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便于廢料收集式軸承車床。
背景技術:
軸承是工程機械中的較為常用的固定機件,在市面上種類繁多,應用廣泛。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軸承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普通軸承包括內圈和外圈,以及設于內圈和外圈中間的滾珠。現用技術中車削軸承多以普通車刀高轉速、低進給量車削為主,由于采用一把車刀對軸承進行車削,加工后的金屬鐵屑落料后鐵屑清理困難,無法進行集中清理,工人工作環境無法得到保證,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故此現有的軸承加工設備中存在不足,有待整體改良,以滿足現有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便于廢料收集式軸承車床,能夠在軸承加工過程中將廢料集中,提高廢料清理的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便于廢料收集式軸承車床,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的上端面設有車削器,在所述車削器的對面安裝軸承固定器,所述軸承固定器與所述車削器位于一條直線上;在所述機架的內部設有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廢料收集器,在所述機架上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軸承固定器與所述車削器之間,所述廢料收集器擱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廢料收集器包括架體,在所述架體上端兩側分別形成斜槽,兩個斜槽的中間連接處形成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兩側分別通過轉軸裝有導板,在所述架體的兩側側邊上設有氣缸,所述氣缸與所述導板連接,在所述氣缸與所述導板之間設有彈性件;所述導板包括內部形成V型槽的板體,在所述V型槽上設有隔網,所述隔網外側側端與所述板體外側側端之間設有共同的活動蓋板;還包括廢料箱,所述廢料箱放置在所述機架兩側且位于導板外側端下方。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車削器包括固定臺,在所述固定臺上設有第一車削刀和所述第二車削刀,在所述固定臺內形成導腔,在所述導腔內導套,在所述固定臺的一側設有小液壓泵,所述小液壓泵的頂桿與所述第一車削刀連接;在所述機架上端面設有第一導軌,所述固定臺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固定臺與大液壓泵連接,所述大液壓泵位于所述小液壓泵下方;在所述固定臺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二導軌,所述第二車削刀滑動設置在第二導軌上,所述第二車削刀配有第三液壓泵。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固定臺的外側設有第一撓性桿,在所述撓性桿的端部設有第一風扇,所述第一風扇與所述控制組件相接。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軸承固定器的外側設有第二撓性桿,所述第二撓性桿的端部設有第二風扇,所述第二風扇與所述控制組件相接。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軸承固定器的上方設有儲物箱。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優選,所述儲物箱的外壁上設有與控制組件相接的顯示屏和警報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廢料收集器,在所述機架上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軸承固定器與所述車削器之間,所述廢料收集器擱置在所述凹槽內;通過設置廢料收集器進行將廢料集中收集再進行處理,提高了整體的效率。為了更好的收集,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廢料收集器設置在所述機架內部形成的凹槽內;該凹槽為兩側貫通,這樣便于廢料收集器從個兩側取出進行維護或者清理。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廢料收集器包括架體,在所述架體上端兩側分別形成斜槽,兩個斜槽的中間連接處形成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兩側分別通過轉軸裝有導板,在所述架體的兩側側邊上設有氣缸,所述氣缸與所述導板連接,在所述氣缸與所述導板之間設有彈性件;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控制導板上下活動,在軸承車削時,可以將導板頂起,這樣形成一個平整的臺面,當然也可以是將導板放下。等到一定的時間后,可以通過氣缸將導板向下運動,最好是反復多次,這樣通過隔網將碎屑收集在隔網下方,將長的碎料通過導板向下運輸到廢料箱內。等到V型槽滿了以后,可以通過通過活動蓋板打開進行集中清理,不會對周圍工作環境進行影響。故此本實用新型中的所述導板包括內部形成V型槽的板體,在所述V型槽上設有隔網,所述隔網外側側端與所述板體外側側端之間設有共同的活動蓋板。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廢料箱,所述廢料箱放置在所述機架兩側且位于導板外側端下方,這樣是便于整體清理,提高了清理效率。本實用新型中的氣缸與控制組件連接,通過控制組件實現氣缸定時運作,實現自動清理工作臺面上的碎料輸送。
另外,本實用新型涉及的軸承固定器為現有技術,控制組件、顯示屏和警報器也為現有技術,在軸承車床上已經很普遍使用,在此不在贅述。
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在軸承加工過程中將廢料集中,提高廢料清理的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廢料收集器與廢料箱之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便于廢料收集式軸承車床,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1的上端面設有車削器2,在所述車削器2的對面安裝軸承固定器3,所述軸承固定器3與所述車削器2位于一條直線上;在所述機架1的內部設有控制組件4,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廢料收集器5,在所述機架1上形成凹槽6,所述凹槽6位于所述軸承固定器3與所述車削器2之間,所述廢料收集器5擱置在所述凹槽6內;所述廢料收集器5包括架體7,在所述架體7上端兩側分別形成斜槽8,兩個斜槽8的中間連接處形成安裝部9,所述安裝部9兩側分別通過轉軸裝有導板10,在所述架體7的兩側側邊上設有氣缸111,所述氣缸11與所述導板10連接,在所述氣缸11與所述導板10之間設有彈性件12;所述導板10包括內部形成V型槽13的板體,在所述V型槽13上設有隔網14,所述隔網14外側側端與所述板體外側側端之間設有共同的活動蓋板15;還包括廢料箱16,所述廢料箱16放置在所述機架1兩側且位于導板10外側端下方。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車削器2包括固定臺21,在所述固定臺21上設有第一車削刀22和所述第二車削刀23,在所述固定臺21內形成導腔,在所述導腔內導套24,在所述固定臺21的一側設有小液壓泵25,所述小液壓泵25的頂桿與所述第一車削刀22連接;在所述機架1上端面設有第一導軌26,所述固定臺21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26上,所述固定臺21與大液壓泵27連接,所述大液壓泵27位于所述小液壓泵25下方;在所述固定臺21的上端面上設有第二導軌28,所述第二車削刀23滑動設置在第二導軌28上,所述第二車削刀23配有第三液壓泵。本實用新型通過大液壓泵27來調節固定臺21前進和后退的距離,而小液壓泵27來調節第一車削刀22的距離,通過兩者相互配合的調節,實現更好的車削。另外第三液壓泵可以調節第二車削刀23,特別是對于軸承外部車削。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固定臺21的外側設有第一撓性桿29,在所述撓性桿29的端部設有第一風扇30,所述第一風扇30與所述控制組件4相接,所述軸承固定器3的外側設有第二撓性桿31,所述第二撓性桿31的端部設有第二風扇32,所述第二風扇32與所述控制組件4相接。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一撓性桿29來調節角度,適合第一風扇30對軸承車削作業過程進行散熱,同理第二撓性桿31也可以調節第二風扇32的角度,調整至合適的角度進行散熱。通過散熱,可以提高整個軸承車削作業的效率和品質。其中個第一風扇30和第二風扇32通過控制組件控制,并且同個線路進行電路連接,與外部電源相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軸承固定器3的上方設有儲物箱33,所述儲物箱33的外壁上設有與控制組件4相接的顯示屏和警報器,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儲物箱33可以放置物品,方便了軸承車床的使用,也不需要工作人員另外放置物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