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車削刀具,具體涉及一種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用圓柱定位結構車刀。
背景技術:
隔板套是汽輪機機組的組成部件之一,隔板套內孔設有梯形凹槽,凹槽內安裝導葉葉片。車刀用于各種車床上,用于加工外圓、內孔、端面、螺紋、車槽等。車刀按結構可分為整體車刀、焊接車刀、機夾車刀、可轉位車刀和成型車刀。機夾車刀指用機械夾固的方法將刀片夾持在刀桿上使用的車刀?,F有技術中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通常采用整體高速鋼材質的車刀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易出現磨損,而且還需要大量的刀具重磨輔助時間,存在刀具使用壽命短,加工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通常采用整體高速鋼材質的車刀進行加工,加工過程中易出現磨損,而且還需要大量的刀具重磨輔助時間,存在刀具使用壽命短,加工效率低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用圓柱定位結構車刀。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用圓柱定位結構車刀包括刀片、緊定螺釘和多個連接螺釘,它還包括左刀體和右刀體,左刀體的右端設有圓柱形凸臺,右刀體的左端面內設連接孔,左刀體和右刀體之間采用圓柱形凸臺定位安裝在連接孔內,且左刀體和右刀體之間通過多個連接螺釘可拆卸裝配,左刀體的左端設有刀片槽,刀片上沿其長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均設有內凹V型槽,刀片通過其上下表面的兩個內凹V型槽定位在刀片槽內,刀片利用緊定螺釘夾緊在刀片槽內;
內凹V型槽上的兩個平面之間的夾角為C2,C2的值為150°;
刀片槽上開設有與刀片的內凹V型槽相配合的三角形外凸臺;
刀片槽的角度為D,D的值為75°;
刀片槽上端為向上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E,E的值為25°;
刀片槽的槽寬為5mm至6mm,刀片槽的最佳槽寬為5.5mm;
左刀體的左端開設有高度為1.5mm的彈性槽;
左刀體的彈性槽上端為上壓塊,上壓塊的厚度為7mm;
刀片的兩端各設有切削刃,切削刃的寬度4mm;
刀片的前角γ0為10°,后角α0為5°。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車刀的刀體為裝配結構形式,由于左刀體的刀片槽為易損部位,采用分體結構形式,當刀片槽損壞后,只需更換左刀體即可,右刀體可重復使用,既節省了鋼材,又提高了刀片的利用率,刀片由制造廠家回收再制,避免了刀體的整體報廢,刀具成本降低了50%,經濟效益提高了60%以上。
2、該車刀采用機夾刀片形式,機夾車刀的優點在于刀片不經過高溫焊接,避免了因焊接而引起的刀片硬度下降、產生裂紋等缺陷,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由于刀具耐用度提高,使用時間較長,換刀時間縮短,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刀片采用硬質合金材質,能夠提高加工效率,使加工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
3、本實用新型的刀片采用雙刃刀片,可以轉位使用兩次,使用時間增長,換刀時間縮短,增加了刀片的使用壽命,刀具費用節約了50%。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4是刀體的主視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圖6是圖4的左視圖;圖7是圖6沿B-B處的剖視圖;圖8是刀片的主視圖;圖9是圖8的左視圖;圖10是圖8的俯視圖;圖11是圖8沿A-A處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1至圖1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一種加工隔板套內孔凹槽用圓柱定位結構車刀,包括刀片3、緊定螺釘4和多個連接螺釘5,還包括左刀體1和右刀體2,左刀體1的右端設有圓柱形凸臺,右刀體2的左端面內設連接孔,左刀體1和右刀體2之間采用圓柱形凸臺定位安裝在連接孔內,且左刀體1和右刀體2之間通過多個連接螺釘5可拆卸裝配,左刀體1的左端設有刀片槽6,刀片3上沿其長度方向的上下表面均設有內凹V型槽7,刀片3通過其上下表面的兩個內凹V型槽7定位在刀片槽6內,刀片3利用緊定螺釘4夾緊在刀片槽6內。
具體實施方式二:結合圖8至圖1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內凹V型槽7上的兩個平面之間的夾角為C2,C2為150°。如此設置,保證了刀片3與左刀體1的可靠定位,保證了加工精度。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三:結合圖6至圖1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槽6上開設有與刀片3的內凹V型槽7相配合的三角形外凸臺10。如此設置,三角形外凸臺10的頂角為C1,C1的值為150°。使得刀片3以150°內凹V型槽7定位安裝在刀片槽6內,保證了刀片3與左刀體1的可靠定位和加工精度。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四:結合圖6和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槽6的角度為D,D為75°。如此設置,使得刀片3安裝后刀體具有10°前角和5°后角。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五:結合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槽6上端為向上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為E,E為25°。如此設置,刀具在切削時能夠順利排屑。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六:結合圖3和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槽6的槽寬為5mm至6mm,刀片槽6的槽寬最佳尺寸為5.5mm。如此設置,使刀片3能夠順利的裝配到刀片槽6內。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七:結合圖1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左刀體1的左端開設有高度為1.5mm的彈性槽8。如此設置,使上壓塊9能夠向下發生彈性變形壓緊刀片3。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八: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左刀體1的彈性槽8上端為上壓塊9,上壓塊9的厚度為7mm。如此設置,在夾緊刀片3時,上壓塊9向下發生彈性變形,將刀片3壓緊。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九:結合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3的兩端各設有切削刃,切削刃的寬度4mm。如此設置,可實現轉位使用兩次,節約刀具費用。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結合圖3和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刀片3的前角γ0為10°,后角α0為5°。如此設置,保證了加工精度。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一: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左刀體1的頭部設有圓角I和圓角J,圓角I和圓角J的半徑分別為304mm和300mm。如此設置,左刀體1的頭部上的圓角I和圓角J與轉子圓弧尺寸相一致,能夠避免加工時刀具與轉子干涉。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或十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二: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左刀體1的中部設有圓角H,圓角H為加強角,圓角H的半徑為20mm,如此設置,能夠使得左刀體1具有更好的強度。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或十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十三:結合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左刀體1的頭部設有圓角K,圓角K的半徑為0.5mm,圓角K的尺寸精度達0.5mm±0.01mm。如此設置,能夠保證隔板套內孔凹槽的加工精度要求。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或十二相同。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以錐度1:20的錐柄定位安裝在車床刀架錐孔內,右刀體2內的螺紋孔與外部拉緊螺釘配合,通過外部拉緊螺釘將該刀體拉緊在機床刀架錐孔內。刀片3以150°內凹V型槽7定位安裝在刀片槽6內。刀片槽6根部設有工藝空刀,使得刀片3可以緊密貼合到刀體刀片槽6根部,刀片槽6的角度為75°使得刀片3安裝后刀體具有10°前角和5°后角,刀片槽6上端斜面的傾斜角度為25°,使該刀具在切削時能夠順利排屑,在夾緊刀片3時,上壓塊9向下發生彈性變形壓緊刀片3。利用緊定螺釘4將刀片3夾緊在刀片槽6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