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片機,尤其涉及一種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
背景技術:
旋轉式壓片機是一種在制藥行業大量使用的生產設備,該設備在電池行業也廣泛使用。但由于電池的極片和藥片不同,尤其是對于帶環的極片,如圖1所示,帶環極片包括光片A1以及金屬環A2。傳統技術中,生產這樣的帶環極片時,一般是先用旋片機壓片,然后取出光片用另一臺壓環機器實現壓金屬環動作。這樣一方面影響工效,另一方面在壓環機光片上料時容易破損,極大地影響了生產成本和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其用于扣式電池正極片壓片加環,所述正極片包括光片以及金屬環,所述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包括
用于傳送所述金屬環的振動送料機構;
用于壓片加環的壓片加環機構,其包括一支架、可相對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支架的旋轉部、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的軌道部,所述支架包括多根環形陣列設置的支撐柱,所述軌道部包括四層外周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內的環形固定板,其中上面兩層所述環形固定板上下之間形成有一圈高低起伏的異形間隙,所述異形間隙形成為上異形軌道;下面兩層所述環形固定板上下之間也形成有一圈高度起伏的異形間隙,該異形間隙形成為下異形軌道,所述旋轉部設置于所述四層環形固定板內,包括豎向傳動主軸、驅動所述豎向傳動主軸旋轉的驅動電機、固定套設于所述傳動主軸外的轉子、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于所述轉子外的上壓桿轉臺、上中套轉盤、下中套轉盤與下壓桿轉臺,所述上壓桿轉臺沿圓周方向連接有多根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上壓桿,且每一所述上壓桿下端設置有上沖頭,側邊連接有上滾輪,所述上滾輪位于所述上異形軌道內;所述上中套轉盤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 設置有多個上中套,對應的,所述下中套轉盤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下中套,所述上中套與下中套之間設置有間隙,且所述下中套轉盤設置有一圈外齒輪;所述下壓桿轉臺也沿著圓周方向連接有多根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下壓桿,且每一所述上壓桿上端設置有下沖頭,側邊連接有下滾輪,所述下滾輪位于下異形軌道內;所述上、下異形軌道均依次包括入粉段、壓光片段、加環段、壓極片段、出料段,所述上異形軌道的壓光片段低于入粉段,加環段包括前中后三部分,且前部分高于壓光片段,后部分高于壓極片段,中間部分低于前部分與后部分,出料段高于壓極片段,所述下異型軌道的加環段低于入粉段與壓光片段,壓極片段不低于加環段,出料段高于壓極片段;
用于將所述振動送料機構傳送過來的金屬環傳送到壓片加環機構的鏈條傳動機構,其包括一底板、三個呈三角形固定連接于所述底板上的鏈輪、與所述三個鏈輪嚙合的鏈條、多個固定于所述鏈條外側上端的撥料片、一連接于所述底板并位于其中一鏈輪一側的傳感器,相鄰兩所述撥料片之間設置有供金屬環容置的間隙,所述三個鏈輪嚙合于所述鏈條內側,所述鏈條外側與所述下中套轉盤的外齒輪嚙合;
一撥片,其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并伸于所述出料段的下中套轉盤上端面;
用于給所述壓片加環機構提供粉料的入粉機構。
所述支撐柱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頂蓋與底座,所述底座與頂蓋上均設置有對應壓光片段位置的第一凸輪、對應壓極片段位置的第二凸輪,且所述上、下異形軌道的壓光片段與壓極片段的寬度大于所述上、下滾輪的直徑。
所述上壓桿轉臺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上下方向上的上通孔,每一個所述上通孔的外壁均設置有縫隙,每一所述上通孔內均設置有一根所述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上壓桿,所述每一所述上壓桿側邊連接有一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穿過所述縫隙與所述上滾輪連接;所述下壓桿轉臺也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上下方向上的下通孔,每一個所述下通孔的外壁均設置有縫隙,每一所述下通孔內均設置有一根所述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下壓桿,所述每一所述下壓桿側邊也連接有一連接件,該連接件穿過所述縫隙與所述下滾輪連接。
所述鏈條傳動機構的底板上間隔設置有兩固定塊,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貫穿孔,所述貫穿孔設置于所述兩固定塊之間并位于所述鏈條內側,所述壓片加 環機構的一根支撐柱穿過所述貫穿孔,另外兩分別位于該支撐柱兩側的支撐柱分別穿過所述兩固定塊并與所述固定塊固定連接。
