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磨削切削刀片的方法

文檔序號:3416310閱讀:61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磨削切削刀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齒輪和其它有齒物品用的切削刀具。尤其是,本發明涉及磨削切削刀具的一方法。
背景技術
當在形成一切削刀片的一切削刀片坯料上開始產生所需的表面和/或邊緣、或者磨削(磨銳)一磨損的切削刀片以將表面和/或邊緣恢復到它們的原來狀態時,通常進行對切削刀片坯料或切削刀片的磨削。
在齒輪和其它有齒物品,尤其是圓錐齒輪和準雙曲面齒輪的制造中,一般使用通常從一段棒材、例如高速鋼(HSS)或硬質合金形成的、被稱為“桿型”切削刀片的諸切削刀片。
主要有兩種桿型切削刀片。有一些切削刀片,它們在磨銳時僅要求磨削兩側輪廓表面(壓力角側和后角側),以便恢復刀片的相應的刀削刃和后角刃。在授予Blakesley的美國專利4,575,285、授予Clark等人的美國專利6,004,078或授予Stadtfeld等人的美國專利6,120,217中能夠看到這些刀片的例子。
通常發現的其它類型是除了磨前兩側輪廓表面之外還要求磨前切削刀片的前刀面,以便恢復切削刃和后角刃的那些切削刀片。在授予Kotthaus的美國專利4,183,182中能夠發現這些切削刀片的一個例子。
磨削上述諸類型切削刀片的任一種通常使用兩種方法,即成形磨削法和生成磨削法。在成形磨削中,一磨輪具有被修整進入該輪的一所需的刀片幾何形狀。對著切削刀片插入磨輪,在切削刀片上產生修整的形狀。在授予Ellwanger等人的美國專利4,144,678和授予Hunkeler的美國專利3,881,889或上述的美國專利4,183,182中能夠見到這種磨削例子。例如上述那些加工工藝存在一個大的接觸面積,這可以導致顯著的熱量積聚,這熱量積聚會造成刀具的燒損和/或磨輪的迅速退化,尤其是如果采用了急速的磨削加工(即較高的坯料去除速率或每次磨輪通過去除大量的坯料)。
在生成磨削中,使用具有一簡單輪廓形狀的一磨輪磨削切削刀片。磨削的輪廓表面與切削刀具之間的相對運動在切削刀具上產生所需要的幾何形狀。在授予Pederson等人的美國專利5,168,661或授予Pedersen等人的美國專利5,480,343中能夠發現通過具有一粗加工段和用于精加工磨削的一簡單輪廓形狀段的杯形磨輪進行的生成加工的例子。在這些類型的加工工藝中,精加工輪廓形狀還表示了與切削刀片接觸的一有效的總面積,從而再次呈現了不僅是切削刀片燒損的危險和磨輪的退化,還顯示了很大的磨損。由于對于精加工操作使用簡單輪廓形狀,急速的磨削加工可以對磨輪和/或切削刀片造成損壞和要求精加工輪廓的頻繁修整,以恢復被磨損的表面,以便保持一可接受的輪廓形狀。
授予Konersmann的美國專利4,488,381傳授了一種使用一磨盤的磨削切削刀片的方法,該磨盤沿著一磨輪的一表面運行和使用磨盤的圓形邊緣從切削刀片去除材料。對于磨削僅使用磨盤的一磨削邊緣,以及當磨盤被磨損時使磨盤沿側向移動,使磨盤更靠近一切削刀具,以致可以再次產生充分的磨料作用。
發明概要本發明包括一種用具有第一和第二磨削刃的一磨輪磨削切削刀片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用第一磨削刃粗磨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和用第二磨削刃精磨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
本發明還包括在一切削刀片的切削廓形表面上形成主后角面和次后角面(relief surface)的一方法。主后角面從切削刃延伸到該切削刃的朝內的一位置,按照對于切削刀片的那特定側規定的標稱切削后角定向。次后角面從主后角面的朝內邊緣向刀片的后面延伸。次后角面以一后角取向,該后角等于或大于切削刀片的那側所要求的標稱后角。
附圖簡述

圖1是用于執行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的一機床的示意圖。
圖2是用于執行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的一較佳磨輪的側視圖。
