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鋰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生產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 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任何生產過程中,都會產生殘次品。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也不例外,在生產中會因 為操作不當、涂布不均勻、部分脫料、尺寸不合格等原因造成大量的極片不能滿足質量要求 而成為不合格品。在生產中,這些不合格品一般均作為廢料處理,這樣處理會造成一定的環 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從而造成鋰電池生產成本的增加,這對于持續性的生產是非常不利的。電池廢料的處理一直是一個大難題,盡管有很多處理方法問世,但都只是針對某 一類電池,或者是處理過程復雜、處理費用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鋰離子電池生產過程中殘次負極極片的處理,本發明提供一種在生產過程 中進行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本發明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應用在鋰離子電池 生產過程中,其步驟為1)去除殘次負極極片表面的灰塵;2)將負極極片破碎成小塊,加入裝有純凈水的攪拌罐中,攪拌1. 5-2. 5小時,充分 溶解極片上的涂層物質,直到極片基體清晰可見;3)將攪拌罐中的混合物用100-500目的篩子過濾,分離液體和固體,分離出的液 體為攪拌液,固體為極片基體;4)對分離出的固體成分用適量的純凈水再次沖洗;5)所得攪拌液和沖洗液充分混合得到再生液;6)對再生液按照原負極極片涂覆漿料各組份的比例進行補料,充分攪拌使粘稠度 符合負極極片涂覆工藝要求,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涂覆用漿料,再次投入生產;7)所得極片基體碎塊積少成多,可作為金屬廢料重新利用。本發明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運用純物理方法, 回收殘次品中的可用物質和金屬材料,在回收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廢料,其回收的再生液補 充各種成分料,達到正常電池漿料的粘稠度即可直接用于電池極片拉漿,回收的金屬材料 銅箔可售賣給銅箔加工廠家進行處理再利用,所有回收物都可以再次利用,操作簡單,回收 充分,對于降低電池生產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 作更詳盡的說明。
取基體為銅箔的石墨負極極片2000g,其中基片上涂覆的化學物質約重llOOg,粉 碎后放入攪拌罐,加入4200g純凈水,攪拌2小時,用200目篩子對罐中物進行分離,分離出 的液體為攪拌液,固體為極片基體。對分離出的固體在用500g_1000g的純凈水沖洗,回收沖洗液。混合攪拌液和沖洗液為再生液。按照石墨負極極片漿料中各組份的質量百分比石墨95%、粘結劑5%,往再生液 中補充各組分原料,并充分攪拌,使得漿料粘稠度達到1500cp,即得到符合電池負極極片涂 覆用的漿料。分離出的固體烘干后稱量約為1120g,當時回收率即達到80%。分離的銅箔積少成多,還可以讓相關廠家作為銅冶煉原料回收。
權利要求
1.一種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應用在鋰離子電池生產 過程中,其步驟為1)去除殘次負極極片表面的灰塵;2)將負極極片破碎成小塊,加入裝有純凈水的攪拌罐中,充分攪拌,以溶解基片上的涂 層物質,直到極片基體清晰可見;3)將攪拌罐中的混合物用篩子過濾,分離液體和固體,分離出的液體為攪拌液,固體為 極片基體;4)對分離出的固體成分用適量的純凈水再次沖洗;5)所得攪拌液利沖洗液充分混合得到再生液;6)對再生液按照原負極極片涂覆漿料各組份的比例進行補料,充分攪拌使粘稠度符合 負極極片涂覆工藝要求,即可得到符合要求的涂覆用漿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篩子的目數選用100-500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加入攪拌罐中的純水的質量應為正積極片質量的2-4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攪拌時間的優化值為1. 5-2. 5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粘稠度為1000-3000cp。
全文摘要
一種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應用在鋰離子電池生產過程中,其步驟為1、清潔負極極片;2、用純凈水充分攪拌溶解;3、固液分離;4、再次沖洗;對攪拌液和沖洗液混合所得再生液進行補料處理得到可重新利用的負極涂覆用漿料,投入生產。本發明鋰離子電池殘次負極極片上可用物質回收再利用方法,運用純物理方法,回收殘次品中的可用物質和金屬材料,在回收過程中不產生任何廢料,其回收的再生液補充各種成分料,達到正常電池漿料的粘度即可直接用于電池極片拉漿,回收的金屬材料銅箔可售賣給相關廠家作為銅冶煉原料回收,所有回收物都可以再次利用,操作簡單,回收充分,對于降低電池生產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文檔編號C22B15/00GK102051484SQ201010236448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明者吳寧寧, 楊建峰, 王雅和, 葛煥增, 蔡春華, 雷向利 申請人: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