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屬于汽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消聲器裝配一般都采用焊接的辦法,在焊接時往往破壞了消聲管和隔板表面的防腐蝕鍍層,當接觸發(fā)動機排氣中的水分后易發(fā)生銹蝕,加快了消聲管和隔板的老化,而且當消聲器內(nèi)部發(fā)生較大溫差變化時易形成脫焊,直接影響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現(xiàn)有技術中的卡鎖機,如專利CN202516948U日出的一種汽車消聲器內(nèi)芯管與隔板的卡鎖機,仍存在結構設計不合理,傳動承壓性差,自動化運轉(zhuǎn)程度不高,卡鎖模運動不靈敏,單一角度實現(xiàn)的裝配,難以保證裝配可靠性等問題,從而降低加工效率和成品合格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提高消聲器的抗拄強度,能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消聲管和隔板表面的防腐蝕油層和易脫焊的問題,從而延長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的:
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包括機架、卡鎖模、傳動機構、同步帶輪和電機,其中,所述機架頂部設有機臺板,所述機臺板上設有感應開關組和旋轉(zhuǎn)氣缸安裝座,所述旋轉(zhuǎn)氣缸安裝座上設有旋轉(zhuǎn)氣缸,所述旋轉(zhuǎn)氣缸依次連接有齒條連接塊和齒條,所述齒條與機臺板之間設有齒條導向塊;
所述卡鎖模包括模具軸承座、芯棒、漲芯和旋轉(zhuǎn)齒輪,所述模具軸承座與機臺板頂表面相連,所述芯棒置于模具軸承座內(nèi),所述芯棒外與模具軸承座之間設有模具座,所述模具座與模具軸承座之間設有第一模具軸承,所述模具座與機臺板之間設有第二模具軸承;
所述芯棒上設有第一多瓣模和第二多瓣模,所述第二多瓣模與芯棒之間設有模具蓋,所述芯棒內(nèi)設有通孔,所述漲芯置于通孔內(nèi),且底部穿過機臺板置于機架內(nèi),所述漲芯底部設有漲芯座,所述漲芯外具有錐面,所述錐面分別與第一多瓣模和第二多瓣模配合使用,所述旋轉(zhuǎn)齒輪置于模具座外,且與模具座之間設有模具鎖緊螺母,所述旋轉(zhuǎn)齒輪與齒條配合使用;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滾珠絲杠螺母、滾珠絲桿、絲杠軸承座和卸荷軸,所述滾珠絲杠螺母內(nèi)壁與滾珠絲桿外壁配合使用,所述珠絲杠螺母外設有螺母安裝座,所述螺母安裝座與絲杠軸承座之間設有防護罩,所述螺母安裝座頂部設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設有漲芯座頂塊和感應塊,所述漲芯座頂塊與漲芯座外設有連接卡扣,所述感應塊與感應開關組配合使用;
所述絲杠軸承座外設有下板,所述下板上設有若干拉板導柱,所述拉板導柱頂部穿過拉板與機臺板相連,所述絲杠軸承座與滾珠絲桿之間設有若干滾珠絲杠軸承,所述卸荷軸置于滾珠絲桿外,且頂部與絲杠軸承座相連;
所述同步帶輪有兩個,且分別與滾珠絲桿和電機相連,兩個同步帶輪外設有同步帶,所述同步帶輪與滾珠絲桿之間設有同步帶軸承組,所述同步帶輪底部與滾珠絲桿和電機之間設有同步帶鎖緊螺母,所述電機底部設有電機安裝板,所述電機安裝板與機架之間設有電機座。
上述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其中,所述機架包括圍框、立柱和底板,所述立柱位于圍框四角處,且頂部與圍框垂直相連,相鄰立柱與底板之間設有架板,所述架板之間設有頂桿。
上述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其中,所述感應開關組由三個感應開關豎直排列組成,所述感應開關與機架之間設有支架。
上述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其中,所述第一多瓣模和第二多瓣模均為八瓣模,所述第一多瓣模外設有若干環(huán)形凸起,所述若干環(huán)形凸起相互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將初步定位好的消聲管和隔板組件,插入本裝備的卡鎖模中,在消聲管與隔板的兩側(cè)接觸處將消聲管,通過第一多瓣模和第二多瓣模進行隆脊加工,讓隔板鎖定在消聲管上,并且通過旋轉(zhuǎn)齒輪與齒條配合使用旋轉(zhuǎn),可將卡鎖模進行90°旋轉(zhuǎn)后,經(jīng)行二次隆脊加工,以達到精準卡鎖裝配的目的,確保了卡鎖裝配的合格率,提高了產(chǎn)品品質(zhì)。
