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頭螺旋道釘搓絲機。
背景技術:
鐵路普遍應用的混凝土軌枕在鋪設上道之前需要在軌枕預留孔中錨固螺旋道釘,用于固定兩股鋼軌。螺旋道釘為兩端帶有螺紋的螺柱,不同于普通雙頭螺柱的是,螺旋道釘兩端的螺紋不同,這就造成螺旋道釘兩端的螺紋不能同時加工,否則兩端受力不同,使螺旋道釘變彎。
現有螺旋道釘的加工方式多為在兩臺設備上對兩端分別加工,先在一臺搓絲機上完成一端螺紋的加工,再由人工放在另一臺搓絲機上進行另一端的加工。這種加工方式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兩臺設備定、動搓絲板間隙調試存在誤差,造成同一螺旋道釘兩端螺紋不同心,影響產品的正常使用,造成廢品率上升,浪費時間、人力和物力,增加了成本投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生產成本低,產品質量高的一種雙頭螺旋道釘搓絲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頭螺旋道釘搓絲機,包括搓絲機本體,所述搓絲機本體包括動力機構和下搓絲機構,所述動力機構包括連接電機的主飛輪,通過主飛輪驅動運轉的齒輪以及連接齒輪的鏈桿,所述下搓絲機構包括活動搓絲結構和定搓絲結構,該活動搓絲結構連接鏈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搓絲機構和連接上、下搓絲機構的傳動機構;所述上搓絲機構與下搓絲機構的高度不同,結構相同,所述上、下搓絲機構的活動搓絲結構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上搓絲機構包括上滑道鎖板和與其相對設置的搓板架滑槽,所述上滑 道鎖板內側設有上活動搓絲板,所述搓板架滑槽內側設有上定搓絲板,所述上活動搓絲板與上定搓絲板之間設有使螺旋道釘通過的走件道,所述搓板架滑槽外側設有調整該走件道的間隙調整組件。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連接上、下搓絲機構使螺旋道釘傳動的走件滑道和下轉移塊,所述下轉移塊部分設于走件滑道內,下轉移塊為一空心圓柱套設在一轉軸內,且下轉移塊外壁上設有半圓柱凹槽,所述轉軸底部設有驅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電連接驅動電機。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上活動搓絲板的長度均為300~500mm。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上定搓絲板與上活動搓絲板的寬度相同,兩者長度的比值為1:1,且兩者底部均設有調整其高度的高度調節組件。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上活動搓絲板的末端在最大活動范圍時伸入設于搓絲機本體末端的出料斗的上方。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螺旋道釘開始進入上搓絲機構時,上活動搓絲板的末端不超過上定搓絲板的開始端。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走件滑道為折形滑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對現有的搓絲機進行結構的改進,增加一套搓絲機構,將兩臺搓絲設備合二為一,使在同一臺設備上完成螺旋道釘兩頭不同螺紋的搓絲,實用性強,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產品質量,降低了設備購買成本,節約了廠房占地面積,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從而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積極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螺旋道釘,10-齒輪,11-主飛輪,12-傳送軌道,13-鏈桿,20-下搓絲機構,21-下活動搓絲板,30-上滑道鎖板,31-上活動搓絲板,32-上定搓絲板,33-搓板架滑槽,34-隙調整組件,40-走件滑道,41-驅動電機,42-下轉移塊,43-驅動齒輪,44-轉軸,50-連接板,60-底座油箱,70-出料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1~3所示,一種雙頭螺旋道釘搓絲機,包括搓絲機本體,所述搓絲機本體包括動力機構和下搓絲機構20,所述動力機構包括連接電機的主飛輪11,通過主飛輪11驅動運轉的齒輪10以及連接齒輪10的鏈桿13,所述下搓絲機構20包括活動搓絲結構和定搓絲結構,該活動搓絲結構連接鏈桿13,該雙頭搓絲機還包括上搓絲機構和連接上、下搓絲機構的傳動機構;所述上搓絲機構與下搓絲機構20的高度不同,結構相同,所述上、下搓絲機構的活動搓絲結構通過連接板50連接;上搓絲機構包括上滑道鎖板 30和與其相對設置的搓板架滑槽33,所述上滑道鎖板30內側設有上活動搓絲板31,所述搓板架滑槽33內側設有上定搓絲板32,所述上活動搓絲板31與上定搓絲板32之間設有使螺旋道釘1通過的走件道,所述搓板架滑槽33外側設有調整該走件道的間隙調整組件34。
傳動機構包括連接上、下搓絲機構使螺旋道釘1傳動的走件滑道40和下轉移塊42,所述下轉移塊42部分設于走件滑道40內,下轉移塊42為一空心圓柱套設在一轉軸44內,且下轉移塊42外壁上設有半圓柱凹槽,所述轉軸44底部設有驅動齒輪43,所述驅動齒輪43電連接驅動電機41。
之前提到的,上、下搓絲機構的活動搓絲結構通過連接板50連接,具體為下,下搓絲機構20的下活動搓絲板21與上搓絲機構的上活動搓絲板31通過連接板50連接。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螺旋道釘1通過傳送軌道12進入下搓絲機構20,動力機構的鏈桿13帶動上、下活動搓絲板31、21向前運動,完成螺旋道釘1一端螺紋的加工之后,螺旋道釘1進入走件滑道40內,當鏈桿13帶動上、下活動搓絲板31、21復位后重新開始向前運動時,驅動電機41使驅動齒輪43帶動轉軸44轉動,從而使下轉移塊42的半圓柱凹槽轉進走件滑道40內,使螺旋道釘1能夠通過走件滑道40進入上搓絲機構,上定搓絲板32與上活動搓絲板31對螺旋道釘1另一頭的螺紋進行加工。鏈桿13帶動上、下活動搓絲板31、21復位后再次向前運動,開始對另一螺旋道釘1進行加工向前運動,如此反復循環加工。該加工方式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產品質量,降低了設備購買成本,節約了廠房占地面積,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從而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積極性。
上活動搓絲板31的長度均為300~500mm,上定搓絲板32與上活動搓絲板31的寬度相同,兩者長度的比值為1:1,且兩者底部均設有調整其 高度的高度調節組件,便于根據螺旋道釘1的高度進行調整。
上活動搓絲板31的末端在最大活動范圍時伸入設于搓絲機本體末端的出料斗70的上方,便于加工好的螺旋道釘1進入出料斗70被收集。
螺旋道釘1開始進入上搓絲機構時,上活動搓絲板31的末端不超過上定搓絲板32的開始端,充分利用搓絲機構。
走件滑道40為折形滑道,由于走件滑道40連接上、下搓絲機構之間的走件通道,而走件通只有一側為空,另一側不能設固定件,所以走件滑道40設為折形便于其的固定。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任何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的些許的簡單修改、變形及等同替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