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筋籠滾焊機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用于施工的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結構物接觸空氣的部分配置鋼筋。若該混凝土結構物是獨立的,則需要把混凝土結構物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制作好,預先制作好的鋼筋稱為鋼筋籠。
鋼筋籠包括:鋼筋籠主體、設置在鋼筋籠內側并與鋼筋籠主體焊接在一起的內箍圈和設置在鋼筋籠外側并與鋼筋籠主體焊接在一起的外箍圈。其中,鋼筋籠主體是由多根主筋構成,鋼筋籠的內箍圈為圓形的加強筋,鋼筋籠的外箍圈為箍筋。
現有技術中,鋼筋籠的制造由人工制作逐步向全自動化設備發展,人工制作鋼筋籠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鋼筋籠成品產量低、質量差;而全自動化鋼筋籠制造設備雖然生產的鋼筋籠產量高、質量好,但是投資大,對場地要求高。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高昂的全自動化鋼筋籠制造設備是不可取的,而粗糙的人工制造又帶來較低的效益。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筋籠滾焊機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實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
基于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鋼筋籠滾焊機裝置,所述鋼筋籠包括鋼筋籠主體、設置于所述鋼筋籠主體內側的內箍圈和設置于所述鋼筋籠主體外側的外箍圈,該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包括:
固定盤,設置于鋼筋籠主體的一側,固定所述鋼筋籠主體;
移動盤,設置于所述鋼筋籠主體的另一側,與所述固定盤協同從水平層面固定所述鋼筋籠主體;
液壓支撐裝置,設置于所述鋼筋籠主體的下方,與所述固定盤、所述移動盤協同支撐所述鋼筋籠主體;
第一電動機,帶動所述固定盤旋轉;
第二電動機,帶動所述移動盤旋轉,通過所述固定盤和所述移動盤的旋轉帶動所述鋼筋籠主體自轉;
旋轉盤,所述外箍圈圍繞所述旋轉盤的中心軸進行纏繞;
控制箱,控制所述固定盤、所述移動盤以及所述旋轉盤的旋轉速度。
可選地,所述固定盤包括:
第一固定機構,包括第一主體和第一底座,所述第一主體開設有第一圓形通孔,且所述第一圓形通孔的孔壁開設有凹槽;
第一中心軸,設置于所述第一圓形通孔中,且與所述第一圓形通孔的中心軸線重合;
第一旋轉機構,設置于所述第一圓形通孔中,且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軸,包括:與所述第一中心軸連接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中心軸的方向均勻設置的至少三根第一工字鋼、與所述第一工字鋼外接的第一環形鋼板,其中,所述第一環形鋼板的外側壁開設有凹槽;
第一穿筋鋼板,設置于所述第一圓形通孔中,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轉機構,所述第一穿筋鋼板上開設有用于固定所述鋼筋籠主體的穿筋孔;
第一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一中心軸上;
其中,所述凹槽與所述凹槽配合形成用于放置鋼珠的空間,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機構與所述第一旋轉機構形成軸承結構。
可選地,所述第一固定機構還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凹槽方向開設有至少一個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向所述放置鋼珠的空間中塞入所述鋼珠,
所述固定盤還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鋼珠滾出、設置于所述盲孔中的凹槽塞。
可選地,所述移動盤包括:
第二固定機構,包括第二主體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主體開設有第二圓形通孔,且所述第二圓形通孔的孔壁開設有凹槽,所述第二底座設有滾輪;
第二中心軸,設置于所述第二圓形通孔中,且與所述第一圓形通孔的中心軸線重合;
第二旋轉機構,設置于所述第二圓形通孔中,且固定于所述第二中心軸上,包括:與所述第二中心軸連接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二中心軸的方向均勻設置的至少三根第二工字鋼、與所述第二工字鋼外接的第二環形鋼板,其中,所述第二 環形鋼板的外側壁開設有凹槽;
第二穿筋鋼板,設置于所述第二圓形通孔中,且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轉機構,所述第二穿筋鋼板上開設有用于固定所述鋼筋籠主體的穿筋孔;
第二齒輪,設置于所述第一中心軸上;
其中,所述凹槽與所述凹槽配合形成用于放置鋼珠的空間。
可選地,所述第二固定機構還包括:沿垂直于所述凹槽方向開設有至少一個盲孔,所述盲孔用于向所述放置鋼珠的空間中塞入所述鋼珠,
所述移動盤還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鋼珠滾出、設置于所述盲孔中的凹槽塞。
可選地,所述液壓支撐裝置包括:
液壓千斤頂;
支撐臂,設置于所述液壓千斤頂上方且具有Y形結構;
滾動輪,設置于所述支撐臂上。
可選地,所述旋轉盤包括:
底座;
立桿,設置于所述底座上。
可選地,所述控制箱包括:
控制面板和電氣系統。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
調直機,與所述旋轉盤連接,在所述鋼筋籠主體與所述外箍圈焊接之前調直所述外箍圈。
