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鐵機噴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漿裝置,尤其是一種鑄鐵機噴漿裝置,屬于鑄 造設備的設計與制造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在運行的鑄鐵機上,需要向鑄模內源源不斷地噴涂一層隔離層,以便 使鑄鐵機所鑄的鐵塊能夠在預定位置脫膜,以保證鑄鐵生產的正常進行。 但現有的噴漿裝置存在下列問題 一是耗電,易堵管由于噴漿方式是由 漿泵直抽直噴,這樣在整個鑄造過程中,只要鑄鐵機運轉,漿泵就一直工 作著,故耗電高;另噴漿時是由一個漿泵供二臺鑄床直噴,造成二臺鑄床 噴漿壓力不均,并因遠點壓力低造成諸管而不能噴漿。二是漿料附著力差, 勞動強度大,不安全由于采用漿管直抽直噴,漿料濃度大易堵漿管,故 只能配成稀濃度漿料,同時直噴量大,易造成反彈,因此,漿料難于附著 在模壁上,使隔離效果變差,造成脫模率低下,并帶來人工補充脫膜的勞 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安全事故頻繁等不足。三是鑄模損壞嚴重,成本 高由于直抽直噴的噴射量較大,易使過熱的空模驟冷而造成鑄模斷裂, 從而增加鑄鐵成本。因此,完全有必要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附著力強,脫 膜效果好,脫膜位置準確的鑄鐵機噴漿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鑄鐵機噴漿裝置,包括儲漿 槽,其特征在于在儲漿槽內設有其內帶空腔的噴漿葫聲,噴漿葫盧壁上設 有與其內的空腔連通的進漿口,噴漿口和進氣口,且進氣口與供氣管相連,噴漿口與噴管相連。以便利用壓縮空氣的氣流,將漿料均勻地噴射到鑄膜 內壁上。所述噴漿葫蘆為一錐體,置于儲漿槽的漿液中,以便直接取漿噴射。所述進漿口設置在錐體底部,并沿底部周邊設置多個,以便進漿。所述進氣口設置在錐體底部,并在底部的中間位置設置一個,以便壓縮空氣進入錐體內的空腔后,使之形成負壓空腔而將外部的漿料經進漿口 吸入其內。所述噴漿口設置在錐體頂部,并與鑄模下方的噴管相連,以將吸入的 漿料經噴管噴到鑄膜內壁上。所述噴漿葫蘆及其上噴管數量的設置,可根據鑄模內壁的尺寸設置多 個,具體數量的確定以能夠實現均勻噴漿為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 方便地利用壓縮空氣的氣流,將隔離用漿料均勻地噴涂到鑄模內壁,噴涂 用的漿料量少,無反彈,且在鑄模內壁上的附著力強,在鑄鐵完成后,保 證鑄鐵能在預定位置準確脫模,無需再用人工進行補充脫模,從根本上解 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耗電高,易堵管,漿料附著力差,勞動強度大且不安 全,鑄模損壞嚴重,成本高等諸多不足。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噴漿葫蘆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l為漿料調配槽,2為料泵,3為漿料輸送管,4為儲漿槽,其內固定 有噴漿葫蘆5組,且噴漿葫蘆5組沒入漿料中,噴漿葫蘆5為一帶空腔11 的錐體,其底部周邊設有六個與空腔ll連通的進槳口 10,中間設有與壓縮 空氣供氣管8相連的進氣口 9,頂部設有與噴管6相連的噴漿口 12。工作 時,先將調配好的漿料用泵2從漿料調配槽1中經輸送管3打入儲漿槽4 中,啟動空壓機經管8、進氣口9輸送壓縮空氣到噴漿葫蘆5的空腔11內, 從而使空腔11形成負壓區域,再漿料經進漿口 lO吸入空腔ll,漿料借助 壓縮空氣的氣流經噴漿口 12、噴管6噴射到鑄模7的內壁上。
權利要求1、一種鑄鐵機噴漿裝置,包括儲漿槽,其特征在于在儲漿槽內設有其內帶空腔的噴漿葫蘆,噴漿葫蘆壁上設有與其內的空腔連通的進漿口,噴漿口和進氣口,且進氣口與供氣管相連,噴漿口與噴管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噴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漿 葫蘆為一錐體,置于儲漿槽的漿液中。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噴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漿 口設置在錐體底部,并沿底部周邊設置多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噴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 口設置在錐體底部,并在底部的中間位置設置一個。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鐵機噴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槳 口設置在錐體頂部,并與鑄模下方的噴管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鑄鐵機噴漿裝置,包括儲漿槽,其特征在于在儲漿槽內設有其內帶空腔的噴漿葫蘆,噴漿葫蘆壁上設有與其內的空腔連通的進漿口,噴漿口和進氣口,且進氣口與供氣管相連,噴漿口與噴管相連??煞奖愕乩脡嚎s空氣的氣流,將隔離用漿料均勻地噴涂到鑄模內壁,噴涂用的漿料量少,無反彈,且在鑄模內壁上的附著力強,在鑄鐵完成后,保證鑄鐵能在預定位置準確脫模,無需再用人工進行補充脫模,從根本上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耗電高,易堵管,漿料附著力差,勞動強度大且不安全,鑄模損壞嚴重,成本高等諸多不足。
文檔編號B22C23/02GK201094990SQ20072010499
公開日2008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4日
發明者呂金柱 申請人:昆明鋼鐵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