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工業自動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位置校正裝置。
背景技術:
各類電子裝置或者其零件在裝配過程中,往往需要進行位置校正后才進行組裝。例如,手機攝像頭的組裝,需要夾取攝像頭模組,然后再進行與攝像頭邊框的組裝、與手機主板的組裝等。現有的工件位置校正,往往采用多個夾爪分別從各個方向對工件作用,將工件擺放的各個方向校正;現有方案中多個夾爪無論是分開驅動還是集中驅動,普遍存在同步性不好,或者控制結構復雜,體積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位置校正裝置,它可快速對工件的位置進行快速校正,驅動控制簡單、同步性好。
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本發明的位置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輪滑塊、轉動環、汽缸組件和若干個夾爪,所述的轉動環一側設有扳手部,轉動環與凸輪滑塊緊固在一起;所述的凸輪滑塊包括具有若干耳槽的縱向通孔,若干個夾爪設置在縱向通孔內;所述縱向通孔的耳槽具有由內向外延伸的弧面槽壁;所述汽缸組件能夠帶動轉動環的扳手部向前或后旋轉,進而帶動轉動環及凸輪滑塊同步旋轉,使所有夾爪的外側面與凸輪滑塊縱向通孔的對應耳槽的弧面槽壁不同部位接觸,最終同時調節所有夾爪與位于夾爪中間等待位置校正的工件之間的距離。
作為優選:具有四個夾爪,所述四個夾爪于凸輪滑塊的縱向通孔內呈十字形設置,所述的凸輪滑塊縱向通孔具有四個耳槽,所述耳槽分別具有內凸部和外凹部,內凸部離縱向通孔中心的距離小于外凹部離縱向通孔中心的距離;所述耳槽的弧面槽壁從內凸部向外凹部延伸;當汽缸組件使凸輪滑塊旋轉致耳槽的內凸部與夾爪的外側面抵觸時,四個夾爪同時閉合將工件夾住進而完成工件的位置校正,或耳槽的外凹部與夾爪的外側面抵觸時,四個夾爪同時遠離工件進而將工件釋放。
優選地,還包括支撐圓環和若干拉簧,所述凸輪滑塊設置于支撐圓環上面;所述支撐圓環具有四個與夾爪相對應的滑槽,夾爪與支撐圓環的滑槽通過凹凸結合的方式連接;拉簧一端固定在夾爪上,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圓環;當汽缸組件使凸輪滑塊旋轉致耳槽的外凹部與夾爪的外側面抵觸時,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四個夾爪同時自動地向遠離工件方向移動,進而將工件釋放。
優選地,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組件安裝槽和扳手部容置槽,組件安裝槽的底部具有托板,所述支撐圓環設置于組件安裝槽的托板上面;轉動環緊固在凸輪滑塊上面,所述轉動環的扳手部為一縱向設置的擋板,所述轉動環的扳手部設置在基板的扳手部容置槽。
進一步,所述汽缸組件包括前汽缸、后汽缸和活塞推桿,活塞推桿活動設置在前汽缸和后汽缸之間;活塞推桿朝向轉動環的扳手部的方向設有擺槽,所述前汽缸和后汽缸能夠推動活塞推桿向前或后移動,進而帶動轉動環的扳手部的轉動。
進一步,所述汽缸組件包括前汽缸、后汽缸和活塞推桿,活塞推桿活動設置在前汽缸和后汽缸之間;活塞推桿朝向轉動環的扳手部的方向設有擺槽,所述前汽缸和后汽缸能夠推動活塞推桿向前或后移動,進而帶動轉動環的扳手部的轉動。
進一步,所述基板的扳手部容置槽前后具有汽缸安裝孔,汽缸安裝孔與扳手部容置槽內部聯通;所述汽缸組件穿過汽缸安裝孔后安裝在基板上。
進一步,還包括套環和蓋環,所述套環設于凸輪滑塊的外壁與組件安裝槽內壁之間;所述蓋環套設在凸輪滑塊上端。
進一步,還包括連接板和滑臺汽缸,基板緊固在滑臺汽缸上,所述滑臺汽缸通過連接板固定在其它設備或機構上。
優選地,所述凸輪滑塊的縱向通孔包括中心圓形通孔和四個耳槽,四個耳槽與中心圓形通孔聯通;四個耳槽沿中心圓形通孔的圓周四等分分布,所述弧面槽壁的延伸方向一致。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四個全部由凸輪滑塊驅動控制開合,同步性好,工件的位置校正效率高;另外通過汽缸組件直線運動轉化為轉動環和凸輪滑塊的旋轉,通過凸輪滑塊內的耳槽驅動夾爪,整體占用空間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某優選實施例中位置校正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某優選實施例中位置校正裝置的局部爆炸圖;
圖3為某優選實施例中位置校正裝置的俯視圖;