其中一所述鏈輪設置于朝向振動送料機構方向,所述傳感器位于該鏈輪一側,另兩個鏈輪設置于朝向壓片加環機構方向,且該兩鏈輪分別位于所述下中套轉盤的兩側。
所述固定板在朝向下中套轉盤的一側往上延伸設置有弧形定位塊,所述弧形定位塊位于所述貫穿孔與鏈條之間,所述弧形定位塊朝向下中套轉盤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鏈條內側嚙合的波浪形面,所述鏈條傳動到此位置的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定位塊波浪形面與下中套轉盤的外齒輪之間。
所述鏈條傳動機構還包括一用于張緊所述鏈條的張緊件。
所述振動送料機構包括一振動盤、上端連接所述振動盤的滑道、連接于所述滑道下端的傳送皮帶裝置、設置于所述傳送皮帶裝置上的用于將所述金屬環傳送到所述鏈條傳動機構的螺旋送料裝置。
還包括一機架,所述機架包括固定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工作臺與第二工作臺,所述第一工作臺比第二工作臺高,所述振動送料機構設置于第一工作臺上,所述壓片加環機構設置于第二工作臺上,所述鏈條傳動機構的底板朝向振動送料機構的一側通過支板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上,所述驅動電機固定設置于第二工作臺的臺面下方,所述傳動主軸的下端往下穿過所述底座與第二工作臺的臺面后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可以自動連續完成金屬環送料、入粉、壓片、光片加環以及出料,從而不但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完全避免了光片在移動過程中的破損,大大提高了生產質量;此外,鏈條通過下中套轉盤嚙合傳動,從而保證了金屬環供料的同步與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帶環極片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整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振動送料機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旋轉壓片機構與入粉機構放 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支架與軌道部的組合放大示意圖;
圖6為根據圖5的爆炸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旋轉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旋轉部分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上下中套轉臺以及上下沖頭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10為根據圖9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11為下中套轉盤的放大俯視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鏈條傳動機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4、5、6、7、8、9、10、11、12所示,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用于扣式電池正極片A的壓片加環,所述正極片A包括光片A1以及金屬環A2,所述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包括
用于傳送所述金屬環的振動送料機構1;
用于壓片加環的壓片加環機構2,其包括一支架20、可相對旋轉地連接于所述支架20的旋轉部200、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20的軌道部201,所述支架20包括多根環形陣列設置的支撐柱202,所述軌道部201包括四層外周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20內的環形固定板2011,其中上面兩層所述環形固定板2011上下之間形成有一圈高低起伏的異形間隙,所述異形間隙形成為上異形軌道2012;下面兩層所述環形固定板2011上下之間也形成有一圈高度起伏的異形間隙,該異形間隙形成為下異形軌道2013,所述旋轉部200設置于所述四層環形固定板2011內,包括豎向傳動主軸21、驅動所述豎向傳動主軸21旋轉的驅動電機(圖未示)、固定套設于所述傳動主軸21外的轉子22、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套接于所述轉子22外的上壓桿轉臺23、上中套轉盤24、下中套轉盤25與下壓桿轉臺26,所述上壓桿轉臺23沿圓周方向連接有多根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上壓桿231,且每一所述上壓桿231下端設置有上沖頭232,側邊連接有上滾輪233,所述上滾輪 