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子與其他零件的壓緊裝配結構,特別是涉及管子與其他零件的氣動式壓緊裝配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各行業需要對管子與其他零件進行壓緊裝配加工,特別是汽車行業,管子與其他零件之間相互壓緊裝配非常常見。
其中,目前的管子與其他零件的壓緊裝配工裝存在很多問題。譬如裝配過程中對零部件的要求高,氣缸出力效率低下,壓緊力不夠、產出效率較低、產品時常需要后期的返工來保證產品尺寸的合格,產品質量和生產成本不易控制。
如圖1所示,現有的傳統工裝結構包括管子定位塊1、活動塊2、氣缸壓頭3和氣缸4,氣缸壓頭3與活動塊2為直線運動結構,這種工裝結構壓裝時氣缸壓力不穩定、壓緊力不夠,容易總成壓裝零件不到位、造成零件組件報廢。
本新型實用改進了管子與其他零件壓裝工裝的氣缸出力結構,通過將原來直線運動結構更改為杠桿增壓結構,使管子與其他零件裝配過程中的氣缸效率大幅提高,有效提高了產品效率及尺寸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氣動式壓緊裝配結構,以避免現有技術中管子與其他零件壓緊時氣缸出力效率不夠、產品裝配后尺寸不一致、產出效率較低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氣動式壓緊裝配結構,包括管子定位塊1、活動塊2、氣缸壓頭3、氣缸4、杠桿導桿5和固定軸6。所述杠桿導桿5的兩頭分別連接活動塊2和氣缸壓頭3,并且固定在固定軸6上,其中杠桿導桿5可在固定軸6上靈活轉動。活動塊2與杠桿導桿5的連接點為連接點A,氣缸壓頭3與杠桿導桿5的連接點為連接點B,連接點A與固定軸6之間的距離小于連接點B和固定軸6之間的距離。
本實用新型結構,將原來由氣缸壓頭3與活動塊2直線運動的出力結構,更改為通過氣缸壓頭3與活動塊2之間增加杠桿增壓的出力結構,保證了產品裝配的壓緊力,提高了氣缸的出力效率,改善管子與其他零件壓緊成型的效率及質量。
附圖說明
附圖1:原壓緊裝配結構俯視圖。
附圖2:本實用新型氣動式壓緊裝配結構俯視圖。
附圖3:本實用新型氣動式壓緊裝配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和圖3所示,首先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專用工作臺上。操作時先將管子放入管子定位塊1內,將其他零件放入活動塊2,然后啟動氣缸4對氣缸壓頭3進行推動,氣缸壓頭3通過杠桿導桿5推動活動塊2移動,活動塊2接觸到管子定位塊1,將管子與其他零件一次壓裝到位。
本實用新型結構,將原來由氣缸壓頭3與活動塊2直線運動的出力結構,更改為通過氣缸壓頭3與活動塊2之間增加杠桿增壓的出力結構,保證了產品裝配的壓緊力,提高了氣缸的出力效率,改善管子與其他零件壓緊成型的效率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