可選地,所述旋轉盤、所述控制箱和所述調直機設置于帶滾輪的底座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中,將鋼筋籠主體的一側固定于固定盤,將鋼筋籠主體的另一側固定于移動盤,第一電動機和第二電動機分別帶動固定盤和移動盤旋轉,進而帶動鋼筋籠主體自轉。由于鋼筋籠主體能夠實現自轉,使得焊接技術人員便于進行鋼筋籠主體與內箍圈的焊接操作和鋼筋籠主體與外箍圈的焊接操作,相對于人工制作鋼筋籠而言,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鋼筋籠的半自動化制造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節省人力物力。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相對于全自動化鋼筋籠制造設備而言,結構簡單,便于拆裝,占地面積較小,而且成本較低。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 方式。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正視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俯視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左視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右視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固定盤的剖切示意圖;
圖6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固定機構的剖切示意圖;
圖7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后視圖;
圖7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正視圖;
圖7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側視圖;
圖7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剖切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穿筋鋼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9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正視圖;
圖9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左視圖;
圖9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仰視圖;
圖9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俯視圖;
圖10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盤的剖切示意圖;
圖11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固定機構的剖切示意圖;
圖12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后視圖;
圖12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正視圖;
圖12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側視圖;
圖12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剖切示意圖;
圖1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穿筋鋼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4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正視圖;
圖14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俯視圖;
圖14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左視圖;
圖14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剖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正視圖。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俯視圖。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左視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右視圖。
參見圖1、圖2、圖3和圖4,該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包括:設置于鋼筋籠主體的一側的固定盤1,用于固定鋼筋籠主體;設置于鋼筋籠主體的另一側的移動盤2,與固定盤1協同從水平層面固定鋼筋籠主體;設置于鋼筋籠主體的下方的液壓支撐裝置3,與固定盤1、移動盤2協同支撐所述鋼筋籠主體;第一電動機4,帶動固定盤1旋轉;第二電動機5,帶動移動盤2旋轉,通過固定盤1和移動盤2的旋轉帶動鋼筋籠主體自轉;旋轉盤6,外箍圈圍繞旋轉盤6的中心軸進行纏繞;控制箱7,控制固定盤1、移動盤2以及旋轉盤6的旋轉 速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中,將鋼筋籠主體的一側固定于固定盤1,將鋼筋籠主體的另一側固定于移動盤2,第一電動機4和第二電動機5分別帶動固定盤1和移動盤2旋轉,進而帶動鋼筋籠主體自轉。由于鋼筋籠主體能夠實現自轉,使得焊接技術人員便于進行鋼筋籠主體與內箍圈的焊接操作和鋼筋籠主體與外箍圈的焊接操作,相對于人工制作鋼筋籠而言,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鋼筋籠的半自動化制造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節省人力物力。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相對于全自動化鋼筋籠制造設備而言,結構簡單,便于拆裝,占地面積較小,而且成本較低。
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固定盤的剖切示意圖。其中,圖5是由圖3中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5,固定盤1包括:第一固定機構11、第一中心軸12、第一旋轉機構13、第一穿筋鋼板14和第一齒輪15。
圖6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固定機構的剖切示意圖。圖6b為沿圖6a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6a和圖6b,第一固定機構11包括第一主體111和第一底座112,第一主體111呈正方形并開設有第一圓形通孔111a,且第一圓形通孔111a的孔壁開設有凹槽111b。
