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管材和棒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由于受到線上切削設備定尺長度的限制,致使線下短管加工行業發展迅速。目前線下切割的上料裝置,使用的是單料倉,或者上料臺,或者人工單根上料的形式。隨著需要的管型越來越多。不同管型的交替切割也越來越多,對不同的管型,在切割時,需要人工不斷的更替上料,不僅浪費人力,對生產的連續性也無法保證。
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料倉、上料軟帶、軟帶絞輪、分揀輪和取料機械臂組合結構,實現線下切割自動分揀上料,兩個料倉可以存放不同或者相同的原料,根據實際的需要對不同料倉的原料進行分揀上料,貯料量大,自動化程度高、分揀快速,送料位置準確、節約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合理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線下切割的上料裝置自動化程度低或需要人工分揀上料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包括料倉、中間待料裝置、對齊裝置、取料機械臂、分揀動力、上料動力、料倉縱架板、料倉橫梁、貯料槽、軸輥槽、待料裝置槽、上料軟帶、軟帶絞輪、分揀輪、取料口、軸輥、齒輪、鏈條、平移臂、升降臂、升降臂平移孔、滑塊、齒條、直線導軌、氣動抓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間待料裝置為設有瓦形凹的窄長板材,其兩側設有結構相同的料倉,所述料倉設有料倉縱架板,所述料倉縱架板縱向等品距離設置,所述料倉縱架板兩端橫向設有料倉橫梁,中心位置橫向設有所述中間待料裝置,所述中間待料裝置兩側橫向銜接設有由軸輥連接的分揀輪,所述軸輥在靠近中間位置的料倉縱架板的一側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設有鏈條與分揀動力連接;橫向銜接所述由軸輥連接的分揀輪設有由軸輥連接的軟帶絞輪,所述軟帶絞輪的連接軸輥在靠近中間位置的料倉縱架板的一側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設有鏈條與上料動力連接,所述軟帶絞輪設有上料軟帶,所述上料軟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軟帶絞輪的輪軸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料倉縱架板的一端上側面;中間位置的料倉縱架板的兩側設有取料機械臂,在所述料倉的一端端頭外且靠近所述料倉的端頭設有對齊裝置,構成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取料機械臂設有平移臂、升降臂和鷹嘴爪,所述平移臂設有齒輪、鏈條、升降臂平移孔,所述升降臂平移孔兩側設有直線導軌,所述直線導軌上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和所述升降臂平移孔內垂直設有升降臂,所述升降臂內外兩側分別設有齒輪、齒條和直線導軌,所述直線導軌上設有滑塊,所述升降臂下端設有氣動抓手,所述氣動抓手設有鷹嘴爪。
進一步地,所述料倉縱架板設有貯料槽、軸輥槽和待料裝置槽,所述貯料槽向中間位置銜接設有軟帶絞輪的軸輥槽,銜接所述軟帶絞輪的軸輥槽向中間位置設有分揀輪的軸輥槽,銜接所述分揀輪的軸輥槽斜向下的中間位置設有所述待料裝置槽,所述料倉縱架板為軸對稱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貯料槽設有豎直槽壁、水平槽底和向中間位置傾斜的斜槽壁,所述軸輥槽為U型槽,所述待料裝置槽為淺V型槽。
進一步地,所述分揀輪至少設有一個取料口。
進一步地,所述取料口設置在所述分揀輪的邊緣,呈前端寬后端窄的梯形口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合理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線下切割的上料裝置自動化程度低或需要人工分揀上料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料倉、上料軟帶、軟帶絞輪、分揀輪和取料機械臂組合結構,實現線下切割自動分揀上料,兩個料倉可以存放不同或者相同的原料,根據實際的需要對不同料倉的原料進行分揀上料,貯料量大,自動化程度高、分揀快速,送料位置準確、節約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右視示意圖。
圖中所示:1-料倉、2-中間待料裝置、3-對齊裝置、4-取料機械臂、5-分揀動力、6-上料動力、7-料倉縱架板、8-料倉橫梁、9-貯料槽、10-軸輥槽、11-待料裝置槽、12-上料軟帶、13-軟帶絞輪、14-分揀輪、15-取料口、16-軸輥、17-齒輪、18-鏈條、19-平移臂、20-升降臂、21-升降臂平移孔、22-滑塊、23-齒條、24-直線導軌、25-氣動抓手、26-鷹嘴爪。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對實施例的描述,將更加有助于公眾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能也不應當將申請人所給出的具體的實施例視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對部件或技術特征的定義進行改變和/或對整體結構作形式的而非實質的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限定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如圖1-圖4所示的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包括料倉1、中間待料裝置2、對齊裝置3、取料機械臂4、分揀動力5、上料動力6、料倉縱架板7、料倉橫梁8、貯料槽9、軸輥槽10、待料裝置槽11、上料軟帶12、軟帶絞輪13、分揀輪14、取料口15、軸輥16、齒輪17、鏈條18、平移臂19、升降臂20、升降臂平移孔21、滑塊22、齒條23、直線導軌24、氣動抓手25、鷹嘴爪26。
首先設置分揀輪14、料倉縱架板7,在所述分揀輪14上設置取料口15;在所述料倉縱架板7上設置貯料槽9、軸輥槽10、待料裝置槽11。將所述料倉縱架板7等距離縱向排列成橫排,再在所述料倉縱架板7的兩端設置料倉橫梁8。所述料倉縱架板7、料倉橫梁8、貯料槽9、上料軟帶12組成料倉1。再在所述軸輥槽10內設置軸輥16,在所述待料裝置槽11同側的兩根軸輥16靠近中間位置的料倉縱架板7的不同的一側分別設置齒輪17,再在靠近所述待料裝置槽11的軸輥槽10內的軸輥16上設置分揀輪14。再在靠近貯料槽9的軸輥槽10內的軸輥16上設置軟帶絞輪13,在所述軟帶絞輪13上設置上料軟帶12,將所述上料軟帶1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軟帶絞輪13的輪軸上,另一端固定在料倉縱架板7的上端側面上。再在所述待料裝置槽11上設置中間待料裝置2。再在所述分揀輪14的軸輥16上設有的齒輪17上設置鏈條18,在所述鏈條18上設置分揀動力5,所述分揀動力5設在所述齒輪17的下方。在所述軟帶絞輪13的軸輥16上設有的齒輪17上設置鏈條18,在所述鏈條18上設置上料動力6,所述上料動力6設在所述齒輪17的下方。
然后設取料機械臂4,在所述取料機械臂4上設置齒輪17、鏈條18、平移臂19、升降臂20、升降臂平移孔21、滑塊22、齒條23、直線導軌24、氣動抓手25、鷹嘴爪26。
最后在靠近所述料倉橫梁8一端的料倉縱架板7的外側平行設置對齊裝置3。完成一種線下定尺切割設備的雙料倉自動上料裝置的實施。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