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煤礦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防倒鉤矯正器。
背景技術:
每年綜采工作面都會因單體柱防倒鉤失效(防倒鉤變形、開口大),發生多起工傷事故,影響較大,為了防止類似事故再度發生,城郊煤礦生產技術科出臺了《單體支柱防倒繩使用管理規定》,要求防倒鉤開口控制在25mm以內。
通常井下當防倒鉤使用過程中開口變大后,井下一般使用剁斧或大錘敲砸,使其恢復原狀,此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容易導致工傷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倒鉤矯正器,其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能安全高效地矯正防倒鉤。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倒鉤矯正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底座上固設有兩片豎立的支撐板,兩片支撐板的中部設有通孔,一根定位銷穿過通孔;兩片支撐板的后部的上部之間的位置固設有鉸軸,一個手柄鉸接在鉸軸上,手柄下表面設有壓塊,壓塊上設有朝向定位銷的弧面;兩片支撐板的間距大于防倒鉤的厚度,兩片支撐板的前部的下部之間的位置設有支撐塊。
所述支撐塊是每片支撐板的前部的下部向對面支撐板伸出的凸起,凸起的上表面為朝斜上方的斜面。
定位銷的直徑小于通孔直徑,定位銷連接一根鏈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將變形的放倒鉤放入矯正槽內,通過下壓手柄實現變形放倒鉤的快速矯正,該設備能夠避免防倒鉤矯正過程中使用剁斧或大錘敲砸的過程,由于防倒鉤有容置空間,所以防止發生工傷事故;該設備矯正防倒鉤時可一次成型效率高,速度快;該設備能夠循環復用,節約材料投入費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側面結構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放入防倒鉤后的側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實施例。
為了便于描述定義,稱有手柄的一端為后,另一端為前。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鋼板底座5,底座5上焊接固設有兩片豎立的支撐板2,兩片支撐板2的間距大于防倒鉤7的厚度,每片支撐板2的前部的下部具有向間距內的空間也即向對面支撐板2伸出一個斜面形式的凸起21,斜面朝向斜上方,這樣,兩個斜面就形成了支撐塊。
兩片支撐板2的中部設有通孔,一根定位銷3穿過通孔,定位銷3的直徑小于通孔直徑,定位銷3連接一根定位銷鏈條6。定位銷鏈條6是為了可以方便地拔出定位銷3而便于放入防倒鉤7。
兩片支撐板2的后部的上部之間的位置固設有鉸軸10,一個手柄1鉸接在鉸軸10上,手柄1下表面設有壓塊11,壓塊11上設有朝向定位銷3的弧面。
這樣。兩片支撐板2之間,在凸起21構成的支撐塊上方、定位銷3下方、定位銷3到壓塊11之間的空間就形成了矯正槽。
實際使用時,如圖3所示:
將防倒鉤7放在矯正槽內,也即防倒鉤7的的小圈部71支撐在構成支撐塊的兩個斜面凸起21的斜面上,防倒鉤7的鉤部72繞定位銷3,也即鉤部72開口包著定位銷3,防倒鉤7的鉤部72的背面對著壓塊11的弧面,按下手柄1,壓塊11壓防倒鉤7的鉤部72使其變形,鉤部72開口變小,到鉤部72開口小于25mm時候停止,取出防倒鉤7,矯正成功。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