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
背景技術:
機床夾具,簡稱為夾具,是機床上用以裝夾工件(和引導刀具)的一種裝置。其作用是將工件定位,以使工件獲得相對于機床和刀具的正確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夾緊。在現有技術中,夾具的特點是結構緊湊,操作迅速、方便、省力,可以保證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
但是,現有的夾具有著較多的缺陷。具體來說,由于某些工件的構造特殊性,其側面斜孔是不規則的角度。對此,采用傳統的夾具或是虎鉗無法滿足此類工件的加工定位需要。需要采用角度轉換設備參與才能另需要加工的加工面正對刀具。目前來實現上述角度轉換的設備結構設計過于復雜,會提升制造成本,且不利于維護與快速夾裝。
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
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包括有夾具本體,其中:所述夾具本體設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設置有承載平臺,所述承載平臺的前側設置有靠山定位面,所述承載平臺的后側設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工件定位構造,所述底座為倒梯形底座。
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工件定位構造為工件定位槽。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工件定位構造包括有銜接通孔,所述銜接通孔內連接有定位螺絲。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底座為倒等腰梯形底座,所述倒等腰梯形底座的底角角度為30度至60度。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倒等腰梯形底座的底角角度為45度。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底座和/或是承載平臺的兩側設置有夾持輔助結構。
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夾持輔助結構為若干夾持凸點,或是,所述夾持輔助結構為若干夾持凸條。
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其中,所述底座和/或是承載平臺的邊沿分布有倒角。
借由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承載平臺的存在,能夠對工件進行有效限位,可與工件結合后構成一個完整的待加工整體。
2、依托于倒梯形底座的存在,能滿足夾具的角度轉化,便于斜孔的加工。
3、能有效滿足不同工件有角度部分及斜孔的加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4、通過夾持輔助結構的存在,保證與虎鉗之間的穩固連接,輔助提升加工精度。
5、整體構造簡單,易于制造和推廣。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與工件的分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夾具夾緊工件后與虎鉗的結合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如下。
1 承載平臺 2 靠山定位面
3 定位板 4 倒梯形底座
5 工件定位槽 6 工件
7 定位螺絲 8 定鉗口
9 動鉗口 10 虎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至2的適用于工件斜孔加工的夾具,包括有夾具本體,其特別之處在于:為了便于在工件6與虎鉗10之間起到良好的承載與限位作用,采用的夾具本體設置有底座,在底座上方設置有定位工件6的承載平臺1。為了便于后續的加工,滿足不同角度與孔徑的斜孔的加工需要,承載平臺1的前側設置有靠山定位面2。與之對應的是,在承載平臺1的后側設置有定位板3。考慮到對工件6的有效限位,避免出現松動或是其他不利位移,在定位板3上設置有工件定位構造。再者,考慮到有效適應不同角度的斜孔加工需要,可隨時調節,無需制造其他的夾具來實現加工就等替換,采用的底座為倒梯形底座4。
結合本實用新型一較佳的實施方式來看,為了適應對應的工件6外形,有效利用其突出構造作為定位的凸塊,采用的工件定位構造為工件定位槽5。這樣,只需要將工件6的突出構造插入工件定位槽5即可滿足有效的限位。同時,考慮到此類工件6的背面均分布有螺絲孔,為了起到較佳的輔助定位,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工件定位構造亦可以包括有銜接通孔,在該銜接通孔內連接有定位螺絲7。這樣,依托于定位螺絲7與工件6所屬的螺絲孔進行連接,實現二次連接加固,保證不會出現位置偏移或是松動。
同時,考慮到各類斜孔的加工調整需要,避免出現虎鉗10卡死現象,底座為倒等腰梯形底座,倒等腰梯形底座的底角角度為30度至60度。這樣,依托于不同的底角角度,可以與加工面處于非水平面,保證加工的斜孔有理想的傾斜角度,且無需調整虎鉗10的防止位置即可實現調整,簡單方便。當然,通過多次對比試驗發現,倒等腰梯形底座的底角角度為45度,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斜孔的加工需求,且針對不同的工件6無需替換。
進一步來看,為了有效增加與虎鉗10接觸端的摩擦力,保證虎鉗10能夠順利夾緊,在鉆孔的時候不會出現偏移,底座和/或是承載平臺1的兩側設置有夾持輔助結構。具體來說,考慮到制造的便利以及不影響虎鉗10內結合面的夾緊行程運作,采用的夾持輔助結構為若干夾持凸點。當然,考慮到實際制造工藝的不同,亦可以為若干夾持凸條來構成夾持輔助結構。
再進一步來看,考慮到在實際實施的時候,使用者基本上會通過雙手來取放工件6以及將夾具放入虎鉗10中,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尖銳部分劃傷手部,在底座和/或是承載平臺1的邊沿分布有倒角,有效去除尖銳部分。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依托于工件定位構造的存在,可對工件6進行有效固定,令工件6與夾具相互固定后形成一個整體。之后,放入圖2所示的虎鉗10中,利用靠山定位面2實現輔助定位。令夾具一面貼緊定鉗口8,另外一面通過動鉗口9的移動將夾具連同工件6一起夾緊。之后,即可對工件6進行加工。
當然,在實際實施的時候,為了節省工件6的裝夾時間,還可以同時兩個夾具一起使用,在一個加工的過程中可以將另外一個工件6裝入另外一個夾具中。待原來加工完成后,即可將現在裝夾好的放入虎鉗10中加工,兩個夾具交替使用可以節省中間的裝夾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結合附圖可以看出,采用本實用新型后,擁有如下優點:
1、通過承載平臺的存在,能夠對工件進行有效限位,可與工件結合后構成一個完整的待加工整體。
2、依托于倒梯形底座的存在,能滿足夾具的角度轉化,便于斜孔的加工。
3、能有效滿足不同工件有角度部分及斜孔的加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4、通過夾持輔助結構的存在,保證與虎鉗之間的穩固連接,輔助提升加工精度。
5、整體構造簡單,易于制造和推廣。
轉化角度的夾具將角度轉化,將原本難以加工的有角度的部分輕易加工出,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