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
背景技術:
燒結稀土永磁毛坯用成型模具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以下以釹 鐵硼材料的成型模具為例進行說明。由于釹鐵硼材料一般均需要在產品成 型過程中同時完成取向,因而目前針對該材料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大多在 采用左右缸進行對壓的同時,也在所使用成型模具上下加裝取向壓機進行 壓制。另外,稀土永磁材料在從壓制成型到燒結出爐后,由于其內部壓力 分布與磁場分布等方面的因素,所成型毛坯各個方向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
縮。 一般情況下,毛坯成型前后其左右壓制方向的收縮比為1.17-1.20; 上下取向方向的收縮比為1.30-1.41,并且該方向受制粉工藝影響較大; 而模具方向即毛坯前后方向的收縮比為1.21-1.23。因此,成型模具設計 時,必須考慮到上述因素,其模具尺寸=(需要尺寸+加工裕量)x收縮系 數,使用該類成型模具所加工產品一般為塊狀或棒狀,而對于形狀特殊、 難于壓制的產品, 一般用大塊料線切割而成型;尤其是對于瓦形材料,以 前一般釆用CAD之類的軟件放樣后,釆用用線切割方式加工成型,但是上 述成型工藝均造成原料的極大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 供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其結構簡單合理、毛坯一次成型且模具各 部分定位準確、所成型產品質量高,能夠簡單方便實現稀土永磁材料瓦形
3浪費、節約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釆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稀土永磁材
料瓦形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通過上下取向壓機進行壓制的上蓋板和下底
板、釆用夾具進行夾緊固定的前后兩個側板以及分別通過左右兩個油缸進
行對壓的左右兩個壓頭六個部分組成,所述六個部分圍成一瓦形型腔;所
述上蓋板的內側中部和下底板的內側中部對應分別設置有一個頂部為弧
形成型面的成型凸臺,前后兩個側板均位于上蓋板和下底板之間且分別位
于所述成型凸臺的前后兩側。
所述上蓋板的弧形成型面形狀為弧形凸起狀且下底板的弧形成型面
形狀對應為弧形凹陷狀。
所述上蓋板、下底板以及左右兩個壓頭均由無磁鋼或膠木制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合理且加工
制作方便;2、其上蓋板的內側中部和下底板的內側中部對應分別設置有 一個頂部為弧形成型面的成型凸臺,并且前后兩個側板均位于上蓋板和下 底板之間且分別位于所述成型凸臺的前后兩側,因而,能夠有效保證成型 過程中模具各部分地準確定位;在將稀土永磁材料裝入型腔且蓋上上蓋板 后,將本實用新型前后通過夾具進行夾持并安裝在自動磁場成型機上,之 后通過上下取向壓機和左右兩個油缸分別從上下和左右4個方向分別對模
具進行壓制,因而所成型產品質量高;3、產品成型工藝簡便,毛坯一次 成型,相比現有的瓦形產品制作技術而言,減少了原來由塊狀坯料線切割 造成的浪費,因而能夠大幅度減少原材料的浪費;同時,節約了后續加工 程序,其后期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的磨加工處理,因而極大地節省了成本。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4附圖標記說明
l一上蓋板; 2 —下底板; 3—側板;
4一壓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通過上下取向壓機進行壓制的上蓋板 1和下底板2、釆用夾具進行夾緊固定的前后兩個側板3以及分別通過左 右兩個油缸進行對壓的左右兩個壓頭4六個部分組成,所述六個部分圍成 一瓦形型腔。其中,所述上蓋板l的內側中部和下底板2的內側中部對應 分別設置有一個頂部為弧形成型面的成型凸臺,前后兩個側板3均位于上 蓋板1和下底板2之間且分別位于所述成型凸臺的前后兩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上蓋板l的弧形成型面形狀為弧形凸起狀且下底板 2的弧形成型面形狀對應為弧形凹陷狀。另外,上蓋板l、下底板2以及 左右兩個壓頭4均由無磁鋼制成。實踐中,上蓋板l、下底板2以及左右 兩個壓頭4也可以均由膠木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將稀土永磁材料細粉裝入由下底板2、 前后兩個側板3以及左右兩個壓頭4圍成的型腔,再蓋上上蓋板1;之后, 將本實用新型前后通過夾具進行夾持并安裝在自動磁場成型機上,完成裝 在其型腔內部的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毛坯的一次成型。在產品的成型過程 中,通過上下取向壓機和左右兩個油缸分別從上下和左右4個方向分別對 模具進行壓制。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 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 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其特征在于由通過上下取向壓機進行壓制的上蓋板(1)和下底板(2)、采用夾具進行夾緊固定的前后兩個側板(3)以及分別通過左右兩個油缸進行對壓的左右兩個壓頭(4)六個部分組成,所述六個部分圍成一瓦形型腔;所述上蓋板(1)的內側中部和下底板(2)的內側中部對應分別設置有一個頂部為弧形成型面的成型凸臺,前后兩個側板(3)均位于上蓋板(1)和下底板(2)之間且分別位于所述成型凸臺的前后兩側。
2. 按照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蓋板(l')的弧形成型面形狀為弧形凸起狀且下底板(2)的弧形成 型面形狀對應為弧形凹陷狀。
3. 按照權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其特征在 于所述上蓋板(1)、下底板(2)以及左右兩個壓頭(4)均由無磁鋼 或膠木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模具,由通過上下取向壓機進行壓制的上蓋板和下底板、采用夾具進行夾緊固定的前后兩個側板以及分別通過左右兩個油缸進行對壓的左右兩個壓頭六個部分組成,所述六個部分圍成一瓦形型腔;所述上蓋板的內側中部和下底板的內側中部對應分別設置有一個頂部為弧形成型面的成型凸臺,前后兩個側板均位于上蓋板和下底板之間且分別位于所述成型凸臺的前后兩側。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毛坯一次成型且模具各部分定位準確、所成型產品質量高,能夠簡單方便實現稀土永磁材料瓦形毛坯的成型且能大幅度減少原材料浪費、節約成本。
文檔編號B22F3/03GK201275622SQ200820222030
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4日
發明者鄒光榮 申請人:西安西工大思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