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加工設備,尤其是一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企業設備的不斷完善,在鋼管加工這一行業,由于鋼管又長又重不好拿放,搬運時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相當麻煩,當每次加工完鋼管后,需要員工去將設備上加工完的光管搬運走然后繼續加工,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無法達到一個自動化的程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包括導向桿、氣缸、底座,所述導向桿兩端對稱設有帶輪,導向輪一端所設的帶輪通過銷活動連接,導向桿另一端所設的帶輪一側與電機連接,兩端帶輪上通過皮帶相互配合,導向桿通過固定套與底座配合連接,固定套上的連接塊一端與氣缸配合,氣缸尾端通過螺栓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兩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若干圓柱孔,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作為優選,所述導向桿上的固定套與底座上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連接處設有軸承。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板上設有肋板。
作為優選,所述電機通過螺栓固定在導向桿的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底座通過若干支撐板焊接連接。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這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結構簡單,導向精準,實現自動化。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導向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一種鋼管輸出導向裝置,包括導向桿1、氣缸2、底座3,所述導向桿1兩端對稱設有帶輪4,導向輪1一端所設的帶輪4通過銷活動連接,導向桿1另一端所設的帶輪4一側與電機5連接,兩端帶輪4上通過皮帶相互配合,導向桿1通過固定套6與底座3配合連接,固定套6上的連接塊7一端與氣缸2配合,氣缸2尾端通過螺栓固定在固定板8上,固定板8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兩側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若干圓柱孔,底座3通過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導向桿1上的固定套6與底座3上的連接為活動連接,連接處設有軸承,所述固定板8上設有肋板,所述電機5通過螺栓固定在導向桿1的一側,所述底座3通過若干支撐板焊接連接。
實際工作時,鋼管輸出裝置安置在冷拔加工裝置的一側,在鋼管加工時,導向桿1通過氣缸2控制,導向桿1旋轉到冷板加工裝置的一側并與其平行,氣缸2伸縮時拉動導向桿1上的連接塊7并通過導向桿1上的固定套6與底座3上的圓柱活動連接實現旋轉,固定套6上端設有彈性擋圈,在導向桿1轉動時使其更加平穩,當冷拔裝置拉過導向裝置后,氣缸2伸縮帶動連接塊7驅動導向桿1旋轉到冷板加工臺面,當冷拔完畢時,鋼管掉到導向裝置上的導向桿1上,此時通過電機5驅動帶輪4,使皮帶開始運動,鋼管通過皮帶的運輸輸送出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