圖3是圖2的磨輪的橫剖視圖。
圖4是圖3的一徑向朝外部分的放大圖。
圖5(a)、5(b)、5(c)和5(d)示出了為了磨銳一切削刀片僅要求磨削它的諸側表面的磨削順序。
圖6(a)、6(b)、6(c)、6(d)和6(e)示出了為了磨銳一切削刀片要求磨削它的諸側表面和前表面的磨削順序。
圖7(a)、7(b)和7(c)示出分別用于在一典型的切削刀片上的頂、廓形和肩后角面的磨輪傾斜角φtip、φprof、φsh。
圖8示出了賦于在垂直于切削刀片后角面的一剖面內的該后角面的凹入曲率。
圖9(a)和9(b)分別示出了一典型的切削刀片的關于壓力角側的標稱側后角β和標稱頂后角λ。
圖10(a)和10(b)示出了在用一圓柱形磨輪磨削時可能產生的不希望有的刀片表面曲率的例子。
圖11示出了克服了圖10(a)和10(b)中所示的不希望有的刀片表面狀態的一磨削方法。
圖12(a)、12(b)、12(c)和12(d)示出了在單個后角面磨削與主/次后角面磨削之間精加工坯料體積中的差異。
最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在本發明中應理解術語“磨削切削刀片”是指包括那些磨削加工過程,其中,最初磨削一切削刀片坯料以產生在其上的所需的諸表面(例如壓力角、后角、頂后角、前角等)和在這些表面上的刃狀態(例如切削刃、后角刃等)以及磨削現有的諸切削刀片表面以恢復所需的表面幾何形狀和刃狀態(即磨銳)。
在圖1中示意地示出了用于執行本發明的一較佳的磨銳或磨削機床。該機床是仿形磨削型和是具有計算機數控(CNC)的機床,下面將予以描述。這類機床在本領域是已知的,是可以買到的,例如紐約州Rochester的The GleasonWorks制造的300CG CNC切削刀片磨銳機床。
該機床包括在其上通過諸導軌或軌道(未示出)安裝一刀架3的一基座2。刀架3在導軌上、沿著機床基座2沿Y方向(Y軸線)運動。一刀具立柱4位于刀架3上,刀具導軌5通過諸軌道或導軌安裝于該立柱,用于在垂直于刀架3的Y軸線的Z方向(Z軸線)運動。一刀具頭6固定于刀具導軌5,并安裝了用于相對刀具頭旋轉的、例如一磨輪7的一適當的去除坯料的刀具。磨輪7可圍繞一軸線B轉動和它被通過適當的減速齒輪系9起作用的一電動機8驅動。
同樣,通過導軌或軌道(未示出)安裝于機床基座2的是一第一工件架10,該第一工作架可沿著機床基座2、沿垂直于Y軸線和Z軸線的一X方向運動。一第二工件架11可樞轉地安裝于第一工件架10和可圍繞一軸線C樞轉。固定于第二工件架11是工件立柱12,在該立柱中軸頸支承一主軸(未示出),用于圍繞軸線A轉動和由電動機13驅動。一刀片保持件14可釋放地安裝于主軸,用于圍繞軸線A旋轉。
由通過減速齒輪系和循環滾球螺桿傳動裝置(recirculating ball screw drive)(未示出)起作用的相應的諸驅動電動機(未示出)產生沿著各相互垂直的軸線X、Y和Z的刀具7和刀片保持件14的相對運動。由一驅動電動機(未示出)產生第二工件架11圍繞軸線C的樞轉,該電動機通過一蝸桿起作用,該蝸桿與由可樞轉的工件架11裝載的一蝸輪相嚙合。上述諸組件能相互單獨運動或可以相互同時運動。
除了刀具驅動電動機8之外,各相應的驅動電動機與作為一CNC系統的一部分的一直線的或旋轉的編碼器相關聯,CNC系統按照對一計算機輸入的輸入指令控制各驅動電動機的工作。諸編碼器對計算機提供關于各可動的機床軸線的實際位置的反饋信號。用于控制沿著諸規定的路徑的多個機床軸線的運動的CNC系統是普通型的。該技術系統的這狀態結合在該機床中,以控制磨輪和切削刀片沿著或圍繞所選的諸軸線、沿著所需的路徑運行的相對運動,用于按照本發明的加工過程磨削(例如磨銳)桿型切削刀片。
圖2-4示出了用于執行本發明加工工藝的一較佳磨輪的例子。在圖2中以側視圖示出了磨輪20,該磨輪包括一旋轉軸線T、例如鋼或鋁制造的一本體部分22以及由包括例如樹脂粘合的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CBN)制成的磨料的一周邊磨料磨削部分24。磨輪20還包括用于將磨輪20定位于一磨床,例如圖1所示的機床的一刀具主軸上的一中心孔26。圖3是磨輪20的橫剖視圖,顯示了包含軸線T的一橫剖面。磨輪10的一徑向朝外部分被圈出,如圖28所示,圖4中的放大圖形示出了磨輪20的這部分。