本實用新型機架結構穩(wěn)定,感應開關自動化程度高,八瓣模加工質(zhì)量穩(wěn)定;提高了消聲器的抗拄強度,能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消聲管和隔板表面的防腐蝕油層和易脫焊的問題,從而延長消聲器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cè)主視圖CC面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卡鎖模安裝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卡鎖模轉(zhuǎn)齒輪與齒條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汽車消聲器裝配用卡鎖機,包括機架1、卡鎖模2、傳動機構3、同步帶輪4和電機5,其中,所述機架1包括圍框6、立柱7和底板8,所述立柱7位于圍框6四角處,且頂部與圍框6垂直相連,相鄰立柱7與底板8之間設有架板9,所述架板9之間設有頂桿10,所述機架1頂部設有機臺板11;
所述機臺板11上設有感應開關組12和旋轉(zhuǎn)氣缸安裝座13,所述感應開關組12由三個感應開關14豎直排列組成,所述感應開關14與機臺板11之間設有支架15,所述旋轉(zhuǎn)氣缸安裝座13上設有旋轉(zhuǎn)氣缸16,所述旋轉(zhuǎn)氣缸16依次連接有齒條連接塊17和齒條18,所述齒條18與機臺板11之間設有齒條導向塊19;
所述卡鎖模2包括模具軸承座20、芯棒21、漲芯22和旋轉(zhuǎn)齒輪23,所述模具軸承座20與機臺板11頂表面相連,所述芯棒21置于模具軸承座20內(nèi),所述芯棒21外與模具軸承座20之間設有模具座24,所述模具座24與模具軸承座20之間設有第一模具軸承25,所述模具座20與機臺板11之間設有第二模具軸承26;
所述芯棒21上設有第一多瓣模27和第二多瓣模28,所述第一多瓣模27和第二多瓣模28均為八瓣模,所述第一多瓣模27外設有若干環(huán)形凸起29,所述若干環(huán)形凸起29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第二多瓣模28與芯棒21之間設有模具蓋30,所述芯棒21內(nèi)設有通孔31,所述漲芯22置于通孔31內(nèi),且底部穿過機臺板11置于機架1內(nèi),所述漲芯22底部設有漲芯座32,所述漲芯22外具有錐面33,所述錐面33分別與第一多瓣模27和第二多瓣模28配合使用,所述旋轉(zhuǎn)齒輪23置于模具座20外,且與模具座20之間設有模具鎖緊螺母34,所述旋轉(zhuǎn)齒輪23與齒條18配合使用;
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滾珠絲杠螺母35、滾珠絲桿36、絲杠軸承座37和卸荷軸50,所述滾珠絲杠螺母35內(nèi)壁與滾珠絲桿36外壁配合使用,所述珠絲杠螺母35外設有螺母安裝座39,所述螺母安裝座39與絲杠軸承座37之間設有防護罩52,所述螺母安裝座39頂部設有拉板40,所述拉板40上設有漲芯座頂塊41和感應塊42,所述漲芯座頂塊41與漲芯座32外設有連接卡扣43,所述感應塊42與感應開關組12配合使用;
所述絲杠軸承座37外設有下板51,所述下板51上設有若干拉板導柱38,所述拉板導柱38頂部穿過拉板40與機臺板11相連,所述絲杠軸承座37與滾珠絲桿36之間設有若干滾珠絲杠軸承44,所述卸荷軸50置于滾珠絲桿36外,且頂部與絲杠軸承座37相連;
所述同步帶輪4有兩個,且分別與滾珠絲桿36和電機5相連,兩個同步帶輪4外設有同步帶45,所述同步帶輪4與滾珠絲桿36之間設有同步帶軸承組46,所述同步帶輪4底部與滾珠絲桿36和電機5之間設有同步帶鎖緊螺母47,所述電機5底部設有電機安裝板48,所述電機安裝板48與機架1之間設有電機座49。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為:
將初步定位好的消聲管和隔板組件插入本裝備的卡鎖模中,啟動設備,使電機正轉(zhuǎn)帶動同步帶輪轉(zhuǎn)動,同步帶輪帶動滾珠絲杠轉(zhuǎn)動,帶動滾珠絲杠螺母下行,滾珠絲杠螺母通過絲杠螺母安裝座推動拉板及漲芯座頂塊向下移動,通過連接卡扣拉動漲芯座及漲芯向下運動,通過錐面將第一多瓣模的環(huán)形凸起及第二多瓣模向外漲開,將消聲管與隔板上、下兩端接觸處隆脊加工成2個圓環(huán);
通過感應塊與感應開關組配合控制電機,使電機反轉(zhuǎn)帶動漲芯上升,然后旋轉(zhuǎn)氣缸動作,拉動齒條直線運動,通過旋轉(zhuǎn)齒輪及模具軸承組將卡鎖模旋轉(zhuǎn)90°,電機正轉(zhuǎn)進行二次隆脊加工,以達到精準卡鎖裝配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