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藥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壓片機,具體是指一種壓片機批量上料的設備。
背景技術:
壓片機是一種通過連續旋轉將各種顆粒原料壓制成圓形片或者異形片的機器,它是制藥、化工、食品等工業部門在處理各種顆粒狀原料壓制成片的基本設備,按工作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單沖式壓片機、花籃式壓片機、旋轉式壓片機、亞高速旋轉式壓片機、全自動高速壓片機以及旋轉式包芯壓片機。
現有的壓片機分為半自動或全自動的,全自動的購買成本較高,半自動的在使用過程中浪費時間,工作效率低。壓片機在上料時通常采用人工上料,一方面操作費時費力,另一方面操作也不衛生,容易造成壓片原料的二次污染。
專利申請號為201320852801.1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壓片機上料機構,采用真空傳動泵進行熟料操作,使得整個輸送過程處于完全密閉的環境中,避免了揚塵的產生和原料的浪費;但是該上料設備在使用時儲料倉內原料會有板結現象發生,輸送完成后的原料在進料倉內會堆積,出料效率較低,原料在出料口易堆積,出料裝置易損壞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種壓片機批量上料的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壓片機批量上料的設備,包括儲料倉,所述儲料倉上部設有攪拌裝置,在儲料倉下方設有震動裝置,在儲料倉側壁上設有真空輸料泵,真空輸料泵的另一端連有進料倉,在進料倉的上部設有排氣口,在進料倉內部設有過濾裝置, 在過濾裝置的下部設有分流裝置,所述進料倉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間位置設有過度弧形,在進料倉底部設有傳動柱,所述傳動柱下方設有減速電機。
優選的,所述的攪拌裝置包括與動力裝置相連的攪拌柱,在攪拌柱上設有三根不等高布置的攪拌桿,在攪拌柱底部設有螺旋攪拌部。
進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輸料泵呈7字型,在真空輸料泵的轉折處設有過度弧形。
優選的,在真空輸料泵內部設有流量計。
進一步的,所述的真空輸料泵與進料倉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
優選的,所述的流量計為電子流量計。
進一步的,所述排氣口下方設有空氣濾層。
優選的,所述的分流裝置設置在進料倉的底部,分流裝置的數量不少于兩個。
進一步的,所述的出料口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分流裝置之間或者分流裝置與進料倉壁之間。
優選的,所述的分流裝置呈上尖下寬的三角形布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攪拌裝置的設置防止儲料倉的原料板結,流量計測定真空輸料泵流量,使得真空輸料泵的輸料速度可以穩定在一定的數值上,便于壓片機的壓片工作。
2、分流裝置設置便于對落到底部的原料進行分流,杜絕堆積現象的發生,提高出料效率。
3、出料口的設置方式防止原料在出料過程中對壓片機接料板的沖擊,延長壓片機接料板使用壽命及保證壓片機的正常工作效率。
4、進料倉底部的減速電機的設置用以向進料倉提供在轉動動力,防止原料在出料口堆積,提高壓片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壓片機批量上料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1.攪拌裝置;2.攪拌柱;3.攪拌桿;4.螺旋攪拌部;5.震動裝置;6.流量計;7.真空輸料泵;8.密封裝置;9.排氣口;10.過濾裝置;11.空氣濾層;12.分流裝置;13.出料口;14.傳動柱;15.減速電機,16.儲料倉,17.進料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片機批量上料的設備,包括儲料倉16,所述儲料倉16上部設有攪拌裝置1,在儲料倉下方設有震動裝置5,在儲料倉16側壁上設有真空輸料泵7,真空輸料泵7的另一端連有進料倉17,在進料倉17的上部設有排氣口9,在進料倉17內部設有過濾裝置10,在過濾裝置10的下部設有分流裝置12,所述進料倉17底部設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中間位置設有過度弧形,在進料倉底部設有傳動柱14,所述傳動柱14下方設有減速電機1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在真空輸料泵7內部設有流量計6,該設置用以監控真空輸料泵7內的流量,保證傳輸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的流量計6為電子流量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在進料倉17內部設置的過濾裝置10為可拆卸連接,該設置便于對過濾網進行清洗、更換、使用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排氣口1下方設有空氣濾層11,該設置的目的避免原料在生產過程中被污染,保證原料在上料過程安全、有效。
通過上述結構的設計,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過程中,原料通過在儲料倉16內被攪拌裝置均勻攪拌,攪拌后的原料在震動裝置5的作用下進入到真空輸料泵7,通過流量計6監控原料的傳輸速度和傳輸狀態,原料在傳輸到進口倉17后,由于進料倉17上部設有排氣口9,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到過濾裝置10上,經過過濾裝置10進一步對原料進行篩離,將篩離后的原料經過設置在過濾裝置10下方的分流裝置12進行分流,經分流后的原料經進料倉17底部的出料口13流出進料倉,在進料倉17底部設置的減速電機15,通過傳動柱14帶動進料倉進行轉動,防止原料在出料口進行堆積,影響生產效率。
實施例2,所述的攪拌裝置1包括與動力裝置相連的攪拌柱2,在攪拌柱2上設有三根不等高布置的攪拌桿3,在攪拌柱2底部設有螺旋攪拌部4,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該設置提高了原料在儲料倉16內的攪拌效果,進一步杜絕原料在儲料倉內板結的發生。
實施例3,所述的真空輸料泵7呈7字型,在真空輸料泵7的轉折處設有過度弧形,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該設置保證原料在真空輸料泵7內輸送流暢,防止原料在真空輸料泵內阻塞的發生。
實施例4,所述的真空輸料泵7與進料倉17連接處設有密封裝置8,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該設置的目的保證原料在一個密封的環境中,避免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揚塵。
實施例5,所述的分流裝置12設置在進料倉17的底部,分流裝置12的數量不少于兩個,該設置的目的進一步提高原料的分流效果,進一步防止原料在進料倉17底部堆積。
優選的,所述的分流裝置12呈上尖下寬的三角形布置,該設置的目的保證原料的分流效果和分流效率,從而提高了壓片機的生產效率。
實施例6,所述的出料口13設置在相鄰的兩個分流裝置12之間或者分流裝置12與進料倉壁之間,其他結構同實施例1,該設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原料的出料效率,防止原料在進料倉底部堆積,造成資源的浪費和效率的降低。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避免了壓片機上料機構過程中原料的浪費,保證原料在上料過程中安全、有效,一方面提高了壓片機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上料設備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