在圖4中,示出了磨料磨輪部分24,該部分包括一第一側面30、一第二側面32和一最外表面34。第一側面30和最外表面34的相交處形成了一第一磨削刃36,第二側面32和最外表面34的相交處形成了一第二磨削刃38。
已經發現通過確定諸磨削刃的一個(例如36)用于粗磨削加工和另一磨削刃(例如38)用于精磨削加工,就不大需要進行頻繁的修整操作(也就是將磨輪整修至它的原來形狀)。這是由于在粗磨削期間用相同的磨削刃去除大量材料,同時保持用于精磨削的另一磨削刃。由于不需要用同一磨削刃進行精磨削,所以能夠長時期地用相同磨削刃進行粗磨削。即使粗磨削刃開始顯示磨損的信號,由于粗磨削不必要在磨輪上保持如用同一磨削刃進行細磨削所要求的一精確磨削形狀,連續使用關于粗磨削的磨削刃仍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由于沒有用精磨削刃進行粗磨削,對于一磨削刃的有限的精磨削造成該特定磨削刃持續去除少量的坯料材料。因此,在精磨削刃上幾乎沒有磨損,在所需的兩整修操作之間能夠經過很長的時期。事實上,在需要修整精磨削刃之前可以在粗磨削刃上進行多次整修操作。
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縮短了磨削一切削刀片的時間。這是由于在該磨輪與一切削刀片之間僅有一較小的接觸面積。由于僅使用磨輪的刃,確定了一較小的接觸面積。這一較小的接觸面積降低了熱量積聚,因此能夠使磨輪相對于切削刀片較快的相對運動(例如磨輪沿著切削刀片的較快的運動),從而能夠實現較快的磨削周期。
同樣,對于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由于對于任一磨削刃36、38僅需要修整相應的側表面30、32和磨削刃36、38附近的最外磨削表面34的區域,所以縮短了用于修整磨輪所要求的時間。由于這些區域較小,所以修整恢復任一磨削刃36、38要求一修整工具越過較小區域,從而能使修整周期持續時間縮短。
圖5(a)-5(d)示出了一磨削周期的一例子,其中示出了僅要求磨削側面、用于磨銳的一切削刀片40。在圖5(a)中,粗磨削刃36越過頂表面42、沿著切削廓形表面44(即壓力角側)運行和越過切削刀片的肩部46。在圖5(b)中,然后重新定位切削刀片40和粗磨后角廓形表面(即后角側)。如圖5(c)所示再次重新定位切削刀片40,精磨削刃38沿著頂表面、切削廓形表面44和肩部46。最后,如圖5(d)所示,定位切削刀片40,使精磨削刃38沿著后角廓形表面48運行。
圖6(a)-6(e)示出了另一例子,其中示出了要求磨削側表面和前表面、用于磨銳的一切削刀片50。在圖6(a)中,粗磨削刃36越過頂表面52、沿著切削廓形表面54(即壓力角側)運行和越過切削刀片50的肩部56。在圖6(b)中,然后重新定位切削刀片50和粗磨削后角廓形表面58(即后角側)。如圖6(c)所示,重新定位切削刀片50,以用粗磨削刃36磨削前表面60。如圖6(d)所示,再重新定位切削刀片50和精磨削刃38沿著頂表面52、切削廓形表面54和肩部56運行。最后,如圖6(e)所示,定位切削刀片50,使粗磨削刃38沿著后角廓形表面58通過。
較佳地使用帶有一基本圓柱形的一磨輪(圖2、3或4),以便獲得用本發明的方法磨削一切削刀片所要求的較短時間的優點。由于該輪的圓柱形狀和該輪相對于進給方向沿著刀片表面的傾斜角度在切削刀片上產生的后角面將是凹入的。在圖7(a)、7(b)和7(c)中,示出了在一典型刀片62上關于頂、廓形和肩后角面的磨輪傾斜角分別為φtip、φprof、φsh。箭頭Ftip、Fprof和Fsh表示在各情況下的磨輪進給方向。
圖8總地示出了對于刀片后角面、在垂直于該表面的一剖面內產生的凹入曲率。該曲率是在接觸刀片的磨輪刃處的磨輪半徑Rs和磨輪傾斜角φ的一函數。在垂直于后角面的一平面內,相同的曲率半徑Re約等于Re=Rs/sinφ(公式1)這公式示出了切削刀片后角面的相當的諸曲率半徑隨著磨輪傾斜角φ變大,或隨磨輪半徑Rs變小而變小(即較明顯)。
通常用很特定的諸切削后角(通常對壓力角側、后角側和頂表面明確地指定)設計切削刀片。一典型刀片的壓力角側的標稱側后角在圖9(a)中示為β。雖然沒有示出,一較小的后角存在于另一側(后角側66)。圖9(b)示出了頂表面67的標稱頂后角γ,它通常在一裝配好的刀具中相對于包含刀片頂端的一平面形成。相對裝配好的刀具的軸線形成刀片傾斜角度η。在切削刃70處需要側后角(side reliefangle)和頂后角(top relief angle),以產生所需的切削作用和由齒輪或小齒輪切削作用所確定的刀片磨損特性。
