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數控內圓研磨拋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機是涉及一種數控內圓研磨拋光設備的發明。
背景技術:
在內圓研磨拋光行業中,目前的設備比較老化,內圓研磨棒大都是采用固定式,內孔和研磨棒磨損不能自動補償,研磨棒磨損只有更換,因而,穩定性差、精度低、尺寸難以控制,工效較低,成本較高,浪費較大,不能數字化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將原來的固定式研磨棒改為自動可調式研磨棒,采用數字化控制,從而提高工效、精度和穩定性,降低成本,實現數字化控制。下面
四
圖I是該機的主視圖,圖2是該機的左視圖,它是由踏板(1),連桿(2),下水管
(3),工作臺(4),撥叉(5),研磨套(6),芯棒(7),夾頭⑶,傳動桿(9),調節螺母(10),彈簧
(11),離合輪(12),端蓋(13),軸承(14),主軸(15),傳感器(16),頭架(17),皮帶輪(18),馬達(19),水箱(20),水泵(21),壓帶輪(22),出水管(23),電氣控制系統(24),罩殼(25),機座(26),支腳(27)構成。五、實施方式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原理研磨棒是由研磨套(6),芯棒(7),傳動桿(9)組成,當內孔和研磨棒磨損時,在彈簧(11)的作用下傳動桿(9)和離合輪(12)驅動研磨套(6)脹大自動補償外徑磨損,離合輪(12)向左移動研磨套縮小向右移動研磨套脹大,通過撥叉(5),連桿(2),踏板(I)可控制研磨力大小,通過控制系統(24)可精確的控制研磨時間和尺寸。其特征見圖I、圖2所示I.在該主軸(15)左邊裝有工裝內錐研磨套(6)、外錐度芯棒(7)和傳動桿(9),傳動桿裝在芯棒(7)內,上面開有長孔,研磨套¢)固定在傳動桿(9)上,傳動桿左右移動研磨套(6)縮小脹大;見圖I所示 2.在該主軸(15)左邊還裝有夾頭(8),調節螺母(10),彈簧(11),離合輪(12),在該主軸(15)上開有長孔,傳動桿(9)固定在離合輪(12)上,在彈簧(11)的作用下傳動桿和離合輪驅動研磨套(6)脹大,調節螺母(10)可得到研磨套(6)張力大小;見圖I所示3.在該離合輪(12)下面裝有撥叉(5),連桿(2),踏板(1),離合輪(12)向左移動研磨套(6)縮小向右移動研磨套(6)脹大,當踏板(I)踹到極限位置時研磨套(6)完全縮小連桿(2)上的傳感器(16)斷開馬達停轉,即可卸下工件;見圖I所示4.該主軸(15)裝在頭架(17)中,右邊裝有皮帶輪(18),它是由馬達(19)驅動的;見圖I所示5.在該機座(26)上面裝有頭架(17),撥叉(5),罩殼(25),出水管(23),電氣控制系統(24);見圖I圖2所示6.在該機座(26)下面還裝有馬達(19),水箱(20),水泵(21),壓帶輪(22),支腳
(27),踏板(1),連桿(2),左側裝有下水管(3),工作臺(4);見圖I圖2所示該機具有結構新穎、緊湊、效率高、精度高,易制造,經濟,降低了成本,操作調試方 便,可實現數字化控制。
權利要求
1.在該主軸(15)左邊裝有工裝內錐研磨套¢)、外錐度芯棒(7)和傳動桿(9),傳動桿裝在芯棒(7)內,上面開有長孔,研磨套(6)固定在傳動桿(9)上,傳動桿左右移動研磨套(6)縮小脹大;
2.在該主軸(15)左邊還裝有夾頭(8),調節螺母(10),彈簧(11),離合輪(12),在該主軸(15)上開有長孔,傳動桿(9)固定在離合輪(12)上,在彈簧(11)的作用下傳動桿和離合輪驅動研磨套(6)脹大,調節螺母(10)可得到研磨套(6)張力大小;
3.在該離合輪(12)下面裝有撥叉(5),連桿(2),踏板(1),離合輪(12)向左移動研磨套(6)縮小向右移動研磨套(6)脹大,當踏板(I)踹到極限位置時研磨套(6)完全縮小連桿⑵上的傳感器(16)斷開馬達停轉,即可卸下工件;
4.該主軸(15)裝在頭架(17)中,右邊裝有皮帶輪(18),它是由馬達(19)驅動的;
5.在該機座(26)上面裝有頭架(17),撥叉(5),罩殼(25),出水管(23),電氣控制系統(24);
6.在該機座(26)下面還裝有馬達(19),水箱(20),水泵(21),壓帶輪(22),支腳(27),踏板(1),連桿(2),左側裝有下水管(3),工作臺(4)。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述的數控內圓研磨拋光機是由踏板(1),連桿(2),下水管(3),工作臺(4),撥叉(5),研磨套(6),芯棒(7),夾頭(8),傳動桿(9),調節螺母(10),彈簧(11),離合輪(12),端蓋(13),軸承(14),主軸(15),傳感器(16),頭架(17),皮帶輪(18),馬達(19)構成。該機結構新穎、緊湊、效率高、精度高,易制造,經濟,降低了成本,操作調試方便,可實現數字化控制。
文檔編號B24B37/02GK102672596SQ20111006232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5日
發明者李樹明 申請人:李樹明