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料片卷圓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片狀工件或板材要加工成圓筒時,至少要經過3道工序,由手工扳彎,最后用普通的卷圓機構卷圓成形。這種工藝占用設備、人員較多,生產效率低下。隨著生產發展,將工件落料、扳彎、卷圓這幾道工序一次完成的裝置或結構已成為一個迫切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成形通道可以穩定地將料片折彎成U形且可以將落料、折彎和卷圓的改進的卷圓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包括有用于將料片折彎成U形的折彎機構,所述折彎機構下方安裝有用于將料片卷成圓環形的卷圓機構,所述折彎機構內設置有成形通道,所述成形通道為喇叭形。
其中,所述成形通道設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的內側對應設置有用于將料片平衡進入成形通道的臺肩。
其中,所述入口處上方安裝有用于下壓料片進入成形通道的工作沖頭。
其中,所述出口處設置有用于將料片翻轉的翻轉棍。
其中,所述折彎機構和卷圓機構之間還設置有圓形芯棒,所述卷圓機構的截面設置為與折彎機構的出口相吻合的半圓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將料片落料、料片折彎成U形和將料片卷圓加工的三個工序放到同一個裝置中加工成型,既節省了空間和人力,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本實用新型具有一個將料片折彎成U形的成形通道,可以平衡地將料片折彎成U形,工作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的附圖標記包括:
1—折彎機構 2—卷圓機構 3—成形通道
4—入口 5—出口 6—圓形芯棒
7—臺肩 8—工作沖頭 9—翻轉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結合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包括有用于將料片折彎成U形的折彎機構1,所述折彎機構1下方安裝有用于將料片卷成圓環形的卷圓機構2,所述折彎機構1內設置有成形通道3,所述成形通道3為喇叭形。所述喇叭形的通道可以將片狀料片通過成形通道3后折彎成U形,所述成形通道3呈喇叭形,即料片一開始通過成形通道3的直徑較長的開口時,料片被折彎成梯形開口的料片;在直徑不斷減少至最小的開口時,所述料片會被折彎成U形;所述料片折彎成U形后進入卷圓機構2,所述料片被折彎成圓筒狀。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成形通道3設置有入口4和出口5,所述入口4的內側對應設置有用于將料片平衡進入成形通道3的臺肩7。所述料片從成形通道3的入口4進入,從所述成形通道3的出口5出料,所述入口4的直徑比出口5直徑大;所述臺肩7可以保證料片進入成形通道3后,料片可以兩端平衡且不會使得料片進入成形通道3后無法成形。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入口4處上方安裝有用于下壓料片進入成形通道3的工作沖頭8。所述工作沖頭8可以將履帶式料片剪切成單片的料片,并將單片的料片下壓至成形通道3內直至出口5處。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出口5處設置有用于將料片翻轉的翻轉棍9。所述翻轉棍9可以將折彎成U形的料片翻轉并將開口對準卷圓機構2。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折彎機構1和卷圓機構2之間還設置有圓形芯棒6,所述卷圓機構2的截面設置為與折彎機構1的出口5相吻合的半圓形。在圓形芯棒的作用下,卷圓機構2對料片進行卷圓時,不會發生內縮變形,圓形芯棒可以使得料片在卷圓時,穩定地卷成圓筒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改進的卷圓設備,將料片落料、料片折彎成U形和將料片卷圓加工的三個工序放到同一個裝置中加工成型,既節省了空間和人力,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工作穩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是指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