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磚的拋光磨頭,特別是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
技術背景拋光磨頭是陶瓷磚拋光設備中的重要部件。拋光就是消除陶瓷磚表面的 凹凸部分,提高陶瓷磚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澤度,通過拋光磨頭對陶瓷磚表面 的拋光,使工件表面獲得鏡面效果,所以拋光磨頭對陶瓷磚的拋光效率和拋 光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拋光磨頭進給裝置是拋光磨頭的重要輔助裝置,用于 使拋光磨頭產生相應的位移,控制拋光磨頭的進給量,使拋光磨頭與陶瓷磚 表面之間產生接觸力。圖2為現有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氣缸51下端固定在機體橫 梁1上,氣缸51上端通過氣缸軸52與壓蓋53連接,壓蓋53與連接套54固 定,軸承55、軸承隔套56、軸承57和圓螺母58組成一個固定系統,連接套 54通過該固定系統與拋光磨頭主軸2實現軸向固定。其工作過程為通過氣 壓調節裝置調節氣缸51的壓力大小和方向,使氣缸軸52產生位移,該壓力 和位移通過氣缸軸52和壓蓋53傳遞到連接套54上,再由連接套54通過固 定系統傳遞給拋光磨頭主軸2,拋光磨頭主軸2的軸向上就產生相應的位移 及相應大小的壓力。該位移使拋光磨頭與陶瓷磚表面接觸并施加壓力,從而 滿足拋光磨頭的工作條件。拋光磨頭主軸2的轉動由電機系統控制。陶瓷磚制品中,陶瓷薄板磚的厚度薄,尺寸大,表面平整度差,且抗壓 強度也差。上述現有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為氣動結構,給進量控制精度低,很 難實現對陶瓷薄板磚進行有效的拋光,無法達到合適的工作狀態,工作氣壓 小時導致接觸力小,拋光效率低,拋光質量差,工作氣壓大時則導致接觸力大,使陶瓷薄板磚大量碎裂,降低了成品率和生產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具有給進量控制精度 高等特點,有效提高拋光效率和質量,并降低加工中陶資薄板磚的碎裂損耗。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包括固 定在機體橫梁上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絲杠,所述絲杠的上端與驅 動所述絲杠轉動的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絲杠的下端與帶動磨頭主軸產生相應 位移的升降裝置螺紋連接。所述驅動裝置可以是表盤手輪,也可以是減速機。所述支撐架包括支撐梁和安裝板,所述支撐梁的下端固接在機體橫梁上, 所述安裝板固接在支撐梁的上端。所述絲杠通過法蘭座設置在所述安裝板上。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與所述絲杠螺紋連接的絲杠 螺母,所述絲杠螺母與升降板固接,所述升降板與帶動磨頭主軸產生相應位 移的壓蓋固接。所述升降板和壓蓋通過螺桿固接。所述絲杠上還設置有起輔助定位作用的絲杠副螺母和絲杠螺母壓板。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采用絲杠傳動系統,具有給 進量控制精度高等特點。高精度的給進量控制可定量調節磨頭在豎直方向上 的位置,可以適應磨頭的安裝誤差及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不平狀況,在對 陶瓷薄板磚施加很小壓力的情況下,首先對陶瓷薄板磚表面凸起的地方進行 磨削加工,然后逐層磨削,直至消除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部分,提高了拋 光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陶瓷薄板磚的碎裂損耗,提高了成品率和 生產率。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l一機體橫梁;2—磨頭主軸;10--支撐架;20—絲杠;30—驅動裝置;40--升降裝置;ll一支撐梁;12—安裝板;13--法蘭座;41一絲杠螺母;42—升降板;43-_螺桿;44—壓蓋;45—絲杠副螺母;46--絲杠螺母壓板;51 —氣缸;52 —氣缸軸;53--壓蓋;54—連接套;55—軸承;56--軸承隔套;57—軸承;58 —圓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包括固定在機體橫梁1上的支撐架10,支撐架10上設置有可 以自由轉動的絲杠20,絲杠20的上端連接有驅動絲杠20轉動的驅動裝置30, 絲杠20的下端與帶動磨頭主軸2產生相應位移的升降裝置40螺紋連接。當 驅動裝置30驅動絲杠20轉動時,升降裝置40隨著絲杠20的轉動產生移動, 使升降裝置40帶動磨頭主軸2產生相應的位移,最終實現調節磨頭進給量的 目的。具體地,支撐架10包括支撐梁11和安裝板12,支撐梁11的下端固接 在機體橫梁1上,安裝板12固接在支撐梁11的上端,絲杠20通過法蘭座 13設置在安裝板12上。升降裝置40包括絲杠螺母41、升降板42、螺桿43 和壓蓋44,絲杠螺母41螺紋連接在絲杠20上,隨著絲杠20的轉動產生移 動,升降板42與絲杠螺母41固接,螺桿43的上端與升降板42固定,螺桿43下端與壓蓋44固定,磨頭主軸2固定在壓蓋44上,隨著絲杠20的轉動, 絲杠螺母41在垂直方向上移動,絲杠螺母41帶動升降板42、升降板42帶 動壓蓋44、壓蓋44帶動磨頭主軸2產生相應的位移。進一步地,絲杠20上 還設置有起輔助定位作用的絲杠副螺母45和絲杠螺母壓板46。在圖1所示技術方案中,驅動裝置30可以有多種實現結構,如表盤手輪、 減速機。