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換熱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輥折彎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折彎機的工作原理為:將換熱器放在與動力軸聯動的模具內,壓輥擠壓固定,工作時,動力軸帶動模具及換熱器一起運動,使換熱器沿模具彎制成所需角度的折彎,現有的折彎機只能折一個彎,無法同時折兩個并且對稱的彎角,適用范圍較小。
特別是在中央空調換熱器折彎的工藝上,由員工抬工件上、下料,折彎定位操作繁瑣,大型工件成型困難等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輥折彎機構,全自動完成換熱器的折彎,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輥折彎機構,包括折彎機架、第一折彎裝置、第二折彎裝置和折彎升降平臺,第一折彎裝置相對于折彎機架頂部固定設置,第二折彎裝置相對于折彎機架頂部平移設置,折彎升降平臺設置在折彎機架內。
優(yōu)選的,所述折彎機架的頂部設有折彎滑道,第二折彎裝置相對于折彎滑道滑動;折彎機架的底部設有平臺滑道,折彎升降平臺相對于平臺滑道滑動。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折彎裝置包括第一折彎電機、第一折彎固定座、第一折彎主軸和第一夾緊裝置,第一折彎電機設置在第一折彎固定座上,第一折彎主軸和第一折彎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一折彎主軸穿過第一折 彎固定座,兩者轉動連接,第一夾緊裝置設置在第一折彎主軸的側壁上,第一折彎主軸的端部設有轉動的第一折彎定位桿,所述折彎機架的頂部設有定位塊。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折彎主軸設有定位板,所述第一夾緊裝置相對于定位板滑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折彎裝置包括第二折彎電機、第二折彎固定座、第二折彎主軸和第二夾緊裝置,第二折彎電機設置在第二折彎固定座上,第二折彎主軸和第二折彎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二折彎主軸穿過第二折彎固定座,兩者轉動連接,第二夾緊裝置設置在第二折彎主軸的側壁上,第二折彎主軸的端部設有固定的第二折彎定位桿,第二折彎固定座相對于折彎滑道滑動。
優(yōu)選的,所述折彎升降平臺包括支撐板、升降板和絲桿,絲桿相對于支撐板螺紋連接,絲桿的端部相對于支撐板轉動連接,支撐板相對于平臺滑道滑動連接。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的雙輥折彎機構,采用電機通過蝸桿和蝸輪減速機驅動折彎軸折彎換熱器,完成第一個折彎后,系統(tǒng)自動再進行第二個/第三個折彎,自動卸料;完成整個換熱器折彎后,系統(tǒng)將回到初始化原位狀態(tài),為一個工作循環(huán)。折彎動作平穩(wěn)精確,無倒片,片花,折管及碰撞工件等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雙輥折彎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雙輥折彎機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折彎機架、2--第一折彎裝置、3--第二折彎裝置、4--折彎升降平臺、5--折彎滑道、6--平臺滑道;
21--第一折彎電機、22--第一折彎固定座、23--第一折彎主軸、24-- 第一夾緊裝置、25--第一折彎定位桿、26--定位塊、27--定位板;
31--第二折彎電機、32--第二折彎固定座、33--第二折彎主軸、34--第二夾緊裝置、35--第二折彎定位桿;
41--支撐板、42--升降板、43--絲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
圖1出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雙輥折彎機構,包括折彎機架1、第一折彎裝置2、第二折彎裝置3和折彎升降平臺4,第一折彎裝置2相對于折彎機架1頂部固定設置,第二折彎裝置3相對于折彎機架1頂部平移設置,折彎升降平臺4設置在折彎機架1內。
折彎機架1的頂部設有折彎滑道5,第二折彎裝置3相對于折彎滑道5滑動;折彎機架1的底部設有平臺滑道6,折彎升降平臺4相對于平臺滑道6滑動。
結合圖1和圖2,第一折彎裝置2包括第一折彎電機21、第一折彎固定座22、第一折彎主軸23和第一夾緊裝置24,第一折彎電機21設置在第一折彎固定座22上,第一折彎主軸23和第一折彎電機2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一折彎主軸23穿過第一折彎固定座22,兩者轉動連接,第一夾緊裝置24設置在第一折彎主軸23的側壁上,第一折彎主軸23的端部設有轉動的第一折彎定位桿25,所述折彎機架1的頂部設有定位塊26;第一折彎主軸23設有定位板27,所述第一夾緊裝置24相對于定位板27滑動連接。
第二折彎裝置3包括第二折彎電機31、第二折彎固定座32、第二折彎主軸33和第二夾緊裝置34,第二折彎電機31設置在第二折彎固定座32上,第二折彎主軸33和第二折彎電機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第二折彎主軸33穿過第二折彎固定座32,兩者轉動連接,第二夾緊裝置34設置在 第二折彎主軸33的側壁上,第二折彎主軸33的端部設有固定的第二折彎定位桿35,第二折彎固定座32相對于折彎滑道5滑動。
第二折彎裝置移動到折彎機架的上料處,第二夾緊裝置和第一夾緊裝置從進料平臺上取工件,然后第二折彎裝置回到第一折彎位置,折彎升降平臺移動到對應的第一折彎位置,上升,對工件起到夾緊定位的作用,第二折彎主軸翻轉,形成第一個彎,折彎升降平臺下降,移動到第一滾彎位置,折彎升降平臺上升,將工件夾緊定位,第一折彎主軸翻轉,將工件形成第一個滾彎,折彎升降平臺下降,第一夾緊裝置松開,然后第二折彎裝置向前移動,帶動工件向移動,第一夾緊裝置將工件夾緊,第一折彎主軸翻轉,工件形成第二個滾彎,工件形成第一個滾彎松開,工件掉落在折彎升降平臺的升降板上。
折彎升降平臺4包括支撐板41、升降板42和絲桿43,絲桿43相對于支撐板41螺紋連接,絲桿43的端部相對于支撐板41轉動連接,支撐板41相對于平臺滑道6滑動連接。
折彎升降平臺沿著平臺滑道移動的出料工位,升降板上設有出料平臺,出料平臺上出料板由出料伺服推動。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