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盤類工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帶中心孔的盤類工件的擴孔平臺。
背景技術:
盤類零件是機械領域常見的零件之一,這類零件根據不同的技術需求,通常需要在盤面上加工所需的軸向孔,例如風力發電機組中的風輪鎖緊盤,在風輪鎖緊盤上需要開設多個鎖緊孔,當風力發電機組進行檢修時,一般先通過制動系統使風輪及主軸停轉,然后風輪鎖定機構的鎖緊銷伸進風輪鎖盤的鎖緊孔,將風輪鎖定,從而起到制動作用,以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風輪鎖緊盤上的多個鎖緊孔沿著鎖緊盤的周向布置,在加工鎖緊孔時,當通過鉆床對一個鎖緊孔擴孔之后,需要轉動鎖緊盤對下一個鎖緊孔進行擴孔加工,現有加工過程中,完全通過人力抬起鎖緊盤,然后重新擺好鎖緊盤,這種方式不僅費時費力,而且不能使得鎖緊孔準確地移動至適宜位置處,因此使得加工出來的鎖緊孔的位置精度不高,產品質量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用于加工帶中心孔的盤類工件的擴孔平臺,該擴孔平臺既能提高勞動效率,減少人工擺好工件的時間,又能保證和提高加工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加工帶中心孔的盤類工件的擴孔平臺,包括用于支撐盤類工件的架體,還包括用于帶動盤類工件轉動的定位轉動機構,所述定位轉動機構包括:
可穿設于盤類工件中心孔內的轉軸;
固定于轉軸上且沿著轉軸的徑向延伸至盤類工件下方,且可與盤類工件下表面接觸配合的水平支架;
設置在水平支架上且可與盤類工件中心孔內周面抵壓配合的抵壓塊。
當更換擴孔位置時,首先將盤類工件放置于架體上,然后將抵壓塊與盤類工件中心孔內周面抵壓配合,最后驅動轉軸轉動,由于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抵壓塊與盤類工件中心孔內周面抵壓配合,使得抵壓塊與盤類工件之間具有較大的徑向頂推力,因此當轉軸轉動的同時,將帶動盤類工件同步轉動,本實用新型中驅動轉軸轉動的方式有多種,例如通過步進電機驅動轉軸轉動至所需位置。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人工手動推動盤類工件轉動,盤類工件將與轉軸同步轉動,當盤類工件上的軸向孔轉動至所需位置處,停止推動盤類工件即可。
本實用新型中抵壓塊與盤類工件中心孔內周面抵壓配合的方式有多種,由于盤類工件的種類較多,其中心孔的內徑大小也不相同,優選的,所述抵壓塊上開設有沿著轉軸的徑向方向布置的第一定位槽,所述水平支架與抵壓塊對應位置處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定位槽內穿設有第一鎖緊螺栓,所述第一鎖緊螺栓穿過第一定位槽,并穿入第一螺紋孔內與第一螺紋孔旋合。將抵壓塊放置于可與中心孔內周面接觸配合的位置處,然后通過第一鎖緊螺栓將抵壓塊與水平支架鎖緊固定,即可使得抵壓塊與中心孔內周面之間發生徑向頂推力,當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具有其他內徑大小中心孔的盤類工件時,旋開第一鎖緊螺栓,調整抵壓塊在水平支架上的位置,重復上述鎖緊過程即可。該方式結構簡單,不但便于鎖緊或松開盤類工件,還適用于具有不同內徑大小中心孔的盤類工件。
優選的,所述水平支架為沿著轉軸的周向均勻布置的多個。軸向布置多個水平支架和抵壓塊,使得盤類工件內壁周向的鎖緊力分布更均勻,保證抬起盤類工件更換位置時更穩固。
在更換擴孔位置時,為了降低架體給盤類工件帶來的摩擦阻力,便于擴孔位置的更換,優選的,所述的擴孔平臺還包括用于驅動轉軸在豎直方向上作往復運動的驅動機構。在更換擴孔位置時,通過驅動機構驅動轉軸上升,使得盤類工件與架體分離,然后再更換擴孔位置即可,當位置更換完畢之后,驅動機構再驅動盤類工件向下移動至架體上即可,該方式能夠實現盤類工件的自動升降,提高勞動效率。
本實用新型中驅動機構有多種類型,優選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液壓缸,所述轉軸以可繞活塞桿軸線轉動的方式套裝在活塞桿一端,隨著活塞桿作同步運動。通過液壓升降可以使得盤類工件升降更平穩。
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于多種類型的盤類工件加工,優選的,所述盤類工件為風輪鎖緊盤。
優選的,所述架體包括用于支撐盤類工件的多個支腳,多個支腳沿著盤類工件周向布置。
優選的,所述支腳包括支座和定位螺桿,所述支座一端垂直固定于地面上,另一端開設有豎直布置的第三螺紋孔,定位螺桿一端與第三螺紋孔相旋合,另一端可與盤類工件下表面抵觸配合。當需要調節高度時,只需旋擰螺桿即可實現支腳高度的調節。
優選的,所述支腳為3個。
