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卷取機橡膠套防移動機構。
背景技術:
卷取機上使用橡膠套筒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實現不同鋼卷內徑的快速更換,更能降低或消除了帶鋼的壓痕的產生,使帶鋼的質量得到極大的提高。 卷取機在卸卷時橡膠套筒會與帶鋼內圈粘連,如果縮徑過小就會導致橡膠套移動或鋼卷一起被卸下,如果縮徑過大也不便于安裝。
卷筒的漲縮是通過液壓控制卷筒尾部的旋轉液壓缸來實現,目前旋轉液壓缸均才用兩工位旋轉液壓缸,此種液壓缸只能滿足卷筒漲縮兩種工作位置,液壓缸在0行程時卷筒為漲徑,液壓缸在滿行程67.5時卷筒為縮徑480,在裝、卸橡膠套時浪費大量人工與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卷取機橡膠套防移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卷取機橡膠套防移動機構,包括有卷筒和旋轉液壓缸,旋轉液壓缸的活塞軸桿與卷筒內的卷筒軸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液壓缸包括有缸體,缸體內設有左、右活塞,所述活塞桿軸一端與右活塞之間固定連接為一體,活塞桿軸另一端穿過左活塞伸出缸體外,左活塞左側與缸體之間形成有左側有桿腔,左、右活塞之間形成有右側有桿腔,右活塞右側與缸體之間形成有無桿腔;所述缸體上設有三組分別與左側有桿腔、右側有桿腔和無桿腔聯通的進、出油口。
一種卷取機橡膠套防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上套有橡膠套。
針對橡膠套筒容易移動、不便安裝的現象。本實用新型從旋轉液壓缸結構上做出了重大改變,采用三工位旋轉液壓缸。在卷筒卷板和卸卷時,左側有桿腔保壓,用右側有桿腔和無桿腔來控制漲縮;需要上、卸橡膠套筒時,左、右側有桿腔卸油無桿腔進油,讓卷筒縮到最小,液壓缸在0行程時卷筒為漲徑,液壓缸在左側有桿腔保壓油缸行程45時卷筒為卸卷徑490,液壓缸在滿行程67.5時卷筒為縮徑480。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將兩工位旋轉液壓缸轉變成三工位旋轉液壓缸,使其適應了卷筒卷板和卸卷、上、卸橡膠套筒等不同狀況時的使用需求。對橡膠套筒的安裝與拆卸達到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用戶好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卷筒漲徑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卷筒卸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或卸橡膠套筒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旋轉液壓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旋轉液壓缸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卷取機橡膠套防移動機構,包括有卷筒1和旋轉液壓缸2,旋轉液壓缸2的活塞軸桿與卷筒內的卷筒軸傳動連接,旋轉液壓缸包括有缸體3,缸體3內設有左、右活塞4、5,所述活塞桿軸6一端與右活塞5之間固定連接為一體,活塞桿軸6另一端穿過左活塞4伸出缸體外,左活塞4左側與缸體3之間形成有左側有桿腔7,左、右活塞之間形成有右側有桿腔8,右活塞右側與缸體之間形成有無桿腔9;所述缸體上設有三組分別與左側有桿腔7、右側有桿腔8和無桿腔9聯通的進、出油口10。
卷筒上套有橡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