233位于所述上異形軌道2012內;所述上中套轉盤24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上中套241,對應的,所述下中套轉盤25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下中套251,所述上中套241與下中套251之間設置有間隙2410,且所述下中套轉盤25設置有一圈外齒輪252;所述下壓桿轉臺26也沿著圓周方向連接有多根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下壓桿261,且每一所述上壓桿261上端設置有下沖頭262,側邊連接有下滾輪263,所述下滾輪263位于下異形軌道2013內;所述上、下異形軌道2012、2013均依次包括入粉段2014、壓光片段2015、加環段2016、壓極片段2017、出料段2018,所述上異形軌道2012的壓光片段低于入粉段,加環段2016包括前中后三部分,且前部分高于壓光片段,后部分高于壓極片段,中間部分低于前部分與后部分,出料段高于壓極片段,所述下異型軌道2013的加環段低于入粉段與壓光片段,壓極片段不低于加環段,出料段高于壓極片段;
用于將所述振動送料機構1傳送過來的金屬環A2傳送到壓片加環機構2的鏈條傳動機構3,其包括一底板31、三個呈三角形固定連接于所述底板31上的鏈輪32、與所述三個鏈輪32嚙合的鏈條33、多個固定于所述鏈條33外側上端的撥料片34、一連接于所述底板31并位于其中一鏈輪一側的傳感器30,相鄰兩所述撥料片34之間設置有供金屬環A2容置的間隙341,所述三個鏈輪32嚙合于所述鏈條33內側,所述鏈條33外側與所述下中套轉盤25的外齒輪252嚙合;
一撥片(圖未示),其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20并伸于所述出料段的下中套轉盤25上端面;
用于給所述壓片加環機構2提供粉料的入粉機構4。
所述振動送料機構1包括一振動盤11、上端連接所述振動盤11的滑道12、連接于所述滑道12下端的傳送皮帶裝置13、設置于所述傳送皮帶裝置13上的用于將所述金屬環傳送到所述鏈條傳動機構3的螺旋送料裝置14,所述螺旋送料裝置14包括一伺服電機141、與所述伺服電機141連接并受伺服電機141驅動的螺桿142。所述伺服電機141與螺桿142的連接方式可以為任意可行的公知技術,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伺服電機142的電機軸一端連接于一主動輪,所述螺桿142一端連接于一從動輪,所述主動輪與從動輪通過同步皮帶連接。
所述振動盤11、滑道12、傳送皮帶裝置13、螺旋送料裝置14都可以采用公知技術,故不在此詳細說明。
所述支撐柱202上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于頂蓋203與底座204,所述底座204與頂蓋203上均設置有對應壓光片段位置的第一凸輪205、對應壓極片段位置的第二凸輪206,且所述上、下異形軌道2012、2013的壓光片段與壓極片段的寬度大于所述上、下滾輪263的直徑。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壓桿轉臺23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上下方向上的上通孔230,每一個所述上通孔230的外壁均設置有縫隙2301,每一所述上通孔230內均設置有一根所述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上壓桿231,所述每一所述上壓桿231側邊連接有一連接件(圖未示),所述連接件穿過所述縫隙2301與所述上滾輪233連接;所述下壓桿轉臺26也沿著圓周方向均勻間隔設置有多個上下方向上的下通孔260,每一個所述下通孔260的外壁均設置有縫隙2601,每一所述下通孔260內均設置有一根所述可相對上下移動的下壓桿261,所述每一所述下壓桿261側邊也連接有一連接件(圖未示),該連接件穿過所述縫隙2601與所述下滾輪263連接。
所述上壓桿231與上沖頭232可以是一體形成,也可以是兩個零件連接而成,同理,所述下壓桿261與下沖頭262可以是一體形成,也可以是兩個零件連接而成。所述上、下沖頭232、262以及上、下中套241、251的具體數量可以根據需要設計。
上面兩層所述環形固定板2011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撐柱202內側,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的,所述四環形固定板2011通過中間件2010連接于所述支撐柱202內側,從而避免支撐柱202對所述上異形軌道2012形成干涉;下面兩環形固定板2011通過支桿20110固接于底座204。
在本實施例中,較佳的,所述傳動主軸21的上端通過軸承(圖未示)與所述頂蓋203連接,下端通過軸承(圖未示)與所述底座204連接,所述驅動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傳動主軸21的下端固定連接。
所述鏈條33傳動時,所述撥料片34將金屬環推入所述上中套241與下中套251之間。鏈條33與下中套轉盤25嚙合傳動,保證了鏈條傳動機構3與壓片加環機構2的旋轉同步,從而保證金屬環A2供料的同步性與準確性。
所述底板31上間隔設置有兩固定塊310,所述底板31上還設置有貫穿孔311,所述貫穿孔311設置于所述兩固定塊310之間并位于所述鏈條33內側,所述壓片加環機構2的一根支撐柱202穿過所述貫穿孔311,另外兩分別位于該支撐柱202兩側的支撐柱分別穿過所述兩固定塊310并與所述固定塊310固定連接。采用這種連接方式將所述鏈條傳動機構3與壓片加環機構2的位置相對固定,才能保證撥料片34撥過來的金屬環剛好位于上中套241與下中套251之間。
