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圓錐結構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與一種電永磁圓錐外圈的側面鉆孔銑削裝置有關。
背景技術:
在加工某些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法蘭產品時,因沒有合適的標準件,滾道角度及尺寸等重要參數無從控制。現有的產品加工普遍只能采用單定位的方式進行定位,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加工時鉆削的勞動強度大,加工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種適合圓錐結構外圈法蘭產品的定位加工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圓錐結構產品加工時存在的勞動強度大、加工效率低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員工勞動強度低,同時加工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80%以上的電永磁圓錐外圈的側面鉆孔銑削裝置。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永磁圓錐外圈的側面鉆孔銑削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工作臺和至少一臺加工底座,工作臺的頂部開設有多條平行排列用于安裝所述加工底座的橫向安裝槽,所述的加工底座依次設置在工作臺上并通過所述橫向安裝槽調節固定實現位移;加工底座的兩側面設置呈傾斜的斜面,加工底座的主視方向呈頂部小、底部大的錐狀;加工底座的兩側斜面都設有與斜面貼合的磁盤,每個磁盤通過控制系統獨立控制上磁或消磁,磁盤上設有多個依次排列的用于固定圓錐零件的定位夾具,定位夾具由四個以同一中心點為圓心圓周等分排列的導磁塊組成,圓錐零件外套于導磁塊的外圓周面上,導磁塊上設有用于固定圓錐外圈滾道的定位銷,鉆削加工頭處于加工底座的上方對固定在定位夾具的圓錐外圈進行鉆削。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的加工底座的數量為兩個。
所述的加工底座的每個側面斜面上設有三個定位夾具。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通過配置電永磁系統,針對側面需要鉆孔銑削的圓錐結構類外圈法蘭產品進行口徑與滾道仿形雙重定位,在永磁狀態下確保工件充分吸緊,加工完畢后消磁,工件可以輕松拿出,過程中產生的鐵沫可以吹離工作區域,實施后可以大大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同時加工效率較傳統工藝提升8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工作臺1和兩臺加工底座2,工作臺1的頂部開設有多條平行排列用于安裝所述加工底座2的橫向安裝槽,加工底座2依次設置在工作臺1上并通過所述橫向安裝槽調節固定實現位移;加工底座2的兩側面設置呈傾斜的斜面,加工底座2的主視方向呈頂部小、底部大的錐狀;加工底座2的兩側斜面都設有與斜面貼合的磁盤3,每個磁盤3通過控制系統獨立控制上磁或消磁,磁盤3上設有3個依次排列的用于固定圓錐零件的定位夾具4,定位夾具4由四個以同一中心點為圓心圓周等分排列的導磁塊組成,圓錐零件外套于導磁塊的外圓周面上,導磁塊上設有用于固定圓錐外圈滾道的定位銷5,鉆削加工頭處于加工底座的上方對固定在定位夾具4的圓錐外圈進行鉆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