圖7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后視圖,圖7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正視圖,圖7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側視圖,圖7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中心軸、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一齒輪安裝后的剖切示意圖,圖7d為沿圖7b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7a、圖7b、圖7c和圖7d,第一旋轉機構13固定于第一中心軸12,第一齒輪15固定于第一中心軸12上,本實用新型第一齒輪15和第一旋轉機構13可焊接在第一中心軸12上。第一旋轉機構13包括:與第一中心軸12連接且沿垂直于第一中心軸12的方向均勻設置的三根第一工字鋼131、與第一工字鋼131外接的第一環形鋼板132,第一環形鋼板132的外側壁開設有凹槽132a。其中,圖6b示出的凹槽111b與圖7c示出的凹槽132a配合形成用于放置鋼珠的空間,使得第一固定機構11與第一旋轉機構13形成軸承結構。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工字鋼131的根數僅作為一個示例,還可以為四根、五根、六根,對此 本實用新型并不做出任何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穿筋鋼板14固定于第一旋轉機構13上,例如,第一穿筋鋼板14與第一工字鋼131采用錨固連接。圖8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一穿筋鋼板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8,第一穿筋鋼板14為圓形鋼板,第一穿筋鋼板14上開設有用于固定鋼筋籠主體的穿筋孔14a,還開設有用于連接第一旋轉機構13的連接孔14b。需要說明地是,穿筋孔14a的位置及個數根據鋼筋籠的設計尺寸以及主筋的根數而定。
本實用新型中,參見圖5,第一中心軸12、第一旋轉機構13、第一穿筋鋼板14、第一齒輪15均設置于第一固定機構11的第一圓形通孔111a中,且與第一圓形通孔111a的中心軸線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參見圖5、圖6a和圖6b,第一固定機構11還包括:沿垂直于凹槽111b方向開設有四個盲孔111c,該盲孔111c用于向放置鋼珠的空間中塞入鋼珠。為了防止鋼珠滾出,在盲孔111c中設置凹槽塞16。需要說明地是,本實用新型中,開設的盲孔111c的個數僅僅是作為一個示例,還可選擇開設六個盲孔,或者八個盲孔,對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做出任何限定。
圖9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正視圖;圖9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左視圖;圖9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仰視圖;圖9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凹槽塞的俯視圖。
上文提及,移動盤2與固定盤1協同固定鋼筋籠的主體,本實用新型中,圖10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移動盤的剖切示意圖。其中,圖10是由圖4中示出的剖切部位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10,移動盤2包括:第二固定機構21、第二中心軸22、第二旋轉機構23、第二穿筋鋼板24和第二齒輪25。
圖11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1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固定機構的剖切示意圖。圖11b為沿圖11a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11a和圖11b,第二固定機構21包括第二主體211和第二底座212,第二主體211呈正方形且開設有第二圓形通孔211a,且第二圓形通孔211a的孔壁開設有凹槽211b。
圖12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后視圖;圖12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 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正視圖;圖12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側視圖;圖12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中心軸、第二旋轉機構和第二齒輪安裝后的剖切示意圖。其中,圖12d為第二中心軸22、第二旋轉機構23和第二齒輪25安裝后的沿圖12b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12a、圖12b、圖12c和圖12d,第二旋轉機構23固定于第二中心軸22,第二齒輪25固定于第二中心軸22上,本實用新型第二齒輪25和第二旋轉機構23可焊接在第二中心軸22上。第二旋轉機構23包括:與第二中心軸22連接且沿垂直于第二中心軸22的方向均勻設置的三根第二工字鋼231、與第二工字鋼231外接的第二環形鋼板232,第二環形鋼板232的外側壁開設有凹槽232a。其中,圖11b示出的凹槽211b與圖12c示出的凹槽232a配合形成用于放置鋼珠的空間,使得第二固定機構21與第二旋轉機構23形成軸承結構。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工字鋼231的根數僅作為一個示例,還可以為四根、五根、六根,對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做出任何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穿筋鋼板24固定于第二旋轉機構23上,例如,第二穿筋鋼板24與第二工字鋼231采用錨固連接。圖1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第二穿筋鋼板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13,第二穿筋鋼板24為圓形鋼板,第二穿筋鋼板24上開設有用于固定鋼筋籠主體的穿筋孔24a,還開設有用于連接第二旋轉機構23的連接孔24b。需要說明地是,穿筋孔24a的位置及個數根據鋼筋籠的設計尺寸以及主筋的根數而定。
