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互感器組裝生產線通常是采用人工組裝的方式,但是人工組裝不僅存在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穩定性差以及生產不連貫等問題,而且還難以做到快速剔除不良品。目前市場上具備檢測功能的自動化互感器組裝設備暫不多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效連貫且穩定性好的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設有分度轉盤組件,所述分度轉盤組件設有轉盤,所述轉盤沿周邊均勻設有若干個用于夾持骨架的夾持機構,所述工作臺沿所述轉盤的外側周邊按工作方向依次環形設置上料工位、導片組裝工位、磁芯組裝工位、磁芯夾組裝工位、電感值檢測工位和組裝合格下料工位;所述導片組裝工位、磁芯組裝工位和磁芯夾組裝工位均設有振動盤直線送料機構。
所述振動盤直線送料機構包括振盤、輸送通道和組裝機械手,所述振盤和輸送通道相連,所述組裝機械手位于輸送通道的一側。
所述夾持機構包括一對夾持手臂和真空吸,所述真空吸設置在夾持機構朝向轉盤圓心的一側,所述夾持手臂分別設置在夾持機構的左側和右側。
所述上料工位設有自動上料機構,所述自動上料機構包括料盤、上料機械手和上料導軌,所述上料機械手活動設在上料導軌上,所述料盤位于上料導軌的下方。
所述上料工位還設有CCD圖像檢測機構,所述CCD圖像檢測機構固定設置在上料機械手取料后移向夾持機構的前進方向的一側。
所述組裝合格下料工位設有自動下料機構,所述自動下料機構包括成品料盤、下料機械手和下料導軌,所述下料機械手活動設在下料導軌的后側,所述成品料盤位于下料導軌的下方。
所述自動下料機構的對面設有合格品標記機構,所述合格品標記機構固定設置在分度轉盤組件上。
所述電感值檢測工位設有電感檢測機構,所述電感檢測機構的一側設有不合格品剔除機構,所述不合格品剔除機構活動設在下料導軌的前側。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整個組裝檢測生產流程都是采用自動化的控制設備,高效連貫,穩定性好,可以很好地減輕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以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進行詳細的說明。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互感器自動組裝檢測設備,包括工作臺1,所述工作臺1設有分度轉盤組件2,所述分度轉盤組件2設有轉盤,所述轉盤沿周邊均勻設有若干個用于夾持骨架的夾持機構21,所述工作臺1沿所述轉盤2的外側周邊按工作方向依次環形設置上料工位3、導片組裝工位4、磁芯組裝工位5、磁芯夾組裝工位6、電感值檢測工位7和組裝合格下料工位8。
優選的,所述夾持機構21包括一對夾持手臂211和真空吸212,所述真空吸212設置在夾持機構21朝向轉盤2圓心的一側,所述夾持手臂211分別設置在夾持機構21的左側和右側。
優選的,所述上料工位3設有自動上料機構,所述自動上料機構包括料盤31、上料機械手32和上料導軌33,所述上料機械手32活動設在上料導軌33上,所述料盤31設置在上料導軌33的下方,骨架呈點陣分布豎立在料盤31內。
優選的,所述上料工位設有CCD圖像檢測機構34,所述CCD圖像檢測機構34固定設置在上料機械手32取料后移向夾持機構21的前進方向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導片組裝工位4設有自動組裝導片機構,所述自動組裝導片機構包括導片組裝振盤41、導片輸送通道42和導片組裝機械手43,所述導片組裝振盤41和導片輸送通道42相連,所述導片組裝機械手43位于導片輸送通道42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磁芯組裝工位5設有自動組裝磁芯機構,所述自動組裝磁芯機構包括磁芯組裝振盤51、磁芯輸送通道52和磁芯組裝機械手53,所述磁芯組裝振盤51和磁芯輸送通道52相連,所述磁芯組裝機械手53位于磁芯輸送通道52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磁芯夾組裝工位6設有自動組裝磁芯夾機構,所述自動組裝磁芯夾機構包括磁芯夾組裝振盤61、磁芯夾輸送通道62和磁芯夾組裝機械手63,所述磁芯夾組裝振盤61和磁芯夾輸送通道62相連,所述磁芯夾組裝機械手63位于磁芯夾輸送通道62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組裝合格下料工位8設有自動下料機構,所述自動下料機構包括成品料盤81、下料機械手82和下料導軌83,所述下料機械手82活動設在下料導軌83的后側,所述成品料盤81設置在下料導軌83的下方。
所述自動下料機構的對面設有合格品標記機構84,所述合格品標記機構84固定設置在分度轉盤組件上,所述合格品標記機構84為記號筆。
優選的,所述電感值檢測工位7設有電感檢測機構71,所述電感檢測機構的一側設有不合格品剔除機械手72,所述不合格品剔除機械手72活動設在下料導軌83的前側。
工作時,位于上料工位3的自動上料機構通過上料機械手32將骨架從料盤31取出,先經CCD圖像檢測機構自動檢測引腳接線方向后放入夾持機構21;再經轉盤2輸送依次到達導片組裝工位4、磁芯組裝工位5磁芯夾組裝工位6,然后經自動組裝導片機構的導片組裝機械手43將導片套裝在骨架線圈的外表面;自動組裝磁芯機構的磁芯組裝機械手53將磁芯套裝到骨架的兩端;自動組裝磁芯夾機構的磁芯夾組裝機械手63將磁芯夾套裝在兩個磁芯的外周側;完成組裝的互感器隨之輸送到電感值檢測工位7,經電感檢測機構檢測,不合格的互感器被不合格品剔除機械手71移除,合格的互感器被送往組裝合格下料工位8,經記號筆84標記后,下料機械手82將互感器點陣排列在成品料盤81內。
本實用新型的夾持機構21通過真空吸212控制夾持手臂211的張開和收縮,其中,夾持手臂211在工件運輸時處于收縮,直至工件到達相應的工位才張開,如此的設計,可以有助于提升互感器組裝生產流程的穩定性、連貫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范圍內,根據技術方案以及方案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