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纖維整形設備。
背景技術:
鋼纖維是廣泛應用于土工產品的原料之一,一般采用切斷細鋼絲法、冷軋帶鋼剪切法、鋼錠銑削法或鋼水快速冷凝法制成,鋼絲切斷方式制備鋼纖維是其中較為重要的方法。相關的切斷設備需具備連續切割的能力,同時兼具小型化、低能耗等特點。由于完成切割后的鋼纖維表面較為光滑,作為原材料其附著力較差,必須對鋼纖維進行表面處理或者整形處理,提升其附著、融合的能力?,F有技術中并沒有上述結構合理的整形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實現連續生產、能耗低的鋼纖維整形設備。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纖維整形設備包括由立柱支撐的兩個相對的側板,在兩側板的中前部之間安裝有送料輸送帶,送料輸送帶的首端轉輥和末端轉輥的輥軸端部分位于安裝在兩側板上的軸座上,在側板上還安裝有驅動首端轉輥的第一減速機;還包括向送料輸送帶上輸送鋼纖維原料的上料輸送帶;在兩側板的中后部之間安裝有具有正方形縱截面的旋轉臺,旋轉臺轉軸的兩端分別位于安裝在兩側板上的軸座上,旋轉臺的各表面均為齒面,在旋轉臺的各棱上均設有向外側延伸的隔板,在側板上還設有驅動旋轉臺轉動的第二減速機;在側板的頂部、旋轉臺的上方還設有壓接機構,壓接機構包括豎直的氣缸,在氣缸活塞桿的下端安裝有基座,在基座的底部安裝有下表面為齒面的壓板,壓板的寬度等于旋轉臺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設計簡單緊湊的鋼纖維整形設備,與現有的加工設施及整形方法相比,本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送料輸送帶和旋轉臺,實現了將鋼纖維原料均勻播撒在旋轉臺各面上的技術效果,通過設置旋轉臺的各面為齒面、且在旋轉臺的上方設置帶有齒面的壓板且由氣缸驅動升降,實現了對夾持在壓板與旋轉臺端面之間的鋼纖維的壓制整形,令其具備彎曲和表面壓痕,提升了鋼纖維的附著能力。整個設備機構緊湊,實現了自動化的連續式生產加工,能耗較低。
優選地:在側板的底部、旋轉臺的下方設有向側部延伸的兩根導桿,在導桿上搭接設置有收料筐。
優選地:旋轉臺由不銹鋼板焊接制成,齒面直接在各不銹鋼板的外表面加工制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立柱;2、第一減速機;3、上料輸送帶;4、送料輸送帶;5、導桿;6、收料筐;7、壓板;8、氣缸;9、基座;10、旋轉臺;11、第二減速機。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實現要素:
、特點及功效,茲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鋼纖維整形設備包括由立柱1支撐的兩個相對的側板,在兩側板的中前部之間安裝有送料輸送帶4,送料輸送帶4的首端轉輥和末端轉輥的輥軸端部分位于安裝在兩側板上的軸座上,在側板上還安裝有驅動首端轉輥的第一減速機2。在第一減速機2的作用下,送料輸送帶4向前輸送鋼纖維原料。
還包括向送料輸送帶4上輸送鋼纖維原料的上料輸送帶3。上料輸送帶3作為連接鋼纖維生產設備與送料輸送帶4的設施,將生產好的鋼纖維原料輸送給送料輸送帶4。
在兩側板的中后部之間安裝有具有正方形縱截面的旋轉臺10,旋轉臺10轉軸的兩端分別位于安裝在兩側板上的軸座上,在側板上還設有驅動旋轉臺10轉動的第二減速機11。旋轉臺10的各表面均為齒面,在旋轉臺10的各棱上均設有向外側延伸的隔板。本實施例中,旋轉臺10由不銹鋼板焊接制成,齒面直接在各不銹鋼板的外表面加工制得。
在側板的頂部、旋轉臺10的上方還設有壓接機構,壓接機構包括豎直的氣缸8,在氣缸8活塞桿的下端安裝有基座9,在基座9的底部安裝有下表面為齒面的壓板7,壓板7的寬度等于旋轉臺10的寬度。
本實施例中,為了便于收料,在側板的底部、旋轉臺10的下方設有向側部延伸的兩根導桿5,在導桿5上搭接設置有收料筐6。整形后的鋼纖維向下掉落入筐。
工作過程:上料輸送帶3將鋼纖維輸送給送料輸送帶4,送料輸送帶4將鋼纖維原料向前輸送;與此同時,旋轉臺10做勻速緩慢轉動,送料輸送帶4將鋼纖維均勻播撒在旋轉臺10的表面;當旋轉臺10轉動到其上表面為水平面時,第一減速機2與第二減速機11停頓固定時間,氣缸8動作,壓板7下行直至壓接在旋轉臺10的表面上,齒面的配合將鋼纖維壓接整形,在表面制造壓痕或者令鋼纖維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