本實用新型中,參見圖10,第二中心軸22、第二旋轉機構23、第二穿筋鋼板24、第二齒輪25均設置于第二固定機構21的第二圓形通孔211a中,且與第二圓形通孔211a的中心軸線重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參見圖10和圖11,第二固定機構21還包括:沿垂直于凹槽211b方向開設有至少一個盲孔211c,該盲孔211c用于向放置鋼珠的空間中塞入鋼珠。為了防止鋼珠滾出,在盲孔211c中設置凹槽塞26,其中,移動盤2包括的凹槽塞26的結構與固定盤1包括的凹槽塞16的結構相同。需要說明地是,本實用新型中,開設的盲孔211c的個數僅僅是作為一個示例,還可選擇開設六個盲孔,或者八個盲孔,對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做出任何限定。
本實用新型中,圖14a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正視圖,圖14b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俯視圖, 圖14c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左視圖,圖14d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液壓支撐裝置的剖切示意圖。其中,圖14d為沿圖14c示出的剖切方向得到的剖切示意圖。參見圖14a、14b、14c和14d,液壓支撐裝置3包括:液壓千斤頂31;支撐臂32,設置于液壓千斤頂31上方且具有Y形結構;滾動輪33,設置于支撐臂上32。支撐臂32起到承托鋼筋籠主體的作用,防止鋼筋籠主體產生太大變形。優選地,液壓支撐裝置3放置在安放有鋼筋籠內箍圈的位置上。
本實用新型中,參見圖1,旋轉盤6包括:底座61和設置于底座62上的立桿62。其中,外箍圈圍繞立桿62進行纏繞,焊接技術人員將鋼筋籠主體與外箍圈進行焊接時,底座61可旋轉為焊接技術人員提供外箍圈的焊接用料。
本實用新型中,控制箱7是整個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的控制關鍵,用于控制固定盤1和移動盤2的自轉速度、移動盤2的移動速度,控制箱7集成有控制面板71和電氣系統72,其中,控制面板71和電氣系統72在圖中未示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參見1-4,鋼筋籠滾焊機裝置還包括:調直機8,與旋轉盤6連接,在鋼筋籠主體與外箍圈焊接之前調直外箍圈。為了實現外箍圈在鋼筋籠主體的間距排列,參見圖1-4,將旋轉盤6、控制箱7和調直機8設置于帶滾輪的底座上,當焊接技術人員進行外箍圈與鋼筋籠主體的焊接操作時,該帶滾輪的底座向右移動,這樣使得排列在鋼筋籠主體外側的外箍圈呈現一定的間距,不再使用人工進行外箍圈的間距排列操作,節省人力。
下面以一個具體實施例介紹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制作鋼筋籠的過程。
先將作為內箍圈的加強筋位置布置好,人工或者機械保持其豎直。將構成鋼筋籠主體的主筋從移動盤2向固定盤1穿過,先將構成鋼筋籠主體最下面的三根主筋穿過,這樣可以最有效的防止主筋因重力形變導致的與加強筋焊接位置不對的出現,穿完這三根主筋之后將主筋的兩端用螺紋套筒固定,然后將主筋與加強筋焊接。穿完最下面三根之后,啟動第一電動機4和第二電動機5,將三根主筋轉至最高點,再一次將構成鋼筋籠主體最下面的三根主筋穿過。將定位的六根主筋穿筋完畢,就可以一根一根的將主筋穿筋完畢。主筋穿筋完畢,將作為外箍圈的箍筋放置到旋轉盤6上,將箍筋通過調直機8之后與主筋進行焊接。開啟第一電動機4和第二電動機5,鋼筋籠主體開始旋轉,箍筋被拉扯進行繞鋼筋籠主體纏繞,現啟動控制箱7的電動機,設置有旋轉盤6、控制箱7和調直機8的帶滾輪的底座開始側向移動,這樣在鋼筋籠主體上拉出一定間 距的箍筋,在鋼筋籠主體旋轉的同時,需要一位焊接技術人員將箍筋與主筋進行電焊,保證鋼筋籠的成型。
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制作完鋼筋籠之后,可在加強筋位置焊接吊耳以便方便吊起鋼筋籠。吊耳焊接完畢后,將固定盤1處固定主筋的螺紋套筒松開,將移動盤2向遠離固定盤1的方向移動,將固定盤1處的主筋拉出;再松開移動盤2處固定主筋的螺紋套筒,升高液壓支撐裝置3,移動盤2繼續移動,拉出移動盤2處的主筋,整個鋼筋籠成型。
綜上所述,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可以達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中,將鋼筋籠主體的一側固定于固定盤,將鋼筋籠主體的另一側固定于移動盤,第一電動機和第二電動機分別帶動固定盤和移動盤旋轉,進而帶動鋼筋籠主體自轉。由于鋼筋籠主體能夠實現自轉,使得焊接技術人員便于進行鋼筋籠主體與內箍圈的焊接操作和鋼筋籠主體與外箍圈的焊接操作,相對于人工制作鋼筋籠而言,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鋼筋籠的半自動化制造操作,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節省人力物力。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鋼筋籠滾焊機裝置,相對于全自動化鋼筋籠制造設備而言,結構簡單,便于拆裝,占地面積較小,而且成本較低。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并幫助理解各個實用新型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實用新型的各個特征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應將該公開的方法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要求比在每個權利要求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權利要求書所反映的那樣,實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權利要求書由此明確地并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權利要求本身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單獨實施例。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實用新型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 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