圖4為圖3的a-a處剖視圖;
圖5為某優選實施例中的凸輪滑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某優選實施例中的凸輪滑塊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需要說明的是以下關于前、后、左、右、上、下等描述是為了方便表達和理解,結合圖示常規理解進行定義或描述,它們可以根據視角和擺放位置不同和同步改變。
參考圖1至6,為某個優選實施方式中,位置校正裝置的整體方案。如圖所示:
包括基板1,基板1上具有組件安裝槽11和扳手部容置槽12。組件安裝槽11呈圓柱形,組件安裝槽11的底部具有托板111。扳手部容置槽12的前后具有汽缸安裝孔13,汽缸安裝孔13與扳手部容置槽12內部聯通。
支撐圓環2,設置于組件安裝槽11的托板111上面。支撐圓環2具有四個與夾爪4相對應的滑槽21。四個夾爪4分別前、后、左、右呈十字型設置。夾爪4與支撐圓環2的滑槽21通過凹凸結合的方式連接。四個夾爪4能夠在支撐圓環2上同時向支撐圓環2圓心的方向直線移動,或者同時向遠離支撐圓環2圓心的方向直線移動,進而完成工件的夾取校正或釋放。
夾爪4上設有拉簧41,拉簧41一端固定在夾爪4,另一端固定在支撐圓環2或者基板1上。
凸輪滑塊3,凸輪滑塊3設置在支撐圓環2的上面。凸輪滑塊3具有縱向通孔31,四個夾爪4位于縱向通孔31內。凸輪滑塊3的縱向通孔31由中心圓形通孔311和四個耳槽312共同構成,四個耳槽312與中心圓形通孔311聯通。耳槽312分別具有內凸部3121和外凹部3122,內凸部3121離圓形通孔圓心的距離小于外凹部3122離圓形通孔圓心的距離。耳槽312從內凸部3121向外凹部3122方向具有向外延伸的弧面槽壁3123。四個耳槽312沿中心圓形通孔311的圓周四等分分布,它們弧面槽壁3123的延伸方向一致,同為逆時針或順時針。夾爪4的外側面在拉簧41的作用下,保持與耳槽312的弧面槽壁3123的接觸,這樣當凸輪滑塊3旋轉時,使夾爪4的外側面與耳槽312的弧面槽壁3123不同部位的接觸,進而調節夾爪4離凸輪滑塊3的圓形通孔圓心的距離。其中,當夾爪4的外側面沿耳槽312的弧面槽壁3123滑動至外凹部3122時,夾爪4離凸輪滑塊3的圓形通孔圓心的距離最大,四個夾爪4完全向外打開,工件從夾爪4上釋放;當夾爪4的外側面沿耳槽312的弧面槽壁3123滑動至內凸部3121時,夾爪4離凸輪滑塊3的圓形通孔圓心的距離最小,四個夾爪4完全夾緊,工件被夾取并且實現從左右前后四個方向將工件的位置校正好。相對于傳統的四個夾爪4分別獨立的機械臂或汽缸或電機驅動,這里通過凸輪滑塊3的旋轉,能夠同時推動四個夾爪4進行開或合操作,控制結構簡單,有效解決了同步性問題,同時解決了夾爪4位移不同步時額外增加工件位置偏差的問題。
套環7,設于凸輪滑塊3的外壁與組件安裝槽11內壁之間。蓋環8套設在凸輪滑塊3上端,可以對組件安裝槽11及其內的零件起覆蓋裝飾效果。
轉動環5,轉動環5一側設有扳手部51。某優選實施方案中,扳手部51為一縱向設置的擋板。轉動環5通過螺釘等方式緊固在凸輪滑塊3的上端面。凸輪滑塊3能夠隨著轉動環5轉動而轉動。轉動環5的扳手部51設置在基板1的扳手部容置槽12。
汽缸組件6,汽缸組件6穿過基板1的前后的汽缸安裝孔13后安裝在基板1上。汽缸組件6包括前汽缸61、后汽缸62、活塞推桿63。活塞推桿63活動設置在前汽缸61和后汽缸62之間。通過增加前汽缸61或后汽缸62的氣壓,即可以推動活塞推桿63向另一方運動。活塞推桿63朝向轉動環5的扳手部51的方向設有擺槽631。擺槽631與轉動環5的扳手部51配合,當活塞推桿63向某方向運動時,通過擺槽631能推動扳手部51向相同的方向旋轉。扳手部51旋轉時,帶動轉動環5及凸輪滑塊3同步旋轉,凸輪滑塊3的旋轉使耳槽312的弧面槽壁3123的不同部位與夾爪4的外側面接觸,進而控制夾爪4相對圓中心的開與合。
某優選實施例中,還包括連接板92和滑臺汽缸91,基板1固定在滑臺汽缸91上,然后通過連接板92固定在其它設備或機構上。優選方案中,連接板92呈l型,連接板92與滑臺汽缸91通過滑軌和滑槽的配合,能夠互相相對滑動,以調節整個位置校正裝置的縱向或水平的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某個或某些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應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另外,以上文字描述未盡之處也可以參考圖1至6的直接表達和常規的理解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