的一側設置有第二管道,工作缸和第二管道分別位于回程缸的兩側,第二管道與回程缸相連;
進一步的,活動橫梁可在立柱上上下滑動;
具體的,上砧位于下砧的正上方。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該裝置以水壓代替錘鍛時的沖擊力,可提供更大的鍛造壓力,坯料變形的壓下量大,鍛透深度大,從而可改善鍛件內部的質量。
2.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且鍛造裝置在鍛造時振動和噪音小,改善了工作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汽車零部件水壓鍛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所示,該鍛造裝置包括固定系統和活動系統,固定系統包括下橫梁1、立柱3、上橫梁6、工作缸9及回程缸10,活動系統包括活動橫梁5、工作柱塞8及回程柱塞11,下橫梁1的上端設置有立柱3和下砧2,下砧2安裝于下橫梁1上,下砧2位于下橫梁1上端面的中間,立柱3的下端安裝于下橫梁1上,立柱3位于下砧2的兩側,立柱3的上端設置有上橫梁6,立柱3的上端與上橫梁6相連,下橫梁1和上橫梁6之間設置有活動橫梁5,活動橫梁5安裝于立柱3上,活動橫梁5上設置有上砧4,上砧4位于下砧2的上方,上砧4的上端設置有工作缸9,工作缸9內設置有柱塞8,上砧4通過柱桿7與工作缸9內的柱塞8相連,工作缸9的上端設置有第一管道12,工作缸9的一側設置有回程缸10,回程缸10的上端設置有回程柱塞11,回程缸10的一側設置有第二管道13,工作缸9和第二管道13分別位于回程缸10的兩側,第二管道13與回程缸10相連;活動橫梁5可在立柱3上上下滑動;上砧4位于下砧2的正上方;該裝置以水壓代替錘鍛時的沖擊力,可提供更大的鍛造壓力,坯料變形的壓下量大,鍛透深度大,從而可改善鍛件內部的質量;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且鍛造裝置在鍛造時振動和噪音小,改善了工作環境。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