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鍛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及工件。
背景技術:
精密沖裁屬于無屑加工技術,是在普通沖壓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精密沖壓方法,簡稱精沖。它能在一次沖壓行程中獲得比普通沖裁零件尺寸精度高、沖裁面光潔、翹曲小且互換性好的優質沖壓零件,并以較低的成本達到產品質量的改善。傳統的鍛壓模中,通過上模和下模直接固定在模座上,由于金屬后殼的定位耳模具及產品面型較平整,經過定位沖孔后,定位孔周邊會產生毛刺,從而影響后續的裝夾,同時也影響產品的平面度,需要增加打磨工序去除毛刺,如此會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無毛刺、生產成本低的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及工件。
一種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的凸模座,所述凸模座設置有抵持臺,所述抵持臺與所述凸模座形成有臺階,所述凸模座在豎直方向向外延伸設置有多個凸臺,所述凸臺位于在所述抵持臺的四周側,并且所述凸臺的位置與工件的預沖出的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對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臺的高度為0.4-0.6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臺的頂面和底面為同軸設置的圓形,所述凸臺的直徑從底面至頂面逐漸減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臺的底面的直徑比工件的預沖出的定位孔的直徑大2-3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抵持臺的四周側分別向下凹陷設置有與工件的定位耳對應的凹槽,所述凸臺設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凹槽分別設置兩個所述凸臺。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抵持臺相對的兩側的凹槽內的凸臺關于所述抵持臺對稱。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槽在豎直方向設置有導向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凸模座突出設置有多個限位筋,所述限位筋與所述凹槽的寬度方向平行。
一種使用上述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制作的工件,所述工件包括工件本體及從所述工件本體向四側延伸的多個定位耳,所述工件本體與所述定位耳之間形成有臺階,所述定位耳被所述凸臺擠壓后形成坑位,所述定位耳的厚度大于所述凸臺的高度。
上述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在抵持臺的四周側設置有與工件的預沖出的定位孔一一對應的多個凸臺,工件在沖孔前其底面形成相應的坑位,使得工件在沖孔時毛刺產生在坑位內側,不會影響到下一步的CNC裝夾操作,同時也保證精沖后產品的平面度,減少打磨工序,從而減小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金屬后殼鍛壓沖孔后的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A部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包括底座100和凸模座200,凸模座200上設置有一抵持臺210,凸模座200在豎直方向向外延伸設置有多個凸臺211,凸臺211位于在抵持臺210的四周側,抵持臺210與凸模座200之間形成有臺階,該臺階的高度大于凸臺211的高度,凸臺211的位置與工件的預沖出的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對應。
對應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使用上述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制作的工件,工件包括工件本體和多個定位耳,定位耳從工件本體向四側延伸設置,工件本體與定位耳之間形成有臺階,鍛模加工時工件的定位耳被凸模座200上的凸臺211擠壓形成用于沖孔時毛刺避讓的坑位,定位耳的厚度大于凸臺的高度,也就是說,由于凸臺較定位更薄,擠壓形成的坑位不會穿透定位耳。
具體的,工件可以為金屬后殼300,如圖4、圖5所示,金屬后殼300包括后殼本體310以及從后殼本體310向四周延伸設置的多個定位耳320,后殼本體310與每個定位耳320形成有臺階,該臺階的高度等于凸模座200與抵持臺210之間形成的臺階的高度,定位耳320的厚度大于凸臺211的高度,鍛模加熱后,金屬后殼300的底部的定位耳320受擠壓在預定位置形成深度與凸臺211高度相等的坑位330,金屬后殼300在精沖后產生的毛刺不會外露,都會留在底面坑位330的側壁,不會影響后續的CNC裝夾操作,同時也能減少打磨工序和降低生產成本。
上述成型凸模結構可以是上模,也可以是下模;凸臺211的高度可以設置為0.4-0.6mm。更為詳細的,凸臺211的頂面和底面可以為同軸設置的圓形,凸臺211的直徑從底面至頂面逐漸減小,頂面與底面之間的連接面可以設置為弧面,也可以是平的斜面,即從側面看,凸臺211呈等腰梯形,金屬后殼在沖孔后,毛刺都留在沖出的定位孔340上端面與臺階之間的側壁上,因此,不會使沖孔后的毛刺影響后續的CNC裝夾。
在一些實施例中,凸臺211的底面的直徑比工件的預沖出的定位孔340的直徑大2-3mm,在精沖后,毛刺留在坑位330中,不會向外伸出。也就是說,鍛模成型時,金屬后殼300的底部定位耳320對應形成與凸臺211底面相同直徑的坑位330,定位孔340的直徑小于坑位330的直徑,坑位330與定位孔340形成階梯孔。
如圖1、圖3所示,較好的,抵持臺210的四周側分別向下凹陷設置有與金屬后殼300的定位耳320位置對應的凹槽214,凸臺211設置在凹槽214的底面,凹槽214的深度可以設置為大于凸臺211的高度。
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金屬后殼300的后殼本體310四側延伸設置有四個定位耳320,每個定位耳320都要在預定位置沖出對應的至少一個定位孔340。更為詳細的,四個定位耳320中,位于后殼本體310相對的兩側的定位耳是對稱設置的,兩邊設置沖出的定位孔340也是關于后殼本體310的中軸線對稱設置的,金屬后殼300中長度較大的定位耳上的兩個定位孔340相隔較遠,可以設置在靠近定位耳320的兩側;對應的,每個凹槽214分別設置兩個凸臺211,抵持臺210相對的兩側的凹槽214內的凸臺211關于抵持臺210對稱。
定位耳320的形狀、尺寸對應于凸模座200上的凹槽214的形狀和尺寸,抵持臺210的頂面的邊緣可以都設置有圓角,凹槽214的兩個相對的側壁可以設置為弧面。
如圖2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凹槽214豎直方向設置有導向孔213,對應的鍛模的凹模設置有適配的導向柱;凸模座200突出設置有多個限位筋212,限位筋212與凹槽214的寬度方向平行,每個凹槽214兩側的限位筋212都是平行設置的。限位筋212還可以延伸至與抵持臺210接觸,也就是說,限位筋212可以是和抵持臺210一體設置的。
上述沖孔鍛模的成型凸模結構,在抵持臺的四周側設置有與金屬后殼的預沖出的定位孔一一對應的多個凸臺,工件在沖孔前其底面形成相應的坑位,使得工件在沖孔時毛刺產生在坑位內側,不會影響到下一步的CNC裝夾操作,同時也保證精沖后產品的平面度,減少打磨工序,從而減小了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