當驅動裝置30采用表盤手輪時,本實用新型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工作過 程是表盤手輪上帶有刻度,根據刻度轉動表盤手輪,絲杠20隨之轉動。絲 杠20本身由安裝板12和法蘭座13定位,而安裝板12、法蘭座13和支撐梁 11相對于機體橫梁1固定,所以絲杠20只能自轉,無其它自由度運動。絲 杠20的轉動促使與之螺紋連接的絲杠螺母41產生沿絲杠軸向方向上的位移, 即豎直方向上的位移,與絲杠螺母41固定的升降板42隨之產生相同的位移, 該位移再通過螺桿43和壓蓋44傳遞給磨頭主軸2,最終促使磨頭產生相應 的位移,達到調節磨頭進給量的目的。通過上述工作過程實現了定量調節磨 頭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適應磨頭的安裝誤差及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 不平狀況,使拋光磨塊與陶瓷薄板磚表面根據高度逐層接觸、磨削,提高了 拋光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陶瓷薄板磚的碎裂損耗。當驅動裝置30采用減速機時,本實用新型拋光磨頭進給裝置的工作過程 是通過電氣控制系統控制小型減速機作定量轉動,絲杠20隨之轉動。絲杠 20本身由安裝板12和法蘭座13定位,而安裝板12、法蘭座13和支撐梁11 相對于機體橫梁1固定,所以絲杠20只能自轉,無其它自由度運動。絲杠 20的轉動促使與之螺紋連接的絲杠螺母41產生沿絲杠軸向方向上的位移, 即豎直方向上的位移,與絲杠螺母41固定的升降板42隨之產生相同的位移, 所述位移再通過螺桿43、壓蓋44等量傳遞給磨頭主軸2,最終促使磨頭產生 相應的位移,達到調節磨頭進給量的目的。通過上述工作過程,實現了電控 定量調節磨頭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以適應磨頭的安裝誤差及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不平狀況,使拋光磨塊與磚表面根據高度逐層接觸、磨削,提高了 拋光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陶資薄板磚的碎裂損耗。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 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 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機體橫梁上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絲杠,所述絲杠的上端與驅動所述絲杠轉動的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絲杠的下端與帶動磨頭主軸產生相應位移的升降裝置螺紋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 置為表盤手輪。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 置為減速機。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 包括支撐梁和安裝板,所述支撐梁的下端固接在機體橫梁上,所述安裝板固 接在支撐梁的上端。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通 過法蘭座設置在所述安裝板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 ~ 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包括與所述絲杠螺紋連接的絲杠螺母,所述絲杠螺母與 升降板固接,所述升降板與帶動磨頭主軸產生相應位移的壓蓋固接。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 和壓蓋通過螺桿固接。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上 還設置有起輔助定位作用的絲杠副螺母和絲杠螺母壓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磨頭進給裝置,包括固定在機體橫梁上的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設置有絲杠,所述絲杠的上端與驅動所述絲杠轉動的驅動裝置連接,所述絲杠的下端與帶動磨頭主軸產生相應位移的升降裝置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絲杠傳動系統,具有給進量控制精度高等特點,高精度的給進量控制可定量調節磨頭在豎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適應磨頭的安裝誤差及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不平狀況,在對陶瓷薄板磚施加很小壓力的情況下,首先對磚表面凸起的地方進行磨削加工,然后逐層磨削,直至消除陶瓷薄板磚表面的凹凸部分,提高了拋光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加工過程中陶瓷薄板磚的碎裂損耗。
文檔編號B24B47/22GK201086235SQ20072017296
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4日
發明者丘兆才, 孫志偉 申請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