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熔爐余熱循環利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車輪的熱處理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固熔 爐余熱循環利用裝置。
技術背景-
鋁合金車輪制造的原材料為A356.2。為使鋁合金車輪達到理想的強度 和韌性,必須對鑄造后的鋁合金車輪進行熱處理。原有的熱處理工藝包括 固熔處理和時效處理, 一般固熔處理是用電和氣經40分鐘左右升溫到535 °C±5°C,然后保溫6個小時,固熔爐內裝有循環風機,通過連接固熔爐的 管道,將固熔過程中的余熱排放到室外;產品經固熔處理然后再進行時效 處理,時效以電為能源,時效溫度13(TC土5。C,時間4個小時。而將固熔 爐的余熱排出室外,不僅影響了環境,而且浪費了能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清潔環境、節約能源的固熔爐余熱循環利
用農置。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固熔爐l、固熔爐2、循環風機3、
循環風機4、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時效爐7,余熱 利用管道5的一端與固熔爐1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余熱循環利 用管道6的一端與固熔爐2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其特征在于 控制箱8的一端和時效爐7連接,另一端通過控制電纜9和循環風機3、循 環風機4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由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的一端與固熔爐相連, 并設置有循環風機,余熱循環利用管道的另一端與時效爐相連,這樣可以 使固熔爐固熔過程中多余的熱量不排出窗外,而是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 輸送到時效爐中作為鋁合金車輪時效的能源,同時控制箱和控制電纜可控 制循環風機的熱量和時效爐的溫度,當時效爐的溫度達到設計的標準時, 控制箱可以自動切斷循環風機的供熱。本實用新型不僅可避免生產過程中 余熱的排放,使生產環境更清潔,而且可省去時效爐的用電,大大節省了 能源和生產成本。 附用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
圖1所示, 一種固熔爐余熱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固熔爐l、固熔爐2、循 環風機3、循環風機4、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時效爐7,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的一端與固熔爐1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 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的一端與固熔爐2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
如
圖1所示,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上裝有循環風機3,余熱循環利用管 道6上裝有循環風機4,通過循環風機3可將固熔爐1在固熔過程中剰余熱 量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輸送到時效爐7,通過循環風機4可將固熔爐2 在固熔過程中剩余熱量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輸送到時效爐7;
如
圖1所示,時效爐7旁設置有控制箱8,控制箱8上設有控制電纜9, 控制電纜9連接循環風機3、循環風機4,控制箱可以控制循環風機3和循 環風機4的供熱和時效爐的7的溫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固熔爐1在固熔過程中的剩余熱量可以 通過循環風機3輸送到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再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輸 送到時效爐7;固熔爐2在固熔過程中的剩余熱量可通過循環風機4輸送到 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再通過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輸送到時效爐7,控制箱 8可以控制循環風機3和循環風機4的供熱及時效爐7的溫度,當時效爐7 的溫度達到標準時,控制箱8可以切斷循環風機3和循環風機4的供熱, 這樣將原來固熔爐固熔過程中排放到室外的余熱循環利用變成時效爐的能 源,既清潔了環境,又節約了能源。
權利要求1、一種固熔爐余熱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固熔爐(1)、固熔爐(2)、循環風機(3)、循環風機(4)、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時效爐(7),余熱利用管道(5)的一端與固熔爐(1)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的一端與固熔爐(2)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其特征在于控制箱(8)的一端和時效爐(7)連接,另一端通過控制電纜(9)和循環風機(3)、循環風機(4)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固熔爐余熱循環利用裝置,包括固熔爐(1)、固熔爐(2)、循環風機(3)、循環風機(4)、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時效爐(7),余熱利用管道(5)的一端與固熔爐(1)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的一端與固熔爐(2)連接,另一端與時效爐(7)連接,其特征在于時效爐(7)旁設有控制箱(8),控制箱(8)連接控制電纜(9)和時效爐(7),通過控制箱(8)可以控制循環風機(3)和循環風機(4)的供熱和時效爐(7)溫度。采用本實用新型后,可以通過循環風機(3)和余熱循環利用管道(5)將固熔爐(1)排到室外的余熱輸送到時效爐中(7),通過循環風機(4)和余熱循環利用管道(6)將固熔爐(2)排到室外的余熱輸送到時效爐(7)中,這樣既可以清潔環境,又可以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C21D9/40GK201317797SQ200820160920
公開日2009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8日
發明者崔蘭妹, 萍 李, 李光宇, 管建國 申請人:江蘇凱特汽車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