同時,確定諸切削后角,以提供在延伸至刀片后面的刀片表面和被機加工的輪齒狹槽之間的適當的間隙。但是,如果諸刀片后角面具有凹入曲率,那么僅可以獲得對于這些要求的一個折衷方案。即,如果在刀片的切削刃處保持后角要求,那么延伸至刀片的后面的刀片材料的一很大部分將妨礙后角面間隙要求。圖10(a)示出了這情況,該圖畫出了通過一刀片的壓力角后角面的一垂直剖面,如圖7(b)中的各平面Ppact。在切削刃70處保持了切削側后角要求βact=βnom,但是朝刀片74的后面延伸的、留在刀片上的額外的材料可以在切削期間引起與齒輪狹槽之間的干涉。
在用本發明的加工工藝進行磨削時,如果改變后角曲率以使沿著延伸至刀片的后面的整個后角面滿足間隙要求,那么切削后角β將是不正確的。圖10(b)示出了這情況,該圖畫出了通過一刀片的壓力角后角面的一垂直剖面,如圖7(b)中的各平面Pprof。在這情況下,從切削刃70延伸到刀片74的后面的刀片材料不延伸超過由標稱后角確定的后角面設計包絡線72,從而滿足側間隙標準。但是,在切削刃處的后角βact不等同于標稱后角βnom。這會削弱該刀片的預定的切削作用。
圖10(a)和10(b)中示出的幾何圖形折衷方案也應用于刀片的其它后角面,例如頂部67和肩部68(圖9(a))。在刀片頂部的情況中,例如,諸圖形將相對于圖7(a)中的垂直剖面Ptip說明,頂角λnom和λact將代替后角βnom和βact。在諸后角面之間的主要差別是所產生的凹入曲率的數值,這是由于使用在這些相應表面上的不同的磨輪傾斜角度所產生,以及例如由公式1所決定。由此,能夠理解在切削刀片頂部和肩表面上的后角面曲率通常是較顯著的,在那里對于使用如上所述的一圓柱形磨輪和進給運動的任何加工工藝來說磨輪的傾斜角度是較大的。取決于切削作用,這可以引起關于切削作用或刀片側間隙的性能方面的顯著下降。
已經發現在通過后角面曲率綜合考慮了切削作用和/或側間隙的情況中,在一個或多個切削輪廓表面上形成主和次后角面是有利的。主后角面從切削刃延伸至該切削刃的朝內的一位置處,同時次后角面從主表面的內邊緣延伸至刀面的后表面。當與具有第一和第二磨削刃的的一磨輪結合使用時,通常由該輪的粗加工刃產生次表面,同時通常由該輪的精加工刃在一單獨的加工工藝中完成主表面。
由于可以在粗加工與精加工過程之間改變磨輪對切削刀片的定向,因此能夠控制產生在主和次表面上的彎曲部分的取向,以滿足沿著整個刀片后角面的間隙要求。同樣,由于能夠將主表面的寬度從切削刃到后面制成相對于刀片的寬度更小些,從而能夠顯著地降低在標稱的和切削刃處的實際的切削后角之間的誤差。
圖11示出了這方法。該圖示出了通過一刀片的壓力角后角面的一垂直剖面,如圖7(b)中的各平面Pprof。對于主表面78和次表面80的相等的曲率半徑Re1和Re2類似于圖10(a)和10(b)中的Re,但是對于主和次表面的曲率中心是不同的。側后角面輪廓的主段或次段都不延伸超過由標稱的后角所形成的間隙包絡線72。并且,由于相對較短的主表面寬度Lp,從而切削刃后角很接近所需的標稱后角,即βact=βnom,從而消除了否則可能由于側間隙和/或切削刃后角誤差發生的切削性能問題。
圖11的方法同樣能很好地應用于刀片的其它后角面,例如頂部和肩部。在刀片頂部的情況下,例如相對于圖7(a)中的垂直剖面Ptip將采用圖11,以及頂角λnom和λact將代替后角βnom和βact。由此,該方法能使磨削加工過程滿足切削刃后角和沿著整個刀片輪廓的間隙要求,包括頂、廓形和肩部。
如前面所指出,對于磨輪上一刀刃的有限的精磨削造成該特定刃的較少磨損,因此延長了在兩修整操作之間的間隔時間。甚至當主和次后角面的對策任選地施加于本發明的方法時仍然提高了修整頻率的優越性。只要首先磨削次表面,在精磨主表面期間去除的材料體積甚至比在單個后角面情況中的要少。縮小的精磨坯料體積減少了在精磨刃上的磨損,因此允許不太頻繁的修整。
圖12(a)-12(d)示出了在單個后角面和主/次后角面情況之間的精磨坯料體積的差異。圖12(a)示出了在粗加工期間、在通過一刀片的后角面的一垂直剖面(按照圖7中的平面Ptip、Pprof或Psh)中去除的坯料為交叉剖面線區域82。由該區域82所代表的坯料體積通常為在一再磨銳操作期間要去除的總坯料體積的約80%。在一次粗磨過程中較佳地去除這體積,但能夠用一個以上的粗磨過程去除。曲線84代表了在最后粗加工期間磨輪的粗磨銷刃的周邊。然后,在刀片上進行一次精磨以精磨從切削刃至后面的整個后角面。這被畫在圖12(b)中,其中交叉剖面線區域86代表用磨輪的精磨削刃去除的其余材料,如曲線88所示。對應于區域86的材料體積通常為整個該去除坯料的約20%。
