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筋校直機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帶自動調節鋼筋直徑校直功能的液壓鋼筋校直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鋼筋校直機主要由機架、電動機、校直框總成、液壓切斷裝置、電控系統組成,校直框總成由固定的外框座及安裝于外框上的4組共計8個獨立的校直輪組成,外框兩端有空心軸頭外安裝軸承座,進料端空心軸頭安裝有皮帶輪,鋼筋從進料端空心軸頭穿入,由電動機帶動校直框皮帶輪總成產生高速旋轉運動,從而使鋼筋在框內由校直輪矯直變形后進入定長切斷裝置,達到鋼筋校直切斷目的;但這種校直框總成在對不同直徑鋼筋校直時,必須根據所加工的鋼筋直徑手工對校直框內的校直輪進行單個調整,如附圖1所示,前和后兩組校直輪使調直輪夾緊鋼筋,被夾緊的鋼筋在前后進料口和出料口圓孔中心,然后對中間兩組校直輪調緊并使用鋼筋有些變形,才能達到對鋼筋校直的功能;費時費力,而且調整校直輪必須兩邊對稱調整,操作者經常為了方便,單邊調整校直輪,這樣調整后鋼筋在框內偏心受力,在高速旋轉下,校直框受力不均,長時間使用對校直框造成變形或斷裂破壞,整機也在離心力作用下產生較大的震動,嚴重影響其它元件的正常使用;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對現有技術的鋼筋校直機進行改進改良,以滿足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解決現有液壓鋼筋校直機靠人工對校直框總成中校直輪調整問題、省時省力,同時避免操作者錯誤調整校直輪導致校直框和機器損壞的自動調節鋼筋直徑校直功能的液壓鋼筋校直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自動調節鋼筋直徑校直功能的液壓鋼筋校直機,包括護罩、電動機、機架、傳送皮帶、軸承座、校直框總成、框用頂緊液壓油缸、定長總成、移動小車、切刀油缸、控制臺、液壓油箱、電磁閥總成和油泵組件;所述機架下方安裝有定長總成,定長總成位于 校直框總成物料進給方向的后端,所述電動機安裝在機架上,電動機的一端連接皮帶輪,通過安裝在皮帶輪上的傳送皮帶將動力傳遞至校直框總成,所述校直框總成包括校直框外框、楔形推桿、校直輪安裝板、校直輪組件和校直輪拉緊彈簧,楔形推桿安裝在校直框外框與校直輪安裝板之間,通過校直輪組件中心軸從三者的孔位穿過連接,校直輪拉緊彈簧套設于校直輪組件中心軸上并與校直框外框外側相連,使得楔形推桿向前推動時拉大與校直輪安裝板與校直框外框之間的距離,校直輪拉緊彈簧使楔形推桿安裝在校直框外框與校直輪安裝板上并保持緊貼狀態;所述校直框總成的左端安裝有軸承座,校直框總成的右端安裝有框用頂緊液壓油缸,電動機的動力傳至校直框總成作旋轉運動,電動機的另一端與油泵組件連接,油泵組件與框用頂緊液壓油缸、切刀油缸、液壓油箱、電磁閥總成形成一個閉合的液壓系統,框用頂緊液壓油缸通過控制臺控制,控制臺控制電磁閥總成工作,切刀油缸安裝在移動小車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機架的上方設置有護罩。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框用頂緊液壓油缸與楔形推桿呈直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框用頂緊液壓油缸與楔形推桿呈90°連接,框用頂緊液壓油缸安裝在校直框側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楔形推桿與框用頂緊液壓油缸連接且中間設有平面推力球軸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校直框可根據不同鋼筋直徑快速調節;校直框中校直輪的調節是采用液壓油缸完成的;校直框內設有可水平移動的楔形推桿;楔形推桿與液壓油缸連接中間設有平面推力球軸承;液壓油缸可直聯楔形推桿或安裝于側面呈90度連接;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在控制臺上操作即可自動完成對不同鋼筋直徑校直框、校直輪調整,不需人工單個去調整校直輪,操作簡易;避免人工調整校直輪不對稱使機器受離心力作用出現震動情況,有效保護機器和校直框壽命;校直輪調整精確,自動化程度高、調整速度快,鋼筋校直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鋼筋校直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其中,1-護罩;2-電動機;3-機架;4-傳送皮帶;5-軸承座;6-校直框總成;7-框用頂緊液壓油缸;8-定長總成;9-移動小車;10-切刀油缸;11-控制臺;12-液壓油箱;13-電磁閥總成;14-油泵組件;15-楔U形推板;16-頂緊電磁換向閥;17-齒輪泵;18-電動單向閥;19-第一溢流閥;20-第二溢流閥;21-單向閥;22-濾油器;111-軸承座;112-外框座;113-校直輪;114-皮帶輪;221-校直框外框;222-楔形推桿;223-校直輪安裝板;224-校直輪組件;225-校直輪拉緊彈簧;226-平面推力球軸承;227-進料口;228-鋼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2-5,一種帶自動調節鋼筋直徑校