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手去毛刺實軌加工線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機械手去毛刺實軌自動精加工線。
背景技術:
自動化機械的出現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率和產品的精度,還在原本的基礎上解放了勞動力,實軌生產過程中利用機械手去毛刺的加工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但是現有技術中,實軌的去毛刺加工過程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勞動強度大;實軌的去毛刺工作環境復雜,有大量加工儀器設備,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傳統的實軌去毛刺加工設備完全依靠操作人員手工操作,雖然有操作標準,但是在加工過程中很難達到統一標準。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手去毛刺實軌自動精加工線,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人工勞動強度大,加工過程中很難達到統一標準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械手去毛刺實軌自動精加工線,包括第一機器人機架,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的下方設置有機器人,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與機器人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機器人的下方設置有去毛刺電主軸,所述機器人與去毛刺電主軸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的一側設置有機器人控制柜,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的另一側依次設置有陽隼去毛刺工位、導軌頂升平移機構、陰隼去毛刺工位和第二機器人機架,所述機器人控制柜的一側設置有總控柜,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的一端設置有導軌進料口,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的另一端設置有導軌出料口。
優選的,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的內部設置有料架滾輪,且料架滾輪的數目不低于十五個。
優選的,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的下方設置有頂升支架,所述頂升支架的下方設置有支座。
優選的,所述底座的形狀為倒扣碗型。
優選的,所述支座的上部設置有緩沖墊,所述支座的下部設置有底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機械手去毛刺實軌自動精加工線結構簡單,通過加入總控柜、機器人控制柜,使整個導軌去毛刺加工過程更加智能化一體化,不需要人員的干涉,減少了勞動成本,保證了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機器人通過去毛刺主軸對導軌進行精確加工,使每一批導軌的精度要求達到一致,減少了資源的不必要浪費,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軌頂升平移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結構示意圖。
圖中:1總控柜、2機器人控制柜、3機器人、4去毛刺電主軸、5陽隼去毛刺工位、6導軌頂升平移機構、7導軌進料口、8導軌出料口、9陰隼去毛刺工位、10第一機器人機架、11料架滾輪、12防滑層、13頂升支架、14支座、15底座、16緩沖墊、17第二機器人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機械手去毛刺實軌自動精加工線,包括第一機器人機架10,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10的下方設置有機器人3,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10與機器人3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機器人3的下方設置有去毛刺電主軸4,所述機器人3與去毛刺電主軸4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10的一側設置有機器人控制柜2,所述第一機器人機架10的另一側依次設置有陽隼去毛刺工位5、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陰隼去毛刺工位9和第二機器人機架17,所述機器人控制柜2的一側設置有總控柜1,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的內部設置有料架滾輪11,且料架滾輪11的數目不低于十五個,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的下方設置有頂升支架13,所述頂升支架13的下方設置有支座14,所述支座14的上部設置有緩沖墊16,所述支座14的下部設置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形狀為倒扣碗型,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的一端設置有導軌進料口7,所述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的另一端設置有導軌出料口8。
工作原理:工作人員通過總控柜1啟動流水線工作機器,待加工導軌被送入導軌進料口7,此時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感應到待加工導軌進入,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啟動將待加工導軌送入加工操作平臺,待加工導軌一端被固定在陽隼去毛刺工位5,另一端被固定在陰隼去毛刺工位9,機器人控制柜2控制機器人3啟動,機器人3對待加工導軌進行去毛刺加工作業,導軌被加工完畢,機器人3停止作業,加工完成的導軌經過導軌頂升平移機構6從導軌出料口8被送往下一流程。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