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鍛造行業,具體涉及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1、變速箱是汽車傳動系統的重要組成之一,而變速箱體則是變速箱總成的基礎件,用以保證變速箱中各零件的正確位置,承受著工作中載荷,故而對其質量和性能有著嚴格要求,一些細小的缺陷都有可能致其損壞,造成嚴重后果。
2、對于此類回旋體的鍛件,通常采用的工藝路線為:下料--加熱--鐓粗--終鍛--沖孔切邊--熱處理--拋丸--探傷--檢驗-入庫,其鍛造時,是將坯料放置在鍛造模具中,參考圖6,鐓粗高度為160mm左右,然后對其進行擠壓鍛造,按此工藝執行后,發現鍛件的圖示位置處,參考圖7,都會出現一道細長的夾印,肉眼可見,且如果夾印深度極深,完全無法返工修復,只得全部報廢處理,造成巨大損失,公布號cn107470527a公開了一種變速箱箱體的鍛造工藝,其解決了通過減輕車輛變速箱的重量以提高車輛性能的問題,但是其在鍛造時,是將圓柱形錠坯放入所述鍛造模具中,用沖頭沖壓錠坯,使坯料充滿整個模具形成長方體狀毛坯,其雖然解決了重量以及性能的問題,但是在鍛造過程中仍然存在如上所說問題;經多次試驗、各部門研究討論后發現,此夾印是變速箱體本身的特殊結構造成的,當金屬受擠壓充滿外變速箱體的外圈時,內壁仍有少部分未充滿,導致金屬回流,最終產生夾印。
3、因此,上述問題是在對變速箱體鍛造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徹底解決變速箱體上的夾印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下料--加熱--鐓粗--終鍛--沖孔切邊--熱處理--拋丸--探傷--檢驗入庫,所述下料工序中,選用碳素結構鋼坯作為原材料,鋼坯原料為圓棒形,其直徑為145~155mm,重量25~26kg;所述加熱工序中,坯料溫度控制在1170-1230℃;所述鐓粗工序中,將得到的鋼坯放置于鍛造模具上方并用沖頭對其進行沖壓拉伸,使坯料充滿整個模具形成毛坯件,鐓粗的高度為60-65mm;所述終鍛工序中,鍛后溫度控制在800℃以上,前四機打擊能量控制在30%;所述熱處理工序中,rm:650-800n/mm2,硬度hb205-245,金相等級1-4級。
3、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加熱工序中,將得到的下料件加入中頻感應加熱爐進行加熱。
4、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熱處理工序中,對鍛件先加熱至300℃~400℃預熱3h,再加熱至570℃保溫2h,放入油中冷卻至50℃~70℃出油空冷,再快速進行150℃低溫回火處理。
5、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熱處理工序后對鍛件進行滲硫處理,將鍛件投放至鹽浴中,進行電解滲硫處理,提高鍛件表面的耐磨性能。
6、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在下料工序之前還包括預處理步驟,將鋼坯表面的雜質通過打磨裝置進行打磨,去除鋼坯表面的雜質和缺陷,然后將打磨后的鋼坯進行多次清洗,烘干后,備用。
7、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拋丸步驟中,將鍛件依次進行打磨和噴丸,所述打磨包括圓磨和倒角打磨,拋丸則是將鍛件放入拋丸機內去除毛刺和氧化皮,再進行表面磷皂化處理,得到精確鍛造的鍛件產品工件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8、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探傷工序中,先噴淋磁懸液,然后通過探傷機進行磁探,并重復兩次,最后退磁得到成品后并進行檢驗。
9、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探傷工序中,要求鍛件各面100%無裂紋折疊,若有裂縫,用粉筆作出標記,放置待品區,打磨后再次探傷,探傷合格的工件對相應規格參數進行檢驗,將符合標準的發出入庫。與現有技術相比,
10、本發明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該鍛造工藝將變速箱體的成型過程由擠壓變為拉伸,徹底解決了變速箱體上的夾印問題,大幅降低了產品報廢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和合格率,避免后期返修;且該方法得到的變速箱箱體重量輕,提高車輛的性能,結構強度較高,能夠滿足車輛變速箱的力學性能。
1.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下料--加熱--鐓粗--終鍛--沖孔切邊--熱處理--拋丸--探傷--檢驗入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序中,選用碳素結構鋼坯作為原材料,鋼坯原料為圓棒形,其直徑為145~155mm,重量25~26kg;所述加熱工序中,坯料溫度控制在1170-1230℃;所述鐓粗工序中,將得到的鋼坯放置于鍛造模具上方并用沖頭對其進行沖壓拉伸,使坯料充滿整個模具形成毛坯件,鐓粗的高度為60-65mm;所述終鍛工序中,鍛后溫度控制在800℃以上,前四機打擊能量控制在30%;所述熱處理工序中,rm:650-800n/mm2,硬度hb205-245,金相等級1-4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工序中,將得到的下料件加入中頻感應加熱爐進行加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處理工序中,對鍛件先加熱至300℃~400℃預熱3h,再加熱至570℃保溫2h,放入油中冷卻至50℃~70℃出油空冷,再快速進行150℃低溫回火處理。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熱處理工序后對鍛件進行滲硫處理,將鍛件投放至鹽浴中,進行電解滲硫處理,提高鍛件表面的耐磨性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在下料工序之前還包括預處理步驟,將鋼坯表面的雜質通過打磨裝置進行打磨,去除鋼坯表面的雜質和缺陷,然后將打磨后的鋼坯進行多次清洗,烘干后,備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拋丸步驟中,將鍛件依次進行打磨和噴丸,所述打磨包括圓磨和倒角打磨,拋丸則是將鍛件放入拋丸機內去除毛刺和氧化皮,再進行表面磷皂化處理,得到精確鍛造的鍛件產品工件后進入下一道工序。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傷工序中,先噴淋磁懸液,然后通過探傷機進行磁探,并重復兩次,最后退磁得到成品后并進行檢驗。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箱體的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傷工序中,要求鍛件各面100%無裂紋折疊,若有裂縫,用粉筆作出標記,放置待品區,打磨后再次探傷,探傷合格的工件對相應規格參數進行檢驗,將符合標準的發出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