直功能的液壓鋼筋校直機,包括護罩1、電動機2、機架3、傳送皮帶4、軸承座5、校直框總成6、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定長總成8、移動小車9、切刀油缸10、控制臺11、液壓油箱12、電磁閥總成13和油泵組件14;所述機架3的上方設置有護罩1,機架3下方安裝有定長總成8,定長總成8位于校直框總成6物料進給方向的后端,所述電動機2安裝在機架3上,電動機2的一端連接皮帶輪,通過安裝在皮帶輪上的傳送皮帶4將動力傳遞至校直框總成6,所述校直框總成6包括校直框外框221、楔形推桿222、校直輪安裝板223、校直輪組件224和校直輪拉緊彈簧225,楔形推桿222安裝在校直框外框221與校直輪安裝板223之間,通過校直輪組件224中心軸從三者的孔位穿過連接,校直輪拉緊彈簧225套設于校直輪組件224中心軸上并與校直框外框221外側相連,使得楔形推桿222向前推動時拉大與校直輪安裝板223與校直框外框221之間的距離,校直輪拉緊彈簧225使楔形推桿222安裝在校直框外框221與校直輪安裝板223上并保持緊貼狀態;楔形推桿222與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連接且中間設有平面推 力球軸承226,所述校直框總成6的左端安裝有軸承座5,校直框總成6的右端安裝有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電動機2的動力傳至校直框總成6作旋轉運動,電動機2的另一端與油泵組件14連接,油泵組件14與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切刀油缸10、液壓油箱12、電磁閥總成13形成一個閉合的液壓系統,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通過控制臺11控制,控制臺11控制電磁閥總成13工作,切刀油缸10安裝在移動小車9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工作前,鋼筋228從進料口227空心軸頭穿入,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連接校直框總成6中兩楔形推桿222,機器啟動后,液壓系統開始工作,操作控制臺11按鈕使帶軸承支撐頂緊液壓油缸7工作,推出后校直框總成中兩楔形推桿222向前作直線移動,當楔形推桿222楔形面接觸到校直輪安裝板223后,將楔形推桿222水平推力轉換成垂直力,這樣兩校直輪安裝板223整體同步向鋼筋228中心方向作夾緊動作,由于校直輪組件224的8個校直輪分別固定在校直輪安裝板223上,與校直輪安裝板223形成一個整體,根據鋼筋228的直徑可在控制臺11上直接控制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的伸出長度,從而改變楔形推桿222向前移動量,使兩校直輪安裝板223對稱的夾緊;此時,根據鋼筋228的直徑,校直輪組件224壓緊后,停止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工作,由于液壓油路中設有單向閥21,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伸出長度鎖定后,校直輪組件224與鋼筋228始終保持壓緊狀態,進入正常的校直工作;鋼筋228在框內由校直輪113矯直變形后進入定長總成8,定長總成8將鋼筋228通過的位移量轉換成定長輪的轉動量,由計數編碼器反饋信號至控制臺11;由于鋼筋228是直線運動連續出料,切刀油缸10必須跟隨鋼筋228的移動作切斷動作,所以切刀油缸10安裝在移動小車9,移動小車9跟隨鋼筋的移動而移動,切斷裝置10相對鋼筋228不產生或產生很少的位移量,當控制臺11接受到定長反饋信號后,控制系統控制電磁閥總成13通斷從而使液壓系統通斷,使切斷裝置作切斷動作,從而達到鋼筋228精確定長切斷目的,完成鋼筋228從校直到定長切斷整個過程。
當前批量工作完成后,加工另一種直徑鋼筋時,按下停止按鈕,電動機2停止工作,再按后退按鈕,電動機2反轉工作,校直框總成6反轉,鋼筋228反向退出進料方向,按下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松開按鈕,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在回位彈簧作用下縮回,兩楔形推桿222隨 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縮回,兩校直輪安裝板223在校直輪拉緊彈簧225張力的作用下,兩校直輪安裝板223同步往外側張開,原先夾緊的鋼筋228松開,此時將鋼筋228抽出,將需加工的鋼筋228從進料口227空心軸頭穿入,重復上述操作。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可以直接與楔形推桿222連接成直線,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也可以與楔形推桿222呈90度連接,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安裝在校直框側面,通過推動框用頂緊液壓油缸7前部的楔U形推板15使校直框內的楔形推桿222朝前面運動。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