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鑄復底鍋及其壓鑄成型制造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鑄復底鍋及其壓鑄成型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可用于電磁爐的復底鍋多為采用機械將不銹鐵底片和鍋體擠壓成型 的機械鉚合式復底鍋,由于這種復底鍋鍋體底部有鉚合^t丁,不銹鐵底片上有鉚 合通孔,其底部產生渦流的金屬部分實際有效面積較小,故存在模具及零部件制造復雜,熱效率較低,連接強度差等缺陷;而不銹鐵底片不平整,不僅影響 美觀,而且對電磁爐表面也會造成損傷。由此,公告號為CN201015535Y的中 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壓鑄復底鍋,它是在不銹鐵復底片上開有盲孔,在 壓鑄時將鍋體和復底片融合在一起。由于它是依靠填充在盲孔內的鋁液形成的 凸柱將復底片和鍋體連接在一起的,如果復底片較薄,則盲孔的深度較淺,復 底片和鍋體之間的連接強度就低;如果復底片較厚,則無疑存在生產成本高的 缺點。另外,該復底鍋的復底片和鍋體的連接主要依靠盲孔內形成的凸柱,由 于鋁合金和不銹鐵的熱膨脹系數不一,該復底鍋在冷、熱交替作用下,耐熱疲 勞性能較低,無疑會影響其使用壽命;而且,其復底片為平板狀,復底片放入 壓鑄模后定位可靠性差,其廢次品率較高。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連接牢固、熱效率高、耐熱疲勞性 能穩定并且制造工藝簡單,產品成品率高的壓鑄復底鍋及其壓鑄成型制造工藝。本發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壓鑄復底鍋,包括鋁合金鍋體和 不銹鐵復底片,其特點是不銹鐵復底片上設有若干卡件,不銹鐵復底片周邊設 有包覆鍋體下部周邊的翻邊,鋁合金鍋體下部與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鑄成一體o本發明的卡件呈嵌釘狀,可規則或不規則地設在不銹鐵復底片上。本發明的卡件也可呈網狀并設在不銹鐵復底片上。本發明的卡件還可呈翻孔邊狀,可規則或不規則地設在不銹鐵復底片上。上述壓鑄復底鍋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 制作復底片將不銹鐵復底片沖壓成形,將卡件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上;(2) 放置不銹鐵復底片將不銹鐵復底片放入壓鑄模定模型腔;(3) 壓鑄壓鑄機合^f莫后,將溫度為600-700°C、壓射比壓為20-80Mpa的熔融 狀態的液態鋁合金以20-60m/s的噴射速度充填入型腔,充填時間為 0.02-0.07S,待鋁液充滿型腔后,將鍋體與上述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 鑄成型為一體;(4) 表面處理待壓鑄鍋冷卻后,去除鍋體上的飛邊,再進行噴砂、噴涂處理, 即可制得壓鑄復底鍋。由于該壓鑄鍋鍋體和不銹鐵復底片壓鑄成一體,在壓鑄時熔融的鋁液會填充不銹鐵復底片上的任何空隙形成一個整體,同時也將設在不銹鐵復底片上的 卡件與鍋體下部融合成一體,因此不銹鐵復底片與鍋體的連接非常牢固,無需采用較厚的不銹鐵復底片,可有效地控制產品的成本,并且壓鑄鍋在冷、熱交 替作用下也不會受到影響,耐熱疲勞穩定性極高。此外,由于不銹鐵復底片周 邊具有包覆鍋體下部周邊的翻邊,使其在壓鑄時能可靠地定位在壓鑄模定模上, 同時提高壓鑄模型腔的密封性,可有效防止鋁液流到復底片背面,從而提高產 品的成品率;而且不銹鐵復底片上的翻邊還擴大了底部產生渦流的金屬部分的 有效面積,從而提高了壓鑄鍋的熱效率。另外,本發明中的卡件結構簡單、生 產方便,且整個制造工藝也十分簡單,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有效地提高產品的竟爭力。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設有嵌釘狀卡件的不銹鐵復底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圖3中A部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設有網狀卡件的不銹鐵復底片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圖7為圖6中B部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設有翻孔邊狀卡件的不銹鐵復底片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的C-C剖^L圖。圖10為圖9中C部的局部放大圖。