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拉彎機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
背景技術:
目前,拉彎機普遍使用,但出現了拉彎機結構復雜,操作不便,拉彎后產品規格參差不齊,拉彎過程中出現物料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樣一種結構進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另外,現有的裝置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抖動,影響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包括固定臺面、轉臂、拉伸油缸、夾頭、胚料、拉彎模、彎曲臂、彎曲油缸、拉桿固定環和拉力機,所述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中間部位為所述固定臺面,所述固定臺面的兩側鉸接有兩個所述轉臂,所述轉臂末端分別裝有所述拉伸油缸,所述拉伸油缸的活塞前端裝有所述夾頭,所述夾頭用于夾持其間的所述胚料,所述拉彎模對稱裝在所述固定臺面的軸線上,垂直于所述固定臺面下方為所述彎曲臂,所述彎曲臂前端設有所述彎曲油缸,所述彎曲臂中間部位設有所述拉桿固定環,所述拉桿固定環通過拉桿與所述轉臂連接,所述拉桿末端安裝有所述拉力機。
在所述彎曲臂的底部設有基板,在所述基板內設有吸震結構,所述吸震結構由若干工字形單元前后焊接而成,相鄰的工字形單元形成吸震腔體,所述吸震腔體的上內表面和下內表面均設有軟性材料板,在所述上內表面和下內表面的軟性材料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吸震單元,所述吸震單元包括消震軸、以及安裝于消震軸上的消震套,所述消震軸的兩端分別與上、下內表面設置的軟性材料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夾頭處裝有旋轉緊固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轉臂中間部位焊接有半圓形固定環。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基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有點在于結構簡單,操作便利,在拉桿末端裝有拉力機可以很好的控制拉力大小使得產品規格更加整齊。
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基板內設置吸震結構,可將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去除,提高了其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吸震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固定臺面 2、轉臂 3、拉伸油缸 4、夾頭 5、胚料 6、拉彎模 7、彎曲臂 8、彎曲油缸 9、拉桿固定環 10、拉桿 11、拉力機 12、基板 13、工字形單元 14、吸震腔體 15、軟性材料板 16、消震軸 17、消震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包括固定臺面1、轉臂2、拉伸油缸3、夾頭4、胚料5、拉彎模6、彎曲臂7、彎曲油缸8、拉桿固定環9和拉力機10,所述吸震型轉臂式拉彎機中間部位為所述固定臺面1,所述固定臺面1的兩側鉸接有兩個所述轉臂2,所述轉臂2末端分別裝有所述拉伸油缸3,所述拉伸油缸3的活塞前端裝有所述夾頭4,所述夾頭4用于夾持其間的所述胚料5,所述拉彎模6對稱裝在所述固定臺面1的軸線上,垂直于所述固定臺面1下方為所述彎曲臂7,所述彎曲臂7前端設有所述彎曲油缸8,所述彎曲臂7中間部位設有所述拉桿固定環9,所述拉桿固定環9通過拉桿10與所述轉臂2連接,所述拉桿末端安裝有所述拉力機11。
參見圖2,在所述彎曲臂的底部設有基板12,在所述基板內設有吸震結構,所述吸震結構由若干工字形單元13前后焊接而成,相鄰的工字形單元形成吸震腔體14,所述吸震腔體的上內表面和下內表面均設有軟性材料板15,在所述上內表面和下內表面的軟性材料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吸震單元,所述吸震單元包括消震軸16、以及安裝于消震軸上的消震套17,所述消震軸的兩端分別與上、下內表面設置的軟性材料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夾頭4處裝有旋轉緊固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轉臂2中間部位焊接有半圓形固定環。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 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