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金屬刀具,特別是一種金屬冷熱切圓鋸片。
背景技術:
在鋼鐵行業,管、棒、型材產品占有較大比重,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在其生產過程中,頭尾鋸切、定尺鋸切都要使用常規的金屬冷熱切圓鋸片。對于普通頭尾鋸切、定尺鋸切等斷面質量要求不高的產品切斷,普通的金屬冷熱切圓鋸片完全能滿足要求。而對于一些斷面質量要求高的鋼材鋸切,就提出了鋸片較高的要求。
目前最為常用的金屬熱切圓鋸片的齒頂在同一個圓柱面上,這種鋸片雖然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加工的優點,但是只能用于普通鋼材的切斷,鋸切后兩個斷面的表面粗糙度質量一般,只能用于粗放的鋸切使用。因此,對于高質量斷面要求的工件,這種普通的金屬冷熱切圓鋸片顯然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鋸切斷面光潔度的金屬冷熱切圓鋸片。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金屬冷熱切圓鋸片,包括鋸片本體,設置在鋸片本體上的中心孔,分布在鋸片本體上中心孔四周的傳動孔,分布在鋸片本體外圓周上的鋸齒,鋸齒頂端相對于鋸片本體的厚度方向設置有內凹結構,內凹結構對稱于鋸片本體厚度的對稱中心線。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能夠獲得較高的光潔度,可提高鋸切斷面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是:
鋸齒頂端距內凹結構底部的距離為1至5毫米。
內凹結構為圓弧形狀。
內凹結構的寬度小于鋸片本體的厚度。
內凹結構的寬度等于鋸片本體的厚度。
內凹結構為等腰三角形結構。
內凹結構的寬度小于鋸片本體的厚度。
內凹結構的寬度小于鋸片本體的厚度。
鋸齒為正三角齒或斜三角齒。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A-A剖視圖。
圖3是實施例一的局部視圖。
圖4是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5是實施例二的局部視圖。
圖6是圖5中的B-B剖視圖。
圖7是實施例三的局部視圖。
圖8是實施例的B-B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四的局部視圖。
圖10是實施例四的B-B剖視圖。
圖中:工藝孔1;傳動孔2;中心孔3;鋸齒4;鋸片本體5;內凹結構6;鋸片左表面7;鋸片右表面8;齒刃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參見附圖1、2、3和附圖4,金屬冷熱切圓鋸片包括圓盤形狀的鋸片本體5,鋸片本體5中間設有中心孔3、中心孔3周圍設有傳動孔2,在傳動孔2所在圓周以外設有工藝孔1,傳動孔2繞中心孔3均勻分布,工藝孔1繞中心孔3均勻分布;鋸片本體5的外圓周上均勻分布鋸齒4,鋸齒4為正三角齒或斜三角齒,鋸齒4的頂端設有內凹結構6,鋸齒4頂端相對于鋸片本體5的厚度方向設置有內凹結構6,內凹結構6對稱于鋸片本體5厚度的對稱中心線;鋸齒4頂端距內凹結構6底部的距離H為1至5毫米;內凹結構6為圓弧形狀;內凹結構6的寬度小于鋸片本體5的厚度,也就是內凹結構6的兩端點分別與齒刃9相交。
實施例2:
參見附圖5、6,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是:內凹結構6為圓弧形狀;內凹結構6的寬度等于鋸片本體5的厚度,也就是內凹結構6的兩端點分別與鋸片左表面7和鋸片右表面9相交。
實施例3:
參見附圖7、8,與實施例1的區別之處是:內凹結構6為等腰三角形結構(從B-B方向剖切圖來看)凹結構6的寬度等于鋸片本體5的厚度,也就是三角形的兩條邊的上端分別與鋸片左表面7和鋸片右表面8相交。
實施例4:
參見附圖9、10,與實施例3的區別之處是:內凹結構6為等腰三角形結構(從B-B方向剖切圖來看)內凹結構6的寬度小于鋸片本體5的厚度,也就是三角形的兩條邊的上端分別與齒刃9相交。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切斷工具,用戶可以安裝在通用或專用鋸切設備上使用,鋸片通過中心孔3安裝于機械主軸的夾盤上,并通過傳動孔2固定,然后可以讓鋸片旋轉、調整旋轉速度、進給速度,通過前進和后退動作來切斷裝夾于穩定夾緊裝置中的各種管材,鋸片的鋸切方式一般是平推式進給。其所鋸切鋼管斷口的兩個端面可以獲得較高的光潔度,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鋸切需要。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