圖中l表示鋁合金鍋體;2表示不銹鐵復底片;3表示卡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照圖1,壓鑄復底鍋包括鋁合金鍋體1和不銹鐵復底片2,不銹鐵復底 片2上焊接有若干卡件3,不銹鐵復底片2周邊形成包覆鍋體下部周邊的翻邊, 鋁合金鍋體1下部與不銹鐵復底片2通過壓鑄機壓鑄成一體。參照圖2 ~圖4, 卡件3為嵌釘狀,可以規則或不規則地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2上。參照圖5 ~圖 7,卡件3為網狀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2上。參照圖8 圖10,卡件3為翻孔邊 狀,可規則或不規則地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2上。以上三種卡件3的形式及布 置僅為本發明的三個具體實施方式
,卡件3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形式和布置。上 述壓鑄復底鍋可以如下工藝制造首先將不銹鐵復底片2沖壓成形,將卡件3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2上;然后,將不銹鐵復底片放入壓鑄模定模型腔;待壓 鑄機合模后,將溫度為600-700°C 、壓射比壓為20-80Mpa的熔融狀態的液態鋁 合金以20-60m/s的噴射速度充填入型腔,充填時間為0.02-0.07S,待鋁液充滿型 腔后,將鍋體與上述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鑄成型為一體;最后,待壓鑄 鍋冷卻后,去除鍋體上的飛邊,再進行噴砂、噴涂處理,即可制得所述的壓鑄 復底鍋。
權利要求
1. 一種壓鑄復底鍋,包括鋁合金鍋體(1)和不銹鐵復底片(2),其特征在于不銹鐵復底片(2)上設有若干卡件(3),不銹鐵復底片(2)周邊設有包覆鍋體下部周邊的翻邊,鋁合金鍋體(1)下部與不銹鐵復底片(2)通過壓鑄機壓鑄成一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復底鍋,其特征在于卡件(3)呈嵌釘狀,可規則 或不規則地設在不銹鐵復底片(2 )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復底鍋,其特征在于卡件(3 )呈網狀并設在不銹 鐵復底片(2)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復底鍋,其特征在于卡件(3)呈翻孔邊狀,可規 則或不規則地設在不銹鐵復底片(2)上。
5. —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壓鑄復底鍋的壓鑄成型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下步驟(1) 制作復底片將不4秀鐵復底片沖壓成形,將卡件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上;(2) 放置不銹鐵復底片將不銹鐵復底片放入壓鑄模定模型腔;(3) 壓鑄壓鑄機合模后,將溫度為600-70(TC 、壓射比壓為20-80Mpa的熔融 狀態的液態鋁合金以20-60m/s的噴射速度充填入型腔,充填時間為 0.02-0.07S,待鋁液充滿型腔后,將鍋體與上述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 鑄成型為一體;(4) 表面處理待壓鑄鍋冷卻后,去除鍋體上的飛邊,再進行噴砂、噴涂處理, 即可制得壓鑄復底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鑄復底鍋。它包括鋁合金鍋體和不銹鐵復底片,其主要特點是不銹鐵復底片上設有若干卡件,不銹鐵復底片周邊設有包覆鍋體下部周邊的翻邊,鋁合金鍋體下部與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鑄成一體。本發明還涉及上述壓鑄復底鍋的壓鑄成型制造工藝。該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制作復底片將不銹鐵復底片沖壓成形,將卡件焊接在不銹鐵復底片上;(2)放置不銹鐵復底片將不銹鐵復底片放入壓鑄模定模型腔;(3)壓鑄壓鑄機合模后,將溫度為600-700℃、壓射比壓為20-80MPa的熔融狀態的液態鋁合金以20-60m/s的噴射速度充填入型腔,充填時間為0.02-0.07S,待鋁液充滿型腔后,將鍋體與上述不銹鐵復底片通過壓鑄機壓鑄成型為一體;(4)表面處理待壓鑄鍋冷卻后,去除鍋體上的飛邊,再進行噴砂、噴涂處理,即可制得壓鑄復底鍋。本發明具有復底片連接牢固、熱效率高、耐熱疲勞性能好且制造工藝簡單,產品成品率高等優點,是一種適用于電磁爐的炊具。
文檔編號B22D17/00GK101278801SQ20081006238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14日
發明者朱金洪 申請人:朱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