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 屬于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由于銅熔液澆鑄溫度很高,壓鑄的澆鑄溫度超過110(TC。在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的壓鑄過程中,'壓室是最先接觸高溫銅液的部位,而現有鑄鋁轉子壓鑄機的壓室無法滿足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的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的較高溫度對壓室材料及壓室預熱溫度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尋找適合于高溫壓鑄的壓室材料,同時通過壓室設計、潤滑劑的使用等方面延長壓室的壽命。經文獻檢索,未見與本實用新型的相同的報道。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利用率高,成本低的鑲 塊式壓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的壓室由部件(1)、與部件(1) 連接的可更換部件(8)、置于壓室中的沖頭(6)組成,其中a. 由于可更換部件(8)和部件(1)受熱程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具有差異 性的壓室部件.這樣可通過替換可更換部件(8)的方式,延長壓室的壽命,降低制造成 本。b. 部件(1)的上方開有抽真空口 (2),可實現真空壓鑄或是局部排氣,提高產品 合格率;可更換部件(8)的上方開有澆口 (3)。c. 壓室下半部體壁中集中安裝有數根加熱棒(9)及一根帶熱電偶的加熱棒(7), 對壓室進行不平衡預熱。d. 由于粉體潤滑劑的附著性差,為了實現無水基粉體或顆粒潤滑劑能均勻附著在壓室和柱塞表面而起到較好的潤滑效果,擴大了可更換部件(8)后端與沖頭(6)之間的 間隙(5),間隙(5)不能超過沖頭,否則會卡住沖頭,同時在可更換部件(8)上還均 勻開有多個粉體或顆粒潤滑劑進口 (4)。本實用新型具有利用率高,使用壽命,生產成本低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可更換部件(8)沿粉體或顆粒潤滑劑進口 (4)中心剖開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僅局限于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壓鑄純銅或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的壓室由部件(1)、與 部件(1)連接的可更換部件(8)、置于壓室中的沖頭(6)組成;其中a.可更換部件(8)采用德國KIND、美國HAYNES公司生產的具有高韌性和高抗溫 度突變性的模具鋼制備,部件(1)采用常規的H13等熱作模具鋼制備。b.部件(1)的上方開有抽真空口 (2),用于氣體保護或實現真空壓鑄,還可用 于局部排氣。可更換部件(8)上方開有澆口 (3)。c. 壓室的加熱方式采用不平衡加熱方式,在壓室下半部體壁中置一根帶熱電偶的加 熱棒(7)及數根加熱棒(9),哮樣設置不僅能夠準確地得到壓室被加熱的溫度,同時 也可以實時監控加熱棒的發熱溫度,從而延長加熱棒的壽命。加熱棒(9)采用耐高溫(《750°C)加熱棒,所使用的加熱導線采用耐高溫線(》600°C)。d. 為提高壓室和沖頭(6)針對粉體或顆粒潤滑劑潤滑效果,擴大了可更換部件(8) 后端與沖頭(6)之間的間隙(5),間隙(5)不能超過沖頭(6),否則會卡住沖頭(6), 同時在可更換部件(8)上還均勻開有多個粉體或顆粒潤滑劑進口 (4)。上述部件制成后,按附圖所示的連接關系裝配后得到本實用新型。 使用時通過壓室上的帶熱電耦的加熱棒(7)及數根加熱棒(9)對壓室預熱,通 過部件(1)的上方開的抽真空口 (2)對壓室抽真空;隨后將粉體或顆粒潤滑劑用粉體 或顆粒潤滑劑用常規的專用供應裝置經多個潤滑劑進口 (4)噴入可更換部件(8)的間 隙(5)中,通過沖頭(6)的運^J均勻潤滑壓室和沖頭(6)。 使用表明,本實用新型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其特征在于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由部件(1)、與部件(1)連接的可更換部件(8)、置于壓室中的沖頭(6)組成;其中壓室下半部體壁中置有數根加熱棒(9)及一根帶熱電耦的加熱棒(7);部件(1)的上方開有抽真空口(2);可更換部件(8)上開有澆口(3)、環形間隙(5)及均勻分布的多個粉體或顆粒潤滑劑進口(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鑄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屬于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技術領域。純銅及高含銅合金感應式電機銅鼠籠轉子壓鑄模的壓室由部件(1)、與部件(1)連接的可更換部件(8)、置于壓室中的沖頭(6)組成;其中壓室下半部體壁中置有數根加熱棒(9)及一根帶熱電耦的加熱棒(7);部件(1)的上方開有抽真空口(2);可更換部件(8)上開有澆口(3)、環形間隙(5)及均勻分布的多個粉體或顆粒潤滑劑進口(4)。本實用新型具有利用率高,使用壽命,生產成本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1091909SQ200720104929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4日
發明者付志華, 勝 周, 弘 徐, 旭 楊, 楊紅梅, 棟 梁, 勤 王, 白雙建, 禹建敏, 鄧陳興, 芝 靳, 黃善富 申請人:云南銅業壓鑄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