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銅包線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矯直機構較為復雜,而且占地面積大,導致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高,而且操作員需要進行頻繁的更換工位,增加了移動距離,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通過改變現有技術中的機構,利用加熱和加壓的方式對銅絲進行矯直,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包括機頭軸,所述機頭軸連接有支撐體,在所述支撐體的上方設有下模體,所述下模體與所述支撐體之間設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連接有加熱系統;在所述下模體的上方設有上模體,所述上模體上方通過帶狀加熱器連接有頂蓋,斜梁固定在所述上模體和所述頂蓋側部,所述斜梁上設有并行分布的壓桿。
[0006]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有加熱器,所述殼體上開設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所述殼體通過膨脹螺釘與所述下模體相接。
[0007]更進一步地,還包括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設有支撐螺釘,所述加熱器通過所述支撐螺釘和所述支撐座進行定位。
[0008]進一步地,在所述機頭軸上設有脈沖發生器,所述脈沖發生器連接有可變速電機。
[0009]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減輕了勞動強度,另一方面提升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加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0014]1、機頭軸;2、支撐體;3、脈沖發生器;4、隔熱層;5、下模體;6、上模體;7、頂蓋;8、斜梁;9、支撐座;10、支撐螺釘;11、膨脹螺釘;12、加熱器;13、壓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6]實施例
[0017]—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如圖1所示,包括機頭軸I,所述機頭軸I連接有支撐體2,在所述支撐體2的上方設有下模體5,所述下模體5與所述支撐體2之間設有隔熱層4,所述隔熱層4連接有加熱系統,通過所述加熱系統能夠對所述隔熱層4進行供熱。
[0018]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有加熱器12,所述殼體上開設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所述殼體通過膨脹螺釘11與所述下模體5相接,為了能使所述加熱器12保持特定的角度,以便熱量能夠快速地在所述隔熱層4上表面傳遞,請結合圖1和圖2,所述加熱系統還包括有支撐座9,所述支撐座9上設有支撐螺釘11,所述加熱器12通過所述支撐螺釘11和所述支撐座9進行定位,使所述加熱器12保持傾斜狀態。
[0019]在所述下模體5的上方設有上模體6,所述上模體6與所述下模體5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所述上模體6上方通過帶狀加熱器12連接有頂蓋7,斜梁8固定在所述上模體6和所述頂蓋7側部,所述斜梁8上設有并行分布的壓桿13,所述壓桿13通過氣缸能夠進行升降運動。
[0020]工作過程中,將銅絲從所述上模體6和所述下模體5之間的間隙穿過,如圖1所示,所述上模體6和所述下模體5中間為弧形結構,通過利用該弧形部位能夠使銅絲進行預拉伸,經過所述壓桿的垂直下壓,能夠瞬間形成水平結構,同時,由于所述加熱器12的作用,能使銅絲在高溫環境下變軟,以便所述壓桿進行成型作業。
[0021]為了能夠對所述上模體6和所述下模體5之間的間隙進行調整,通過利用所述機頭軸I能夠帶動所述下模體5遠離或者靠近所述上模體6,同時所述支撐體2、所述頂蓋6能夠分別對所述下模體5和所述上模體6形成有效的防護,并且起到安全作用,防止出現高溫燙傷現象。
[0022]進一步地,在所述機頭軸I上設有脈沖發生器3,所述脈沖發生器3連接有可變速電機,通過所述脈沖發生器3能夠獲知所述銅絲的性能,以便進行溫度的調整。
[0023]通過以上技術方案,能夠實現對銅絲的快速矯直,在矯直的過程中,其能夠進行精準控制,滿足不同直徑的加工需求,同時通過所述脈沖發生器能夠起到監控作用,以便操作員根據需要做出及時調整。
[0024]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頭軸,所述機頭軸連接有支撐體,在所述支撐體的上方設有下模體,所述下模體與所述支撐體之間設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連接有加熱系統;在所述下模體的上方設有上模體,所述上模體上方通過帶狀加熱器連接有頂蓋,斜梁固定在所述上模體和所述頂蓋側部,所述斜梁上設有并行分布的壓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系統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內設有加熱器,所述殼體上開設有空氣入口和空氣出口,所述殼體通過膨脹螺釘與所述下模體相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上設有支撐螺釘,所述加熱器通過所述支撐螺釘和所述支撐座進行定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頭軸上設有脈沖發生器,所述脈沖發生器連接有可變速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加工銅絲的矯直機構,包括機頭軸,所述機頭軸連接有支撐體,在所述支撐體的上方設有下模體,所述下模體與所述支撐體之間設有隔熱層,所述隔熱層連接有加熱系統;在所述下模體的上方設有上模體,所述上模體上方通過帶狀加熱器連接有頂蓋,斜梁固定在所述上模體和所述頂蓋側部,所述斜梁上設有并行分布的壓桿,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現有技術中的機構,利用加熱和加壓的方式對銅絲進行矯直,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
【IPC分類】B21F1/02
【公開號】CN205253979
【申請號】CN201521107265
【發明人】湯金海, 湯彩萍
【申請人】江蘇鑫海銅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