為了減輕支撐架的重量,減小升降時活塞桿受力,優選的,所述水平支架為空心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用于加工盤類工件的擴孔平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應用范圍較廣,可以適用于多種類型的盤類工件加工,當需要更換擴孔的位置時,使用者只需通過推動盤類工件或是驅動轉軸轉動即可,本實用新型既能減少人工擺好工件的時間,提高勞動效率,而且使的盤類工件可以更好的進入準確位置,保證和提高擴孔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進行盤類工件擴孔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驅動機構驅動盤類工件升降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向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轉軸與活塞桿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鉆床;2、風輪鎖緊盤;21、中心孔;3、液壓缸;31、活塞桿;4、架體;41、支座;42、螺桿;5、支撐架;51、轉軸;52、水平支架;6、抵壓塊;61、第一定位槽;62、第一鎖緊螺栓;7、夾緊機構;71、底板;72、夾持組件;721、第一夾板;7211、第二定位槽;722、連接桿;73、第二鎖緊螺栓;74、第二夾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時方式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加工風輪鎖緊盤2,風輪鎖緊盤2為圓盤狀,中部開設中心孔21。
同樣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用于支撐風輪鎖緊盤2的架體4,本實用新型中架體4的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該實施例中架體4包括3個沿周向布置的支腳,每個支腳包括支座41和螺桿42,支座41一端垂直固定于地面上,另一端端面開設豎直的螺紋孔,螺桿42一端與螺紋孔相旋合,螺桿42另一端與風輪鎖緊盤2下表面相接觸以支撐風輪鎖緊盤2。三個支腳不在一條直線上,并且支撐點靠近風輪鎖緊盤2的外側,也可以沿著風輪鎖緊盤2的周向均勻布置,使風輪鎖緊盤更穩固。
如圖1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液壓泵和液壓缸3。液壓泵固定在地面上,在圖中未顯示。液壓缸3和液壓泵相連并且由液壓泵驅動。液壓缸3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桿31。缸筒垂直固定于地面上,活塞在缸筒內壁往復直線移動,活塞桿31一端與活塞固定連接,活塞桿31隨著活塞作往復直線運動。
如圖2、圖5和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支撐架5,支撐架5具有圓筒狀的轉軸51,轉軸51固定套裝在活塞桿31的上端,并且隨著活塞桿31同步運動?;钊麠U31端部的外周和轉軸51內壁之間安裝有軸承,使得轉軸51可繞活塞桿31的軸線轉動。轉軸51的外壁沿徑向向外凸出的四個水平支架52,四個水平支架52均布在轉軸5的外壁,并且水平支架52端部到轉軸51軸線的距離大于風輪鎖緊盤中心孔21的半徑。為了減輕重量,水平支架52為空心結構。
如圖5和圖6所示,當支撐架5撐起風輪鎖緊盤2時,為了防止風輪鎖緊盤2晃動,每個支撐部5上表面靠近通孔周壁的一端安裝有用于夾緊風輪鎖緊盤2的抵壓塊6。抵壓塊6可移動地安裝在水平支架52上表面,抵壓塊6具有鎖緊位置和松開位置,位于鎖緊位置時,抵壓塊6與中心孔21的周壁抵壓配合。
抵壓塊6中部開設長條形的第一定位槽61,水平支架52上表面與第一定位槽61相對應的位置開設第一螺紋孔,圖中未顯示,第一鎖緊螺栓62的螺紋端穿過第一定位槽61和第一螺紋孔旋合。
需要更換擴孔的位置時,先使4個抵壓塊6向中心孔周壁移動,當抵壓塊6的一端緊緊抵住中心孔21周壁,擰緊第一鎖緊螺栓62,使抵壓塊6固定在鎖緊位置,然后啟動液壓泵,使活塞桿31上移,帶動支撐架5上移,托起風輪鎖緊盤2,然后繞轉軸51旋轉風輪鎖緊盤2,使鉆床1的主軸對準待加工孔的位置后,活塞桿31下移,放下風輪鎖緊盤2。當需要更換另一個風輪鎖緊盤時,需要先松開第一鎖緊螺栓62,使抵壓塊6脫離中心孔21周壁。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夾緊機構7。夾緊機構7包括固定在鉆床1上的底板71,以及安裝在底板71上的第一夾緊機構和第二夾緊機構。第一夾緊機構用于防止風輪鎖緊盤2加工時發生軸向跳動;第二夾緊機構用于防止風輪鎖緊盤在加工發生水平移動。
如圖5所示,第一夾緊機構包括安裝在底板71上的夾持組件72。夾持組件72包括與底板71相對布置且可與盤類工件上表面接觸配合的第一夾板721,位于底板71和第一夾板721之間且豎直布置的連接桿722,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夾板721以及底板71固定連接。第一夾板71上開設有第二定位槽7211,所述底板71與第二定位槽7211位置對應處設有第二螺紋孔,圖中未顯示,所述第二定位槽7211內穿設有第二鎖緊螺栓73,所述第二鎖緊螺栓73穿過第二定位槽7211,并與穿入第二螺紋孔內與第二螺紋孔旋合。
如圖5所示,為了夾持地更牢固,本實施例中夾持組件72有2個。第二夾緊機構包括可從盤類工件的中心孔21內周面一側朝向盤類工件外周面一側徑向抵壓的第二夾板74,第二夾板74通過摩擦力防止風輪鎖緊盤2加工時發生水平方向的位移。
以上所述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