圖12(c)和12(d)示出了當分別在刀片上磨削次和主后角面時磨輪的粗和精磨削刃如何導致顯著縮小精磨削坯料體積的類似的形式。在圖12(c)中,在次表面粗加工期間去除的坯料被示為交叉剖面線區域92。區域92所表示的坯料體積通常為在一再磨銳操作中去除的總坯料體積的約95%至98%。較佳的是在一粗磨削過程(raw grinding pass)中去除這體積,但是不局限于一次過程。曲線94代表了在最后粗加工操作中磨輪的粗磨削刃的周邊。圖12(d)中所示的粗加工過程被設計用于沿著整個后角面寬度的一小部分去除材料。交叉剖面線區域96代表了用如曲線98所示的磨輪的精磨削刃去除的其余材料。要求產生主表面所去除的體積通常為總的去除的坯料量的約2%至5%一-基本上小于在前一種情況中的去除量。
當設置為形成主和次后角面時,帶有第一和第二磨輪刃的本發明的方法導致了進一步的優越性,類似于授予Pedersen等人的美國專利5,304,558中所揭示的情況。即,如以上用圖12(a)-(d)解釋的,縮小的精加工坯料體積導致了在精磨削期間的磨削力的減小。因此,基本消除了否則由于大的和/或變化的磨削力可能引起的外形誤差,以及在切削刃處形成的邊緣或毛邊顯著地變得減小了。
當與具有第一和第二磨削刃的磨輪結合使用時,用主和次后角面形成切削片的方法能夠(1)用這方法生產的切削刀片在切削刃處具有幾何形狀正確的后角,同時提供了延伸至刀片的后面的的側后角,(2)由于在主表面精加工期間去除材料的減少更加延長了磨輪修整間隔時間,(3)磨削力消除了外形誤差,以及(4)在切削刃處形成的邊緣或毛邊較小。
雖然參照較佳實施例已敘述了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本發明不局限于其特定情況。本發明應包括對于本領域的那么熟練人員將是明顯的、主題內容是有關的、不偏離本發明的原理和范圍諸修改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在一切削刀片上磨削多個表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一切削刀片定位在一磨床上,所述磨床包括具有一第一磨削刃和一第二磨削刃的一磨輪,粗磨一個或多個所述表面,精磨一個或多個所述表面,其中,用所述第一磨削刃進行所述粗磨和用所述第二磨削刃進行所述精磨。
2.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表面包括一切削輪廓表面和一后角輪廓表面。
3.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表面包括一切削輪廓表面、一后角輪廓表面和一前表面。
4.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輪呈一圓柱形和包括具有一第一側面、一第二側面和一最外表面的一周邊磨料磨削部分,所述第一磨削刃由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最外表面的相交處形成,所述第二磨削刃由所述第二側面和所述最外表面的相交處形成。
5.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輪在磨削期間沿一進給方向沿著一表面運動,其中,所述磨輪在沿著該表面進行所述運動期間在相對于所述進給方向以一傾斜角度取向,從而在切削刀片上產生具有一凹入形狀的一表面。
6.如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上形成一主后角面和一次后角面,所述主后角面從一切削刃延伸到該切削刃的朝內的一位置和所述次后角面從該朝內的位置延伸到該切削刀片的一后表面。
7.如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切削輪廓表面和一前表面的中至少一表面上形成所述主后角面和所述次后角面。
