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技術軸承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
背景技術:
軸承是一種使用量非常大的機械部件,軸承包括兩個鋼圈和夾在鋼圈之間的滾珠,每個軸承有兩個鋼圈,所以鋼圈的使用更大。軸承鋼圈制造包括卷圓、整形和倒角三道工序,卷圓是把長方形的鋼片卷成圓環形工件,整形是把圓環形工件的形狀整得更圓,而且首尾端的連接更緊密,倒角是把圓環形工件的兩個端部的外尖角切掉。目前,在軸承鋼圈的生產制造中,這三道工序都是分離開在不同的機器上進行,在一臺機器上完成一道工序后再拿到另一臺機器行進行下一道工序,生產效率很低,而且每臺機器都要好幾個工人操作,非常費人工,在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傳統的軸承鋼圈生產方法和設備使生產成本很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集卷圓、整形和倒角三道工序于一體,生產效率高的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包括:
卷圓機構,卷圓機構包括卷圓模具、卷圓驅動元件和安裝在卷圓驅動元件上的卷圓推板,卷圓模具具有圓形模腔和從圓形模腔的切線方向與圓形模腔連通的導槽,卷圓推板在導槽的外側并可插入導槽中,所述卷圓驅動元件帶動卷圓推板沿著導槽方向來回移動;
整形機構,整形機構包括整形模具、推進桿和整形驅動元件,推進桿安裝在整形驅動元件上,推進桿和整形模具分別在卷圓模具的兩側,推進桿、整形模具和卷圓模具共軸,推進桿可插入卷圓模具的圓形模腔中,并在整形驅動元件的帶動下沿著圓形模腔的軸向來回移動;
倒角系統,倒角系統包括倒角模具、移動驅動元件和兩個倒角機構,倒角機構包括倒角機架、安裝在倒角機架上的電機、可旋轉地設置在倒角機架上的轉軸、驅動元件和安裝在轉軸一端的倒角刀具,電機用于驅動轉軸旋轉,兩個倒角機構的兩個倒角刀具共軸并且刃部彼此相對,驅動元件用于驅動倒角支架沿著倒角刀具的軸線方向來回移動,倒角模具在兩個倒角刀具之間并且在整形模具一側,移動驅動元件用于驅動倒角模具在與整形模具共軸的位置和與倒角刀具共軸的位置之間來回移動,倒角模具具有能將經過整形機構整形后的圓環形工件夾緊的夾持通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將卷圓、整形和倒角三道工序于一體,整形驅動元件將經過卷圓機構卷成的圓環形工件依次推進整形磨具和倒角模具,依次進行整形和倒角操作,將三道工序結合起來,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自動完成下一道工序,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卷圓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卷圓模具截面圖;
圖3為導向板截面圖;
圖4為整形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倒角系統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6為倒角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包括卷圓機構、整形機構和倒角系統。參見圖1,卷圓機構包括依次布置的卷圓模具21、導向板24、卷圓推板22、和卷圓驅動元件23。參見圖2,卷圓模具21具有圓形模腔211和從圓形模腔211的切線方向與圓形模腔211連通的導槽212。卷圓推板22在導槽212的外側并可插入導槽212中。卷圓推板22安裝在卷圓驅動元件23上,卷圓驅動元件23帶動卷圓推板22沿著導槽212方向來回移動。導向板24設置在卷圓模具21和卷圓推板22之間,參見圖3,導向板24具有貫通的導向孔241,導向孔241與卷圓模具21的導槽212連通,卷圓推板22可穿過導向孔241插入導槽212中。方形工件(鋼片)放置在導向孔241中,卷圓驅動元件23帶動卷圓推板22移動,把方形工件沿著導向孔241和導槽212推入圓形模腔211中,使方形工件卷成圓環形工件。
