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加工刀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圓盤銑刀專用刀夾。
背景技術:
目前,在機加工行業里立式銑床的應用普及率遠遠大于臥式銑床,立式銑床與臥式銑床相比較,主要區別是立式銑床主軸垂直布置,由此使得立式銑床的工作臺可以上下升降,且立式銑床使用的銑刀在操作上相對靈活一些,因而適用范圍相對較廣。當軸類零件需要銑削鍵槽時,通常通過立式銑床使用立銑刀在垂直方向進行加工。然而當軸類零件較長時,則易出現裝夾不方便,不夠牢固,加工時立銑刀轉速低、進給慢、效率低的問題。
現有技術中,圓盤銑刀一般是應用在臥式銑床,由于臥式銑床和立式銑床刀具受力的方向不同,導致要在立式銑床使用圓盤銑刀會存在難以裝夾的問題。由此使得立式銑床在實際加工中,使用立銑刀對比較窄小的工件鍵槽進行加工時存在加工效率低的問題。而現有技術中的萬能銑頭因其的結構復雜,也不能直接應用于立式銑床。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存在問題,亟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應用于立式銑床加工鍵槽的加工的銑刀技術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應用于立式銑床加工鍵槽的圓盤銑刀專用刀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一種圓盤銑刀專用刀夾,其中:包括設置有刀夾桿、圓盤銑刀和緊固件;所述刀夾桿的后端部與立式銑床的拉桿安裝連接,所述刀夾桿設置有銑刀限位擋;所述圓盤銑刀通過所述緊固件固定安裝于所述銑刀限位擋和所述緊固件之間。
圓盤銑刀專用刀夾用于裝夾圓盤銑刀,并安裝在立式銑床上,加工時軸類零件可水平方向裝夾,零件只需延水平方向伸出平口虎鉗超出槽深距離即可,加工時銑刀轉速高、進給快、效率高。
優選的,所述銑刀限位擋設置為圓臺形銑刀限位擋,所述圓臺形銑刀限位擋較小的一端朝向所述拉桿一側,所述圓臺形銑刀限位擋較大的一端與所述圓盤銑刀抵接。
更優選的,所述銑刀限位擋設置有與所述圓盤銑刀的定位槽或定者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塊。
另一優選的,所述緊固件設置為螺母,所述刀夾桿的前端部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所述螺母與所述外螺紋螺接并將壓抵所述圓盤銑刀固定于所述銑刀限位擋與所述螺母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螺母設置有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與所述外螺紋螺接并壓抵所述螺母。
另一進一步的,所述螺母與所述圓盤銑刀之間穿設有頂塊。
更進一步的,所述螺母與所述頂塊之間穿設有墊圈。
再進一步的,所述墊圈設置為彈簧墊圈。
以上的,所述彈簧墊圈與所述頂塊之間穿設有平面墊圈。
另一優選的,所述刀夾桿與所述拉桿螺接,即所述刀夾桿后端部設有與所述拉桿螺接部的外螺蚊配合的內螺紋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圓盤銑刀專用刀夾,其中:包括設置有刀夾桿、圓盤銑刀和緊固件;刀夾桿的后端部與立式銑床的拉桿安裝連接,刀夾桿設置有銑刀限位擋;圓盤銑刀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銑刀限位擋和緊固件之間。
圓盤銑刀專用刀夾用于裝夾圓盤銑刀,并安裝在立式銑床上,加工時軸類零件可水平方向裝夾,零件只需延水平方向伸出平口虎鉗超出槽深距離即可,加工時銑刀轉速高、進給快、效率高。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圓盤銑刀專用刀夾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圓盤銑刀專用刀夾的刀夾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在圖1和圖2中包括有:
1——拉桿、
2——刀夾桿、
3——圓盤銑刀、
4——頂塊、
5——墊圈、
6——螺母、
7——銑刀限位擋。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的 的實施方式之一,如圖1、圖2表示,包括設置有刀夾桿、圓盤銑刀和緊固件;刀夾桿的后端部與立式銑床的拉桿安裝連接,刀夾桿設置有銑刀限位擋;圓盤銑刀通過緊固件固定安裝于銑刀限位擋和緊固件之間。
圓盤銑刀專用刀夾用于裝夾圓盤銑刀,并安裝在立式銑床上,加工時軸類零件可水平方向裝夾,零件只需延水平方向伸出平口虎鉗超出槽深距離即可,加工時銑刀轉速高、進給快、效率高的特點。
更具體的,銑刀限位擋設置有與圓盤銑刀的定位槽或定者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塊。
具體的,緊固件設置為螺母,刀夾桿的前端部外周面設置有外螺紋,螺母與外螺紋螺接并將壓抵圓盤銑刀固定于銑刀限位擋與螺母之間。
具體的,螺母設置有防松螺母,防松螺母與外螺紋螺接并壓抵螺母。
具體的,螺母與圓盤銑刀之間穿設有頂塊。
具體的,螺母與頂塊之間穿設有墊圈。
具體的,墊圈設置為彈簧墊圈。
以上的,彈簧墊圈與頂塊之間穿設有平面墊圈。
具體的,刀夾桿與拉桿螺接,即刀夾桿后端部設有與拉桿螺接部的外螺蚊配合的內螺紋孔。
擰緊螺母6就可以使墊圈5和頂塊4將圓盤銑刀3固定在刀夾桿2上,之后通過拉桿1就可以將整個刀夾固定在立式銑床上。
通過夾具把圓盤銑刀固定在立式銑床上,只需操作立式銑床,通過立式銑床的主軸轉動而帶動銑刀的轉動,之后通過銑刀與加工件的接觸并產生相對運動,最后達到完成加工的目的。
實施例2
本實用新型的 的實施方式之一,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2的主要技術方案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在本實施例2中未作解釋的特征,采用實施例1中的解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銑刀限位擋設置為圓臺形銑刀限位擋,圓臺形銑刀限位擋較小的一端朝向拉桿一側,圓臺形銑刀限位擋較大的一端與圓盤銑刀抵接。
具體的,螺紋孔的尾部為圓錐形。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