為了鏈條33更好地傳動到位,其中一所述鏈輪32設置于朝向傳送皮帶裝置13的方向,所述傳感器30位于該鏈輪一側,當傳感器30感應到該鏈輪轉到合適的位置(即相鄰兩撥料片34之間的間隙341對準傳送皮帶裝置13的位置),即發送信號給伺服電機141,伺服電機141驅動螺桿142將皮帶輪上的金屬環送到兩撥料片34之間的間隙341內,完成一個金屬環的上料,當該鏈輪沒有旋轉到合適位置時,傳感器30不傳遞信號,伺服電機141不工作,如此,螺旋送料裝置14進行間歇性送料;另兩個鏈輪32設置于朝向壓片加環機構2方向,且該兩鏈輪32分別位于所述下中套轉盤25的兩側。
較佳的,為了所述鏈條33外側與所述下中套轉盤25的外齒輪252更好地嚙合,所述底板31在朝向下中套轉盤25的一側往上延伸設置有弧形定位塊35,所述弧形定位塊35位于所述貫穿孔311與鏈條33之間,所述弧形定位塊35朝向下中套轉盤25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鏈條33內側嚙合的波浪形面351,所述鏈條33傳動到此位置的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定位塊波浪形面351與下中套轉盤25的外齒輪252之間。
所述鏈條傳動機構3還包括一用于張緊所述鏈條33的張緊件36,所述張緊件36可采用任意可行的公知技術。
所述入粉機構4固定連接于所述支架20,其包括進粉口40(如圖5所示)、位于入粉段的上中套241上方的出粉口(圖未示),以便于粉料經入粉機構4的出粉口進入上中套241內,所述入粉機構4的結構與工作原理采用公知技術,固不在此贅述。
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還包括一機架5,所述機架5包括固定連接在一起的第一工作臺51與第二工作臺52,所述第一工作臺51比第二工 作臺52高,所述振動送料機構1設置于第一工作臺51上,所述壓片加環機構2設置于第二工作臺52上,所述鏈條傳動機構3的底板31朝向振動送料機構1的一側通過支板43固定連接于第一工作51上。
所述驅動電機固定設置于第二工作臺52的臺面下方,所述傳動主軸21的下端往下穿過所述底座204與第二工作臺42的臺面后與驅動電機的電機軸連接。
工作時,所述金屬環在振動盤11中被排序和識別,然后通過滑道12進入到傳送皮帶裝置13的傳送皮帶上,在所述傳感器30的控制下,所述螺旋送料裝置14進行間歇上料,將金屬環送到鏈條傳動機構3的相鄰兩撥料片34之間的間隙341內;同時,驅動電機驅動傳動主軸21旋轉,在轉子22的帶動下,上下壓桿轉臺23、26、上下中套轉盤24、25隨之一起旋轉,上下滾輪233、263分別在上下異形軌道2012、2013內滾動;下中套轉盤25的轉動會聯動與之嚙合的鏈條33,固定于鏈條33上的撥料片34也跟著旋轉;隨著旋轉部200的旋轉,上滾輪233與下滾輪263分別滾到上、下異形軌道2012、2013位的入粉段時,因入粉段位置高,從而上沖頭232在上滾輪233的帶動下往上移動而脫離上中套241,下沖頭262往上移動進入上中套241內,粉料經入粉機構4進入上中套241內并被下沖頭262擋住;該部分的上滾輪233與下滾輪263分別繼續滾到上、下異形軌道的壓光片段內,因上異形軌道2012的壓光片段低于入粉段,從而上滾輪233滾到壓光片段時,上沖頭232在上滾輪233的帶動下往下移動,與下沖頭262一起在上中套241內將被下沖頭262擋住的粉料壓成片狀,在壓光片段時,因為上壓桿231上端會與頂蓋203上第一凸輪205接觸,下壓桿26下端會與底座204上的第一凸輪205接觸,從而可以根據需要旋轉第一凸輪205,從而調整上壓桿23下壓的距離與下壓桿26上升的距離,從而調整光片的厚度;隨著旋轉部200的繼續旋轉,上滾輪233與下滾輪263分別滾到上、下異形軌道的加環段內,因為下異形軌道2013的加環段要低于壓光片段,從而下沖頭262在下滾輪263的帶動下進入下中套251內,而此時,金屬環被撥料片34帶動來到上中套241與下中套251之間并落入下中套251內,并被下沖頭262擋住,而因為加環段2016包括前中后三部分,且前部分高于壓光片段,后部分高于壓極片段,中間部分低于前部分與后部分,從而上沖頭232在加環段的前部分往 上移動,到中間部分時往下移動到下中套251內,與下沖頭262一起將光片壓入金屬環內形成極片,然后在加環段的后部分往上移動;當上、下滾輪233、263分別滾到上、下異形軌道的壓極片段內時,上沖頭232在上滾輪233的帶動下往下移動,與下沖頭262一起將極片壓倒預定的厚度,所述極片的預定厚度可以通過旋轉調整第二凸輪206來實現,旋轉所述第二凸輪,即可以調整上沖頭232下壓的距離與下沖頭263上壓的距離,從而調整極片的整體厚度;上、下滾輪繼續隨著旋轉部200的旋轉而滾入到上、下異形軌道2012、2013的出料段時,上、下沖頭232、262分別在上、下滾輪的聯動下往上移動,上沖頭232上移進入到上中套241內,下沖頭262上移將極片推出下中套252外并進入上下中套241、251之間的間隙2410中;旋轉部200繼續旋轉,固定的撥片將極片自上下中套241、251之間的間隙2410中撥出去到一側的容器中(圖未示),如此往復循環動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旋轉式壓片加環成型一體機可以自動連續完成金屬環送料、入粉、壓片、光片加環以及出料,從而不但大大提供了生產效率,而且完全避免了光片在移動過程中的破損,大大提高了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