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吸收型數控龍門鏜銑床。
背景技術:
鏜銑床是機械制造行業必不可少的通用設備,也是機床行業中的高產品種機床。鏜銑床是主要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種表面的機床。現有的鏜銑床工作時產生的粉塵危害操作者的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鏜銑床產生粉塵污染,危害操作者的健康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收型數控龍門鏜銑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收型數控龍門鏜銑床,包括床身、工作臺、立柱、橫梁、方滑枕、固定架和銑刀,工作臺和方滑枕位于床身的頂部,固定架安裝在工作臺上,橫梁通過立柱安裝在方滑枕上,銑刀通過傳動軸安裝在橫梁上,傳動軸上設有分配閥,橫梁上設有高壓泵,固定架上設有排水槽和集水盤,高壓泵的一端通過出水管與分配閥連接,另一端通過進水管與水箱連接,分配閥上設有噴水頭。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分配閥套裝在傳動軸的下部,位于銑刀的上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噴水頭均勻分布在分配閥的圓周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噴水頭為納米霧化噴頭,傾斜圍繞在銑刀的外圍。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排水槽為“L”形,頂部與集水盤聯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傳動軸上設置分配閥,在分配閥的圓周上均勻分布納米霧化結構的噴水頭,圍繞在銑刀的外圍,傾斜朝向銑刀,固定架上設有排水槽和集水盤,用于收集和排放廢水,橫梁上設有高壓泵,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與水箱和分配閥連接,形成噴霧混合吸粉機構。工作時,高壓泵從水箱吸水,壓入分配閥,然后從各個噴水頭均勻霧化噴出,細密的水霧形成立體包圍圈,圍住粉塵,并與粉塵混合,充分吸收,最后落入集水盤,通過排水槽排出,有效避免粉塵擴散,避免了對操作者的危害。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床身,2. 工作臺,3. 立柱,4. 橫梁,5. 方滑枕,6. 固定架,7. 銑刀,8. 傳動軸,9. 分配閥,10. 高壓泵,11. 排水槽,12. 出水管,13. 進水管,14. 水箱,15. 噴水頭,16. 集水盤。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吸收型數控龍門鏜銑床,包括床身1、工作臺2、立柱3、橫梁4、方滑枕5、固定架6和銑刀7,工作臺2和方滑枕5位于床身1的頂部,固定架6安裝在工作臺2上,橫梁4通過立柱3安裝在方滑枕5上,銑刀7通過傳動軸8安裝在橫梁4上,傳動軸8上設有分配閥9,橫梁4上設有高壓泵10,固定架6上設有排水槽11和集水盤16,高壓泵10的一端通過出水管12與分配閥9連接,另一端通過進水管13與水箱14連接,分配閥9上設有噴水頭15。分配閥9套裝在傳動軸8的下部,位于銑刀7的上方。噴水頭15均勻分布在分配閥9的圓周上。噴水頭15為納米霧化噴頭,傾斜圍繞在銑刀7的外圍。排水槽11為“L”形,頂部與集水盤16聯通。
在傳動軸8上設置分配閥9,在分配閥9的圓周上均勻分布納米霧化結構的噴水頭15,圍繞在銑刀7的外圍,傾斜朝向銑刀7,固定架6上設有排水槽11和集水盤16,用于收集和排放廢水,橫梁4上設有高壓泵10,通過進水管13和出水管12分別與水箱14和分配閥9連接,形成噴霧混合吸粉機構。工作時,高壓泵10從水箱14吸水,壓入分配閥9,然后從各個噴水頭15均勻霧化噴出,細密的水霧形成立體包圍圈,圍住粉塵,并與粉塵混合,充分吸收,最后落入集水盤16,通過排水槽11排出,有效避免粉塵擴散,避免了對操作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