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床冷卻液回收領域,尤其是一種切削液自動檢測補給系統。
背景技術:
機械加工工業在車、磨、削、軋等加工過程中,普遍使用切削液來冷卻、潤滑、清洗、防銹,以提高產品的質量,延長機床的使用壽命;現有的機床切削液補給一般采用人工配比并添加,自動化程度不高,況且人工配比及添加容易受操作人員主觀因素影響,切削液質量及注液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廢液回收利用并通過自動化技術對車床切削液進行自動補給的新型循環系統,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切削液循環再生補給系統。
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為:一種切削液自動檢測補給系統,包括攪拌罐、機泵、上料裝置和自動補給裝置,攪拌罐出料口通過機泵甲對應連接在自動補給裝置上;
自動補給裝置包括對應連接在各切削液池的排液管、對應設置在切削液池內的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所述排液管與切削液池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
上料裝置為進水端通過三通閥連接自來水管和切削液進料管的機泵乙,機泵乙出水端通過三通閥對應連接攪拌罐進料口和自動補給裝置,所述自來水管和切削液進料管與機泵乙進料口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機泵乙出料口與自動補給裝置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
所述電磁閥、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對應連接在控制柜上。
攪拌罐包括攪拌機構、罐體、機泵、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罐體內腔設有攪拌機構,所述攪拌機構的主軸向下伸出罐體后連接在驅動機構上;
罐體下沿設有伸出罐體側壁的濃度比重計,靠近罐體內壁設有伸出罐體側壁的電子液位計,罐體頂部設有排氣閥;所述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通過連接線連接在控制柜上;
罐體側壁下沿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連接有機泵甲。
攪拌機構為連接在主軸上的攪拌葉片;罐體底部設有連接底座,驅動機構固定安裝在連接底座上,所述驅動機構為驅動電機;攪拌罐上連接有廢液再生裝置。
有益技術效果:設置攪拌罐,對切削液進行精確配比;設置自動補給系統,利用電子液位計及濃度比重計進行切削液實時監測,根據切削液數量及濃度變化不斷進行調整給液,具有極強的自動化程度,解放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系統結構簡圖;
圖2為攪拌罐及廢液再生裝置連接簡圖;
圖3為附圖2剖視簡圖;
圖4為附圖2俯視簡圖;
圖中1為廢液再生裝置、2為攪拌罐、3為機泵甲、4為機泵乙、5為切削液進料管、6為自來水管、7為電磁閥、8為切削液池、9為排液管、10為連接底座、11為排氣閥、12為控制柜;201為罐體、202為濃度比重計、203為攪拌機構、204為驅動電機、205為電子液位計。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切削液自動檢測補給系統,參見圖1-4:包括攪拌罐2、機泵、上料裝置和自動補給裝置,攪拌罐2出料口通過機泵甲3對應連接在自動補給裝置上;
自動補給裝置包括對應連接在各切削液池8的排液管9、對應設置在切削液池8內的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所述排液管9與切削液池8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7;
上料裝置為進水端通過三通閥連接自來水管6和切削液進料管5的機泵乙4,機泵乙4出水端通過三通閥對應連接攪拌罐2進料口和自動補給裝置,所述自來水管6和切削液進料管5與機泵乙4進料口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7;機泵乙4出料口與自動補給裝置之間對應設有電磁閥7;所述濃度比重計和電子液位計對應連接在控制柜12上。
攪拌罐2包括攪拌機構203、罐體201、機泵、濃度比重計202和電子液位計205,罐體201內腔設有攪拌機構203,所述攪拌機構203的主軸向下伸出罐體201后連接在驅動機構上;
罐體201下沿設有伸出罐體201側壁的濃度比重計202,靠近罐體201內壁設有伸出罐體201側壁的電子液位計205,罐體201頂部設有排氣閥11;所述電磁閥7、濃度比重計202和電子液位計205通過連接線連接在控制柜12上;
罐體201側壁下沿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連接有機泵甲3。
攪拌機構為連接在主軸上的攪拌葉片;罐體201底部設有連接底座10,驅動機構固定安裝在連接底座10上,所述驅動機構為驅動電機204;攪拌罐2上連接有廢液再生裝置1。
設置攪拌罐2,對切削液進行精確配比;設置自動補給系統,利用電子液位計205及濃度比重計202進行切削液實時監測,根據切削液數量及濃度變化不斷進行調整給液,具有極強的自動化程度,解放勞動力;裝置連接有廢液再生裝置1,能夠實現對廢切削液的循環再利用,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