參見圖4,整形機構包括整形模具31、推進桿32和整形驅動元件33,推進桿32安裝在整形驅動元件33上,推進桿32和整形模具31分別在卷圓模具21的兩側,推進桿32、整形模具31和卷圓模具21共軸,推進桿32可插入卷圓模具21的圓形模腔中,并在整形驅動元件33的帶動下沿著圓形模腔的軸向來回移動。整形模具31具有圓形模腔,模腔的內徑略小于經卷圓機構卷成圓環形工件的外徑。方形工件經卷圓機構卷成圓環形工件后,推進桿32插入卷圓模具21中,把圓環形工件從卷圓模具21推入整形模具31中,圓環形工件受到整形模具31的擠壓,工件的首尾兩端結合得更好,圓環形工件更圓。
參見5和圖6,倒角系統包括倒角模具41、移動驅動元件42和兩個倒角機構,倒角機構包括倒角機架51、轉軸52、倒角刀具53、倒角驅動元件54和電機55。轉軸52安裝在倒角機架51上,可相對倒角機架51旋轉。電機55安裝在倒角機架51上,通過帶傳動驅動轉軸52旋轉。倒角刀具53安裝在轉軸52的一端。倒角機架51可移動地設置在底座1上,在倒角驅動元件54的驅動下沿著倒角刀具53的軸線方向相對底座1來回移動。兩個倒角機構做鏡像布置,兩個倒角機構的兩個倒角刀具53同軸并且刃部彼此相對。倒角模具41在兩個倒角刀具53之間,并且在整形模具31一側,倒角模具41的軸線,倒角刀具53的軸線和整形模具31的軸線在同一個水平面上。倒角模具41與移動驅動元件42的推桿421連接,在移動驅動元件42的驅動下,倒角模具41可在與整形模具31共軸的位置和與倒角刀具53共軸的位置之間來回移動。倒角模具41具有夾持通孔413,當倒角模具41移動到與整形模具31共軸的位置(如圖1所示)時,推進桿32把經過整形機構整形后的圓環形工件推入倒角模具41的夾持通孔413,夾持通孔413把經過整形機構整形后的圓環形工件夾緊。接著移動驅動元件42推動倒角模具41移動到與倒角刀具53共軸的位置,兩個倒角機構的兩個倒角驅動元件54均推動倒角機架51向倒角模具41方向移動,直至圓環形工件的兩端各插入一個倒角刀具53中,電機55驅動倒角刀具53旋轉,對圓環形工件的兩端同時進行倒角。
參見圖5,倒角機構還包括定位板43,定位板43設置在倒角刀具53一側。倒角模具41包括左倒角模具411和右倒角模具412,左倒角模具411與移動驅動元件的推桿421連接,左倒角模具411和右倒角模具412連接一起,可一起在移動驅動元件42的驅動下移動。左倒角模具411和右倒角模具412各具有一個半圓形凹槽,該兩個半圓形凹槽共同組成了倒角模具41夾持通孔413。左倒角模具411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相對右倒角模具412做少量移動。在左倒角模具411不受一定外力作用時,夾持通孔413能將放到其中的圓環形工件持牢,不至于掉出來。當倒角模具41移動到與倒角刀具53共軸的位置時,右倒角模具412受定位板43阻擋,左倒角模具411受移動驅動元件42的推壓而向右倒角模具412做少量移動,夾持通孔413將放到其中的圓環形工件夾持得非常牢固,牢固到在進行倒角操作時圓環形工件不至于發生旋轉和掉出來。當倒角操作完成后,移動驅動元件42帶著倒角模具41往整圓模具31方向移動,倒角模具41不再受到移動驅動元件42和定位板43的雙向壓力,移動驅動元件42對左倒角模具411的推壓力消失,左倒角模具411復位。當倒角模具41移動到與整形模具31共軸的位置時,整形驅動元件33進一步向前推動推進桿32移動,把倒角模具41中已經倒角完成的軸承鋼圈成品推出來。
在本實施例中,卷圓驅動元件23、整形驅動元件33、移動驅動元件42和倒角驅動元件54均為油缸,它們還可以是諸如氣缸、液壓缸或直線電機等可實現直線移動的其他驅動元件。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軸承鋼圈自動成型機,將卷圓、整形和倒角三道工序于一體,整形驅動元件將經過卷圓機構卷成的圓環形工件依次推進整形磨具和倒角模具,依次進行整形和倒角操作,將三道工序結合起來,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自動完成下一道工序,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