8.如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磨輪的粗磨削刃形成所述次后角面,用磨輪的精磨削刃形成主后角面。
9.如權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磨削刃去除從所述至少一表面要去除的預定的坯料體積的95-98%,所述精磨削刃去除從所述至少一表面要去除的預定的坯料體積的2-5%。
10.如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粗磨削期間和在精磨削期間所述磨輪沿一進給方向沿著一表面運動,其中,在所述粗磨削期間和在所述精磨削期間以不同的所述傾斜角度相對于所述進給方向以一傾斜角度取向,從而所述主后角面和所述次后角面具有相等的曲率半徑、具有不同的曲率中心。
11.一種磨削切削刀片用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一旋轉軸線的和包括位于從所述軸線沿徑向朝外位置的磨料的一圓柱形磨輪,所述磨料形成所述磨輪的一周邊部分,該磨料周邊部分包括相對的第一和第二側面和一最外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側面和所述最外表面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一磨削刃,所述第二側面和所述最外表面的交界處形成一第二磨削刃;將所述磨輪定位在一切削刀片磨床上;在所述磨床上定位一切削刀,所述切削刀片具有要去除的一個或多個表面;用所述第一磨削刃和所述第二磨削刃中的一個粗磨所述一個或多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用所述第一磨削刃或所述第二磨削刃中的另一個精磨所述一個或多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
12.如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表面包括一切削輪廓表面和一后角輪廓表面。
13.如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個或多個表面包括一切削輪廓表面、一后角輪廓表面和一前表面。
14.如權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上形成一主后角面和一次后角面,所述主后角面從一切削刃延伸至該切削刃的朝內的一位置,所述次后角面從該朝內位置延伸到該切削刀片的一后表面。
15.如權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磨削輪的粗磨削刃形成所述次后角面,用該磨輪的精磨削刃形成該主后角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一種具有第一(36)和第二(38)磨削刃的磨輪(20)磨削切削刀片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用第一磨削刃(36)粗磨削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用第二磨削刃(38)精磨削該切削刀片的至少一表面。
文檔編號B24B1/00GK1628011SQ03803430
公開日2005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7日
發明者E·G·穆恩特 申請人:格里森工場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夏河县| 泸水县| 博客| 闵行区| 句容市| 芦溪县| 永修县| 邮箱| 民勤县| 鄯善县| 古蔺县| 衡山县| 临夏县| 墨竹工卡县| 涪陵区| 永新县| 海城市| 尼玛县| 固镇县| 万全县| 德保县| 宣化县| 苍溪县| 苏尼特右旗| 大同县| 广元市| 石柱| 即墨市| 长治县| 石狮市| 武定县| 西乌珠穆沁旗| 嵩明县| 安泽县| 禹城市| 永德县| 江孜县| 页游| 太仓市| 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