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船舶建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安裝滾裝船舶艉跳板鉸鏈的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艉跳板,是滾裝類船舶特有的大型設備,綜合了機電、液壓和自動控制技術,對船舶完成裝卸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本體與船體通過一排鉸鏈活絡地連接在一起,并通過液壓絞車張緊或松開鋼絲繩以實現艉跳板的閉合和展開。
以某船廠在建的45000DWT集滾船為例,在其船尾布置的大型艉跳板,重約300噸。艉跳板鉸鏈分主鉸鏈和副鉸鏈。主鉸鏈共2組,分別布置在左右端部,用于固定艉跳板并承受艉跳板的大部分重量,最大應力點受力4250KN;副鉸鏈有7個,以固定的相互間距分布在鉸鏈中心線上,或是在航行時受朝船首的局部應力,或是在港口時受朝下的局部應力。
主、副鉸鏈在焊接前須進行精確定位,焊接期間必須對各鉸鏈的位置進行嚴密監控。具體要求是:主鉸鏈孔中心應盡可能與理論鉸鏈軸線重合,副鉸鏈孔中心與理論軸線有規定的偏移量,即安裝后滿足規定的配合要求。顯然,要在外形尺寸相對很大的鉸鏈上實現這樣嚴格精度的控制,施工難度很大,極易產生不良后果,輕則造成大量返工,重則損害設備并造成工期延誤。
主、副鉸鏈的定位和安裝是一項繁重和高技術含量的作業,且鉸鏈的有效對中是快速施工的前提因素和關鍵因素之一。艉跳板鉸鏈對中期間,關鍵是找出鉸鏈的理論軸線,并根據軸線調整各個鉸鏈孔中心至圖紙所要求的安裝位置,同時 在鉸鏈定位、固定和焊接安裝后,測量各鉸鏈的同軸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對中方式,常用的有激光經緯儀測量法和琴鋼絲輔助測量法。艉跳板安裝在屬于高空的危險作業區,其鉸鏈安裝周期耗時較長。鉸鏈對中如利用激光經緯儀完成,雖然無需增加額外的輔助測量裝置,需在每個鉸鏈的定位安裝過程中,重復地找中,測量過程相當繁瑣耗時。此外,使用精密儀器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有較高要求,對中的質量容易受操作人員影響;尤其是,理論軸線會因測量時間和測量人員的不同會有變化,這也容易引發質量風險。
琴鋼絲輔助測量法,經常用于測量主機機座撓度,通過固定在測量本體附近合適位置的張緊工具將鋼絲拉成近乎直線,然后檢查多個測量點到鋼絲的短距離間距,并比較所有測量數據,間接獲得測量本體的水平、撓度、同軸度和直線度等數據。此方法步驟簡單,不需要重復地找中,操作容易且幾乎不需要借助精密儀器,風險可控。但是,利用現有裝置,使用該方法對鉸鏈進行定位和安裝的精度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而實現對滾裝船舶艉跳板鉸鏈進行精確、快速安裝的定位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安裝滾裝船舶艉跳板鉸鏈的定位裝置,包括基座、調整塊、標靶、調節絲桿、固定螺母和鋼絲;所述基座正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母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對稱分布于與所述第一通孔同心的圓周上,且與所述基座固定連接;所述調整塊為長、寬相同且與所述基座主體緊密貼合的六面體,且其四周開設有與所述調節絲桿間隙配合的滑槽;所述調節絲桿間通過所述固定螺母嵌于所述滑 槽之內;所述調整塊的中心開設有與所述標靶同軸且與所述鋼絲間隙配合第二通孔;所述標靶與所述調整塊活動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等于所述調整塊的長度或寬度,且小于所述固定螺母至其中心的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調整塊表面設有與所述第二通孔同軸的圓形凹槽,所述標靶設有與所述圓形凹槽精密配合的凸肩外圓,所述凸肩外圓與所述標靶同軸。
進一步地,所述凸肩外圓與所述圓形凹槽配合間隙為0.1-0.2mm。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裝置還包括激光經緯儀、鋼絲固定用樁頭、拉力器及拉力器安裝用固定塊、標記桿和支撐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安裝滾裝船舶艉跳板鉸鏈的定位裝置,既能有效保證所述鉸鏈的定位和安裝精度,又能節省大量的工序,操作簡易,成本較低,具有極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的側視圖。
圖3為調整塊放大后的正視圖。
圖4為調整塊放大后的側視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圖。
圖中:1-基座;11-第一通孔;2-調整塊;3-標靶;31-凸肩外圓;4-調節絲桿;41-固定螺母;21-滑槽;22-圓形凹槽;23-第二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5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一種用于安裝滾裝船舶艉跳板鉸鏈的定位裝置,包括基座1、調整塊2、標靶3、調節絲桿4、固定螺母41和鋼絲5;基座1主體由若干方形鋼板和槽鋼(14b)按圖紙焊接而成,基座1的底部平面可點焊在施工現場合理高度的支撐架上;所述基座1的正面設有第一通孔11;
所述固定螺母41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對稱分布于與所述第一通孔11同心的圓周上,且與所述基座1固定連接;
所述調整塊2為長、寬相同且與所述基座1緊密貼合的六面體,且其四周開設有與所述調節絲桿間隙配合的滑槽21;所述調節絲桿4間通過所述固定螺母41嵌于所述滑槽之內21;所述調整塊的中心開設有與所述標靶3同軸且與所述鋼絲5間隙配合第二通孔23;所述標靶3與所述調整塊2活動連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通孔11的直徑等于所述調整塊2的長度或寬度,且小于所述固定螺母41至其中心的距離。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調整塊2表面設有與所述第二通孔23同軸的圓形凹槽22,所述標靶3設有與所述圓形凹槽22精密配合的凸肩外圓31,所述凸肩外圓31與所述標靶3同軸。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凸肩外圓31與所述圓形凹槽22配合間隙為0.1-0.2mm。
基座1上的長槽鋼開直徑30mm孔,并裝有四組用于導向和定位的調節絲桿4及固定螺母41。基座1上集成了鋼絲固定用樁頭或拉力器安裝用固定塊。
作為優選方案,調整塊2由4組調節絲桿4及固定螺母42固定,其一面與基座1上的槽鋼貼緊,另一面正中心設有用于嵌入安裝標靶3的圓形凹槽22,其正中心位置還留有第二通孔23,用于鋼絲5的穿過。調節絲桿4通過基座1上的螺母導向和定位;通過調節絲桿4,調整塊2能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改變位置。
作為優選方案,標靶3用于鉸鏈理論軸線在兩端點的投射,其正面中心刻有十字線,凸肩外圓31與調整塊2上的圓形凹槽22精密匹配,配合間隙為0.1-0.2mm。
這里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并非想將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里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變形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