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側成型退料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沖壓件的水平側成型加工是一種常見的加工形式,水平方向成型之后的退料結構一般采用的是將下模成型刀塊通過斜楔機構撤出工件凹陷部位,然后通過氣缸頂出工件,之后再完成取件動作。由于這種傳統的斜楔驅動機構由兩部分傳動組成,占用空間較大,在工件結構較小的時候,會產生無法布置斜楔的情況,不適合工件較小的情況,另外,現有技術的退料方式都需要對下模內凹部分的成型刀塊進行特別的加工處理,傳動機構比較復雜,加工調試難度增加,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側向頂出工件的側成型退料結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成型退料結構,固定在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還設有成型刀塊,所述成型刀塊與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壓料芯配合壓緊工件,其中,所述側成型退料結構包括:
滑動刀塊,可滑動地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滑動刀塊包括支撐塊和擋塊,所述支撐塊與所述壓料芯配合夾緊工件,所述擋塊與所述工件配合;
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部與所述滑動刀塊固定連接,所述驅動裝置通過所述驅動部驅動所述滑動刀塊移動。
優選地,所述側成型退料結構還包括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限位塊與所述滑動刀塊抵接。
優選地,所述側成型退料結構還包括導滑板,所述導滑板固定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滑動刀塊與所述導滑板滑動配合。
優選地,所述滑動刀塊還設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支撐塊和所述擋塊之間。
優選地,所述支撐塊和所述擋塊均設有與所述驅動部螺接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凹槽的底面。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為氣缸。
優選地,所述滑動刀塊為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成型退料結構,固定在下模板上,下模板還設有成型刀塊,成型刀塊與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壓料芯配合壓緊工件,該側成型退料結構包括:滑動刀塊和驅動裝置,滑動刀塊包括支撐塊和擋塊,支撐塊與壓料芯配合夾緊工件,擋塊與工件配合,滑動刀塊可滑動地固定在下模板上。驅動裝置驅動滑動刀塊移動,擋塊隨滑動刀塊一同移動,擋塊接觸工件側沿后,繼續移動可將工件從成型面側向頂出,方便后續取出工件。該側成型退料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可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成型退料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滑動刀塊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成型退料結構的壓緊工件時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側成型退料結構的推出工件時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下模板、2-成型刀塊、21-成型面、3-壓料芯、4-工件、5-滑動刀塊、 51-支撐塊、52-擋塊、53-凹槽、54-安裝孔、6-驅動裝置、61-驅動部、7-限位塊、8-導滑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側成型退料結構,該結構固定在下模板1上,下模板1上還設有成型刀塊2,成型刀塊2的側面設有成型面21,成型面21用于側向沖壓時,使工件4側向成型。固定在上模板(未表示)上的壓料芯3與成型刀塊2配合壓緊工件4,其中,該側成型退料結構包括:滑動刀塊5和驅動裝置6,滑動刀塊5包括支撐塊51和擋塊52,支撐塊51與壓料芯3配合夾緊工件4,擋塊52與工件4 配合,滑動刀塊5與下模板1滑動配合;驅動裝置6固定在下模板1上,驅動裝置6的驅動部61與滑動刀塊5固定連接,驅動裝置6通過驅動部 61驅動滑動刀塊5移動,擋塊52隨滑動刀塊5一同移動,接觸工件4側沿后,繼續移動可將工件4從成型面21側向頂出,方便后續取出工件4。該側成型退料結構簡單,加工方便,可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側成型退料結構還包括限位塊7,限位塊7固定在下模板1 上,限位塊7與滑動刀塊5抵接。通過設置限位塊7,可限制滑動刀塊5 的滑動距離,避免驅動裝置6將滑動刀塊5移動距離過遠,容易導致工件 4掉落,造成取件不便。
進一步地,側成型退料結構還包括導滑板8,導滑板8固定在下模板1 上,滑動刀塊5與導滑板8滑動配合。通過設置導滑板8可降低滑動刀塊 5對下模板1的磨損,降低維修成本。導滑板8與滑動刀塊5為滑動配合,具體地,可以在導滑板8上設置導向凹槽(未表示)與滑動刀塊5底部設置的凸臺(未表示)配合,可限制滑動刀塊5的移動方向,并避免沖壓時對驅動裝置6造城沖擊,降低驅動裝置6驅動滑動刀塊5的精度。
如圖2所示,進一步地,滑動刀塊5還設有凹槽53,凹槽53位于支撐塊51和擋塊52之間。通過設置凹槽53,可放置帶有翻邊的工件4,同時也可以對滑動刀塊5上的工件4進行沖壓、翻邊,增加了該結構的功能。
進一步地,支撐塊51和擋塊52均設有與驅動部61螺接的安裝孔54,安裝孔54的位置高于凹槽53的底面。兩安裝孔54位于凹槽53的兩側,驅動部61穿過凹槽53與兩安裝孔54螺接,提高了擋塊52的強度,避免擋塊52推動工件4時,擋塊52受力變形。優選地,支撐塊51的安裝孔 54為螺紋孔,擋塊52的安裝孔54為通孔,使用螺紋孔配合通孔可以提高裝配的效率。
進一步地,驅動裝置6為氣缸,氣缸為生產線常用動力裝置,通用性較強。
進一步地,滑動刀塊5為一體成型結構,可提高滑動刀塊5的結構強度,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